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破政工建设瓶颈提升企业政工建设水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冲破政工建设瓶颈提升企业政工建设水平

王薇

(国网山西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030006)

摘要: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形式及环境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当前,企业政工思想主题为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及可持续发展观,在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上具有重要作用。此外,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政工队伍建设面临着更为开放的发展环境,加强政工队伍建设也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下面本文就对企业政工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及具体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政工建设;瓶颈;企业政工;建设水平

1前言

企业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政工建设,思想政治方面的发展,关乎到企业的健康发展。随着当前经济不断发展,市场竞争力现以人力资源竞争为主,如何促进建设经济发展成了当前主要问题,在现实生活的实际建设过程中,仍有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使政工建设进一步发展是当前主要应解决的问题,因此,相关工作者应着手哦!提升政工建设水平。为此,本人对冲破政工建设瓶颈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探索。

2政工建设遇到的瓶颈

2.1思想的重视程度不足

政工建设是管理工作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很久以来,人们相对忽视这个部分,再加上政工建设的成果不能通过量化得到,难以看到切实的经济利益,所以,在企业管理工作中,政工建设的实际落实情况并不乐观。很多企业忽视了政工建设,因此,很多员工对政工建设的认识不足,导致在具体的工作时缺乏工作热情,影响了工作效率的提高。

2.2政工队伍知识结构陈旧

政工工作岗位的职业发展潜力、技术空间、薪资待遇都相当有限,导致政工工作对青年人的吸引力较低,高学历人士在毕业之后大多不愿意从事政工工作,政工队伍中老年人群体依然占据绝大多数,虽然其在工作经验和工作心态上都比较沉稳和丰富,但是其知识结构老化、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差依然是不争的事实。在政工队伍中,复合型人才比例较低,目前从事政工岗位的人员业务能力较差,工作开展讲不出道理,思想政治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2.3政工工作职责不清晰

政工岗位的工作内容和销售岗位、财务岗位存在着明显的区别,难以以月度或者季度的工作结果进行量化考核,这就直接导致了政工岗位工作职责划分不清的现象,对政工岗位的考核缺乏具有操作性的指标的指导和引领,工作饱和度极度不饱满,长期下来政工人员就会形成这样的意识:思想政治工作可有可无、可松可紧。鉴于岗位工作绩效难以量化,企业政工岗位激励往往无从下手、无从切入,工作能力强的政工人员往往满负荷工作,工作能力弱的政工人员则亦步亦趋、唯唯诺诺,激励机制基本形同虚设,政工岗位人员竞争意识较差。

2.4缺乏创新精神

有的企业领导缺乏对政工队伍的工作价值的认识,造成现任的政工干部得不到更深的学习深造。然而党的精神是与时俱进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党的精神实质也在不断优化改革,以与社会发展的步伐相适应。由于企业领导的不重视,政工干部学不到党的最新政治思想,更无法将新的理论思想传递给其他的企业员工,只能按照之前的思想观念去工作,导致企业政工工作与社会发展脱节。党的新的精神理论得不到传播,员工的思想也就的不到发展,更无法创新。

3突破政工建设瓶颈,提高企业政工建设水平

3.1完善政工薪酬激励机制

完善的薪酬制度和具有吸引力的激励机制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首要条件,政工岗位在新时期的潮流冲击下,越来越引不起追逐金钱利益的人们的青睐,政工队伍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水平,打造一支团结高效的队伍,人员素质的整体提高必不可少。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除了留住在职岗位中能力强的政工人员,调离能力弱的政工人员外,还需吸引外部高素质人才的加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打造完善的政工薪酬与激励制度,激励学校内部的政工人员积极钻研工作,吸引学校外部的优秀政工人才加入学校并肩作战,从人力资源方面解决政工建设工作的瓶颈。

3.2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

过硬的政治素质是对于政工干部最基本的要求,也是衡量一位政工干部是否合格的首要标准。素质过硬表现在一:党性的素养,坚守信念。在思想和行为方面,时刻和党中央的政策思想保持一致性,同时还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必须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主要的指导思想。通过党性的思想内涵带动企业职工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二:具有全局意识。必须具有远见的目光和宽广的胸怀,首先就是必须把服务我国现代化建设,作为大局观念,善于把握在市场竞争中企业的新走向,积极为企业发展献策,为企业的稳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3.3拓展政工队伍的培养和教育渠道

要提升政工队伍素质、提升政工教育和培训的绩效,企业必须注重多渠道政工队伍教育和培养局面的打造。在进行政工队伍培养之时,企业首先要从提升培训层次着手,从入门、胜任和提升等几个层次进行针对性政工人员培养,并将培训内容划分为日常任务、重点任务和创造性任务等几个部分。在培训过程中,应当根据政工人员实际情况来明确培训重点和培训目标;企业还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改进,在现场教育的基础上,企业还要重视远程教学、网上学习和工学矛盾解决教学,使得培训人员能够接收到多角度、多渠道的培训教育,使得培训方法最终达到“学得进、用得好”终极目标。

3.4规范政工准入条件

为了确保政工队伍的科学性及合理性,最为重要的就是规范政工准入条件。一方面,对于从事政工职业的人员,必须要求具有企业政工职业资格证。具有政工职业资格证可相应的减少企业政工时间及培训成本,提供企业政工工作效率,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严格规范政工入职程序。每一位政工人员在入职之前,需经过企业的层层考核(职业资格考试、招聘笔试及面试等)。在确定录用人员之前,应对应聘人员的性格及身体进行详细的检测,全面及客观评价应聘人员。在测评的同时观察其特长,最终选择出责任心强及业务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3.5推行政工考评机制

企业要想稳定政工队伍,就必须推行政工考评机制,有利于进一步强化政工队伍。定期或者不定期对政工人员进行考核,相应的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考评机制,与薪酬及职称相挂钩,这样一来,能够充分调动政工工作积极性,稳定政工队伍,精心做一名优秀的思想工作人员。

3.6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实际,有较强创新能力

政工干部,日常工作中密切联系实际,尊重群众的伟大创举,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善于发现问题,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只有这样,在工作水平上有新的提高,才能做到在工作领域内有新的拓展,取得实效。

4结束语

企业政工建设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和企业员工管理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政工工作,可加快企业文化的建设以及企业形象的树立,而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都可直接或间接转化为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在员工管理方面,可通过引导对员工的思想进行统一,形成企业凝聚力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改善企业的管理水平。为保障企业政工工作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企业在进行政工建设时,应坚持正确的思想指导,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进行改善,保障企业在正确的方向上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森.新形势下电力政工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6(24):98.

[2]李显达.新形势下加强医院政工工作的重要性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6(17):65.

[3]刘媛媛.推进企业政工建设促进企业管理共同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7,03:187-188.

[4]任丽君.如何推进企业政工工作与企业管理的共同发展[J].中外企业家,2016,24:106+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