基于SP-CDIO模式制造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3

基于SP-CDIO模式制造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杨辉,张宣升,韩江

[摘要]通过对基于工作过程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创新,围绕企业工作任务,以项目为载体组织课程,构建校企合作、项目引领和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实施以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为培养目标的SP-CDIO模式。通过项目实施、综合设计、毕业项目、技能训练等实施课程,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型、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能力素养SP-CDIO课程体系

引言

随着制造业对高技能人才的标准不断改变,如何快速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全面提升职业素养,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尤为重要。通过创新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构建SP-CDIO模式的课程体系。

一、SP-CDIO课程体系的内涵

(一)SP型人才素质结构

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再是单一“操作技能”,而是“操作技能”与“职业素养”并举。SP型素质结构是以专业技能(S)为支撑,以职业素养(P)为拓展,挖掘对专业技能的培养深度,对岗位适应的广度训练,拓宽持续发展空间的人才结构。更多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素养要求,比其专业知识更为重要。同时专业技能的培养相对比较容易,职业素养则难以在短期形成[1]。课程体系从单一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转变到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并重,有意识的加强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习惯的培养[3]。

(二)SP-CDIO教学模式

SP-CDIO是基于培养专业技能,提高职业素养的新模式。SP-CDIO是技能(Skill),素养(Professionalism),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作(Operate)英文的缩写,对国际CDIO工程教育的创新,形成的新模式[2]。

提出系统的能力培养、全面的实施指导及实施过程和评价标准,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强。参照企业届的需求制定标准,不仅满足企业的要求,且为企业的未来积蓄力量[4]。

(三)SP-CDIO模式的课程体系

SP-CDIO模式以专业技能的兼施与职业素养结合为培养目标,运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开展课程设计,形成专业鱼骨图。通过专业概论课程开展使其了解工程,加强(I)阶段的训练。体系知识点在项目的实施上得以应用,强调各知识点的重要联系,知识、技能与素养得以体现。以CDIO标准和各级项目为主线,以认知规律与职业成长过程开展课程的优化与组合,实施模块化、多学段、项目式的课程体系,体现“SP-CDIO项目是课程的载体”理念。

(四)SP-CDIO模式课程体系的构建

1.组织专家团队

通过组织专家、一线技术人员和教师等,采用各种观测手段和方法,获得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的素材(知识、技能、态度)。

2.构建方法

包括功能分析法、岗位分析法、项目分析法、任务分析法、技术分析法、产品分析法等,例如项目分析法结构如图1所示。

图1项目分析法结构图

3.构建依据

1)尊重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现状,根据认知规律,深入研究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构建适宜的环境与学习框架,体现方法能力优先,兼顾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

2)通过对用人标准与岗位要求分析,对大量的企业进行比较,选择更为合理的教学内容,重在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

3)根据企业的发展,研究企业未来发展需要的人才标准,制定可持续性发展课程标准体系,兼顾可操作性与实施细则。项目课程利于学生发挥创意,解决难题,培养领导能力和人格。实习课程使学生到实际的工作岗位能发挥所长。

二、SP-CDIO课程体系的特点

(一)课程体系系统化

根据对应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制定课程体系鱼骨图。以职业能力、岗位需要和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为依据→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形成课程项目→根据认知过程及职业成长规律,将专业核心内容划分为相关学习领域,构建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设计是通过解构原专业课程和部分专业基础课程,再基于工作任务来重构学习情境。根据鱼骨图设置课程与各级项目(如图2所示)。

图2制造类专业的鱼骨架图

SP-CDIO一级项目是建立在职业行动和工作任务系统化课程基础上的跨课程、系统化教学处理的职业行动领域。由于在校时间较短,一级项目要认真落实,其综合性强、用时多,每个专业设置一个,一般不能超过二个。

SP-CDIO二级项目是基于课程群项目,每个课程群都有一个项目,涉及到设计、制造、控制、检测,把相关联的课程知识结合起来,使得有机和关联的知识群而不是孤立的知识点,相当于综合性的课程设计。

课程群的建设与实践相结合。第一学年是专业基础课,安排机械加工和创意思考的项目,提高软技能;第二学年是专业深化课,安排机械设计类的项目,提高硬技能;第三学年专向培训,安排工程产品开发和创业项目。

SP-CDIO三级项目是课程项目,在核心课程内根据需要而设定,加强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培养。三级项目是个人项目,通过课程的学习,强化章节与相关知识点的联系与运用,项目内容简单,便于实现。

(二)项目设置多级化,项目实施分段式

课程内容分级项目化,在构思、设计、实施和运作环节中运行。以SP-CDIO项目为课程体系的主线,按专业的鱼骨图设置一级项目(毕业设计项目)、二级项目(课程群项目)、三级项目(课程项目)。以三级项目为载体承载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方法能力训练;以二级项目为中心,联系一个模块的课程的学习,通过项目的“设计-制作-专项训练”,巩固、运用知识与技能提高;条件允许时,前两学期可增加一个简单的一级项目。

分段实施各级项目,第一学期安排机械零件拆装与测绘三级项目,两周的金工实习三级认识项目。第二学期开设金属切削加工项目,注重基础教学、基本技能。每学期有两个学段,每学段为6-7周,在各学段结束后安排1-2周学期项目设计与制作,其中第1个项目周注重项目的构思与设计,第2个项目周注重项目的实施与运行,每个学期安排2周的专项技能训练。

(三)课程运行柔性化,课程项目模块化

分段式的教学安排,学习周期短,便于生产性实训,内容更有柔性。6-7月为企业项目实训期,与第三学年的顶岗实习形成有机的实训体系;第三学年顶岗实习,安排SP-CDIO项目的实施和运作阶段,灵活调整项目的实施时间,试企业情况灵活开展专项技能训练。

对企业项目的案例,改造成学习领域课程、职业素质课和选修课的组合,运用“企业的项目是课程的载体”,对学期项目“组合”课程。课程项目与企业的纯生产性任务不同,企业是一味追求利润,而忽视人才在生产中的方法能力和综合水平的提高;课程项目注重项目各阶段总结与升华,不单是提高产品的数量,更多的是通过方法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素养。

(四)自主行动式学习,多元项目化考核

课程的学习情境,由学生自主完成。按完整工作过程进行训练,注重学习过程与工作有机结合,能体会到真实生产性实训条件,通过系统化项目对专业技能的反复训练;自主式的课堂学习,实施项目教学、小组合作、项目汇报、资源开发和工程环境建设等。

项目评估让所有成员一起学习,能促进文化交流,是学习的重点。通过汇报发言,扩大学习范围。慎重选择合适的CDIO技能评估方法,展示出不同的学习成果,如数控装调与维修二级项目的评估,如表1所示。

表1:评估计划项目

学生互评,主要强调贡献、合作性、责任心、评价等。为防止碍于人情分数拉不开距离,在每小组内排出贡献的名次。如表2所示。

表2:学生互评表

三、SP-CDIO课程体系的实施途径

(一)校企合作是保障

校企合作为学习知识、技能训练和素养形成的载体,以企业工作项目为学习资源,开发课程。以SP-CDIO合作项目为中心构建的学习情境,以订单项目的发生过程实施先会做,后理解的逻辑理念,开展课程教学等。

项目运作重在项目从技术文件到实际产品的转化过程,其构思重在对项目实施的方案策划,设计重在项目任务书的落实,实施注重项目的具体操作与管理。项目运作是对设计项目的物化成果进行技术检查、运行和优化。校企合作保证工学结合的实施,体现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职业素养的提高等。

(二)项目实施模块化

学期项目模块化安排,适应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技术能力的提升、操作难度的提高。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安排课程模块,逐步形成能力发展的空间。

在课程项目实施时,经过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的学习领域课程基础上,又以学期项目为中心组成课程单元,通过课程单元学习,能胜任某一技术领域的工作。如“减速器的测绘、设计与制作”项目,则由机械制图、零件测绘、CAD制作、受力分析、机构与传动等。其中前两门课程于第一学段完成(7-8周),在项目设计周,开展C、D阶段,形成项目方案;进入第二学段(8-9周),学习后两门课程,再进入项目周,开展项目的方案修改和制作阶段、项目的运作阶段,使项目方案得以实现。

(三)保障一级项目的实施效果

传统的毕业设计,重在知识的综合运用、设计和计算能力,采用本科教学模式设计。但SP-CDIO一级项目强调知识的综合训练、方法能力及职业素养的培养。高职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本科生不同,是以形象思维为特征,善于在实践中掌握工作过程性知识与技能。把“毕业设计”改成“SP-CDIO一级项目”,通过顶岗实习,来完成一级项目。一级项目的运作,不单是运用知识,且能掌握企业真实生产过程,学习过程知识。落实一级项目的汇报、检查、答辩和总结,对毕业设计与实践工作做出规定和要求,保障一级项目实施。

(四)搭建项目实践平台

通过建设“SP-CDIO创新实践中心”,保证SP-CDIO各级项目的实施。添置机械、电子、机电等设备,具备专业综合实践的基本条件。配备有学生组成的管理人员,接收企业产品订单,搭建创新实践活动的平台。基本实现信息化、网络化、开放式管理,使得师生积极参与产品订单的完成全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鼓励学科交叉,打下学生创新的基础。

(五)实现一体化的学习环境

SP-CDIO将职业要素融入实训环节中,强调专业技能的反复训练,体现教学与实训、学习与工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环境。

1.车间和实验室一体化。校内具备产品加工的场地、设备和工具,能完成从设计、加工、装配和调试。

2.专业与职业一体化。教学工厂具备集项目开发、实训指导等师资。实现实训与理论的融合,有利于双师队伍建设。

3.课程项目与产品一体化。直接参与生产,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掌握专业技能,构建自我行动的过程性知识。

4.教学与生产一体化。模仿生产场景布置教学场地,实施现场管理,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

5.职业教育与企业运营一体化。引入企业进校园,完成从产品设计、加工、装配、调试和销售,实现教学与生产交叉并行。

(六)落实项目汇报制

在项目构思、设计后进行项目设计汇报,小组成员走上讲台,通过图片、动画、语言等,让全体学生进行评价,对于评价合格的学生则进行后续操作,评价不理想的项目,需重新构思与设计,直至满意为止。前期工作的总结、技术资料的收集与整理、PPT文件的制作等设计,提高项目的开发能力。

项目每组确定组长,落实汇报人、其他成员可以补充、学会分工、学会协调。通过汇报,学生相互了解,相互提高,加深对方法和知识的理解运用,学会了评估、检查。通过总结交流,实现经验分享,强调报告的规范,不仅训练表述能力,培养系统思考和知识发现的能力。

(七)开发课程资源

与企业共同开发教学活动设计和任务单,形成任务引领型教案和讲义。开发学习网络,将与项目有关的知识、操作说明、标准及项目学习指导汇总后分配给学生。学生在项目的学习与制作中阅读、查找、学习网络中所提供的学习资源,并带着问题在学习网络中寻找答案,可通过我校的“SP-CDIO”学习网站(http://cdio.fyzy.net/)浏览和下载,培养自主行动学习能力。

四、结束语

SP-CDIO课程体系的创新应用,通过做中学、项目引领和工学结合有机融合,发挥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双重作用。在建构知识和生成技能的同时,感悟工作经验、提高职业素养。

注:

[1]徐兵.SP-CDIO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高等工程教育研究[J],2009.5

[2]查建中.论“做中学”战略下的CDIO模式.高等工程教育研究[J],2008.3

[3]关冬梅.高职学生软技能的培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J],2007.10

[4]陶勇芳,商存慧.CDIO大纲对高等工科教育创新的启示.中国高教研究[J],2006.11

作者单位:

杨辉,张宣升,阜阳职业技术学院,邮编:236031;

韩江,合肥工业大学(211高校),邮编:230009。

(责任编辑董泽芳)

基金支持:1、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项目:基于SP-CDIO模式的卓越技能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编号:2008jyxm641,主持人:杨辉。

2、安徽省优秀教学团队,数控技术教学团队,项目编号:20101339,主持人:杨辉。

3、校级质量工程项目:基于SP-CDIO模式的人才培养实验区。项目编号:2010CXSYQ01,主持人: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