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会计差错更正理论的简要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6-16
/ 2

对我国会计差错更正理论的简要研究

王蕴奇

王蕴奇(哈尔滨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铁路分中心)

摘要:会计差错更正是指对企业在会计核算中,由于计量、确认、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进行的纠正。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会因会计差错发生和发现的时间不同以及会计差错的重大与非重大之分而不同。我国目前会计差错更正屡见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情况下,考察会计差错更正问题无疑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依据会计制度的基础原理对我国会计差错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具体的会计处理措施。

关键词:会计差错更正成因会计处理

0引言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以下简称会计差错更正准则)的规定,如果发现前期财务报表存在重大会计差错更正,会计处理应采用追溯调整法,即调整会计报表期初留存收益和有关项目,并相应调整比较会计报表的有关项目和金额,而非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及相关项目。避免将前期财务报表存在的重大会计差错直接计入发现当期的损益,是目前流行的收益列报“损益满计观”的一个例外,这种方法有助于本年度收益的如实反映。但是,追溯调整法不影响当期损益的特点同样可以被公司操纵,成为调节收益在不同会计期间“分配”的工具。在我国目前会计差错更正屡见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情况下,考察会计差错更正问题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1会计差错的成因

会计差错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常见的会计差错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①采用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所不允许的会计政策。例如,按照我国会计制度规定,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借款费用,在固定资产尚未交付使用前发生的,应予资本化,计入所购建固定资产的成本;在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后发生的,计入当期损益。如果企业固定资产已交付使用后发生的借款费用也计入该项固定资产的价值,予以资本化,则属于采用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所不允许会计政策。②对事实的忽视和误用。例如,企业对某项建造合同应按建造合同规定的方法确认营业收入,但该企业按确认商品收入的原则确认收入。③账户分类以及计算错误。例如,企业购入的五年期国债,意图长期持有,但在记账时记入了短期投资,导致账户分类上的错误,并导致在资产负债表上流动资产和长期投资的分类也有误。④会计估计错误。⑤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出现差错。例如,工业企业发生的管理人员的工资一般作为收益性支出,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发生的工程人员的工资一般作为资本性支出。如果企业将发生的工程人员的工资计入了当期损益,则属于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划分错误。⑥漏记已完成的交易。例如,企业销售一批商品,商品已发出,并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商品销售收入确认的条件均已满足,但企业在期末未将已实现的销售收入入账。⑦提前确认未实现的收入。⑧在期末应计项目与递延项目未予调整。

如果企业由于上述各种原因造成会计核算的差错,如不加以调整,可能会使公布的会计报表所反映的信息不可靠,并有可能误导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会计报表阅读者的决策或判断,因此,企业应当根据差错的性质及时纠正,以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和完整,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相关和可靠。

2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

会计差错分为非重大会计差错和重大会计差错,而企业会计差错发生时间可分为本期和以前年度,企业会计差错发现时间又可分为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以及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后。因此,会计差错发现和发生的时间不同,造成会计差错有非重大与重大之分,其会计差错更正的处理是不一样的,具体的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如下:

A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以及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后发现的属于本期的会计差错,包括非重大差错和重大差错,应调整本期相关项目。

例1:甲公司2004年财务会计报告在2005年4月30日批准报出,2005年4月10日(或2005年11月10日)发现2005年3月管理用固定资产漏提折旧300万元,则在2005年4月(或2005年11月)补提折旧,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300

贷:累计折旧300

B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报告年度的会计差错,包括非重大差错和重大差错,应调整报告年度财务报告相关项目,发现当期的财务报告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也一并调整。

例2:甲公司2004年财务会计报告在2005年4月30日批准报出,报告年度应为2004年度,2005年4月10日发现2004年10月管理用固定资产漏提折旧300万元,甲公司的所得税率为33%,所得税采用债务法核算,2004年所得税申报在2005年3月15日完成,按净利润15%提取盈余公积,则2005年4月会计处理如下:

(1)补提折旧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管理费用)300

贷:累计折旧300

(2)将调减的净利润转入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3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00

(3)调减盈余公积

借:盈余公积45(300×1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45

(4)调整2004年会计报表(报告年度会计报表)

对于资产负债表,应调增累计折旧300万元,调减盈余公积45万元,调减未分配利润255万元。对于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应调增管理费用300万元。调减提取盈余公积45万元。2005年4月份会计报表年初数也作相应调整。

C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以前年度的非重大会计差错,应调整报告年度财务报告相关项目,发现当期的财务报告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也一并调整。

例3:某公司2004年财务会计报告在2005年4月15日批准报出,2005年4月5日发现2003年11月无形资产少摊销1000元,假如不考虑相关税收和盈余公积的提取,则2005年4月会计处理如下:

(1)补提无形资产摊销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000

贷:无形资产1000

(2)将调减的净利润转入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000

(3)调整2004年度会计报表(报告年度会计报表)

对于资产负债表,应调减无形资产1000元,调减未分配利润1000元,对于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应调增管理费用1000元。2005年4月份会计报表年初数也作相应调整。

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后发现的以前年度的非重大会计差错,如影响损益,应直接计入发现当期净收益,其他相关项目也应一并调整;如不影响损益,应调整发现当期相关项目。

例4:甲公司2004年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为2005年4月15日,在2005年5月份发现2004年(或2003年)漏记了管理人员工资1500元,则在2005年5月份补记工资,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1500

贷:应付工资1500

企业在发生重大会计差错更正时,应披露:其一,重大会计差错的内容,包括重大会计差错的事项陈述和原因以及更正方法。其二,重大会计差错的更正金额,包括重大会计差错对净损益的影响金额以及对其他项目的影响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