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师生“交流—互动”活动的开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3-13
/ 2

谈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师生“交流—互动”活动的开展

王文华

广东清远市清城区飞来峡二中王文华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学生做到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获得学习的成功感,真正起到学有所用的效果,笔者认为,教师应有效创设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通过真实丰富的活动,使学生接触贴近生活、实际的知识,学生的参与意识才会增强。因此,“交流—互动”活动在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交流—互动”教学的模式结构为:教师启动——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组间交流——练习评定。

一、教师启动——“交流—互动”的前提

在“交流—互动”教学中,学生的互动是以教师的启动为基础的。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并提出教学要求,能为学生的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主要做好引导工作,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学习新课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如在课前3-5分钟让学生进行FreeTalk的简单口语对话练习,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有意识地与学生说英语,用英语描述身边的事物,或做Dutyreport,介绍昨天自己做了什么、今天的打算等等。接着,将自己介绍的内容向同学提问,以检查同学们是否听明白,是否实现了信息的传递。然后,由同学向值日生发问,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考考值日生,以实现信息的反馈,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这样,使全体学生进入良好的准备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一种探求知识的渴望。针对学生交际中的语法错误,遵循不挫伤其积极性的原则,采取鼓励、肯定的态度进行纠正,使他们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英语的信心和愿望。

二、学生自学——“交流—互动”的基础

在新授课伊始,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生理上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生容易达到的“阶梯式”的教学目标,然后向学生提出新课文的学习目标。明确自学的方法和要求后,由学生个人自学,让其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为小组讨论做好准备。如新课标九年级教材Unit4Whatwouldyoudo?一单元,可这样进行教学:

Showthefollowingtothestudentsandthenaskthemtopracticeinpairs.

—Whatwouldyoudoifyouhaveamilliondollars?

—Iwould(I’d)____________.

T:Nowworkinpairsandmakedialogues.

Sampledialogues:

1.—Whatwouldyoudoifyousawsomeonestealingsomething?

—I’dcallthepolice.

2.—Whatwouldyoudoifyoulostyourbike?

—I’dbuyanewone.

3.—Whatwouldyoudoifyousawagirlcryinginthestreet?

—I’dhelpherfindhermother.

4.—Whatwouldyoudoiftheteacheraskedyoutosingasongtotheclass?

—I’dsayyes.

5.—Whatwouldyoudoifyoufoundawalletinthestreet?

—I’dgiveittothepolice.

三、小组讨论——“交流—互动”的主体

在学生自学、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开始小组讨论。小组一般由4人组成,每隔一段时间,小组要重新组织,永远保持“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学习程度。在课堂上,小组汇报自学情况一般控制在15分钟左右。各小组的成员用英语汇报自己的预习情况,主要回答该课的学习目标和自学目标,组内成员采用轮流提问题的形式;小组长把各组员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总结起来让大家一起思考讨论;最后各小组长把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以便在组际交流时能解决这些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能较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基本上能正确回答问题,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回答不够完整,这时,教师不能讲解、包办过多,要相信学生,让他们自己设问、答疑。当学生有困难时,教师不要轻易地给他“标准答案”,而是设法引导,让他自己做出正确或接近正确的答案。通过学生自学,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组内同学相互学习、团结协助,共同达到学习的目标。

四、组际交流——“交流—互动”的关键

小组讨论后,进行组际交流,也就是全班同学一起交流,教师先让讨论得比较成熟的小组代表发言,汇报该组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其他各组做出补充、质疑和评价,再由各组提出本组的疑难问题,组际之间进行讨论、解答。经过一阵激烈的讨论后,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调控,让学生的讨论始终围绕课文的中心话题,突出关键问题。最后,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师生共同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形成一致意见。这样,不仅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大胆地、尽情地交换各自的看法,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等多种思维能力,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提高,学习潜能和创造力得到发挥;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克服了自我中心、胆怯等不良心理品质。

五、练习评定——“交流—互动”的检测

在组际交流后,教师按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各个学生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课内练习既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必要环节,也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教师应及时运用预先设计好的练习题,从知识的不同层次、不同侧面让学生练习测试。在学生自练的基础上,让其互评、互议、互批、互改,对其中出现的代表性问题,教师也不急于讲解,而是采取全班讲座的形式,通过学生互评、师生互评等手段来解决。“交流—互动”教学采用当堂检测教学效果的方法,反馈迅速,校正有效,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如在现在完成时态的练习中,出示一个句子:Hisgrandfatherdiedtwoyearsago.让学生进行句型转换练习。他们积极思维,大胆思考,很快能把这句话转换成如下几个句子:

(1)Hisgrandfatherhasbeendeadfortwoyears.

(2)Twoyearshaspassedsincehisgrandfatherdied.

(3)Itistwoyearssincehisgrandfatherdied.

(4)Hisgrandfatherdiedtheyearbeforelast.

总之,“交流—互动”教学立足于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突出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在程序式的学习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