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旅游开发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衡水旅游开发的思考

周祎兰1周顺栋2

1衡水中学高二784班河北衡水053000;2衡水市委党校市情研究室河北衡水053000

摘要:2016年以来衡水的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大幅度增长,但是衡水旅游产业收入规模在全省占比在2%左右,旅游资源少、产业发展慢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行的改善。进入2018年全国旅游收入和人数增速跌破10%,创十年新低。这预示旅游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推动型转变,“人们由对美丽景区的关注转向对美好生活的体验和分享”(《中国旅游发展报告》2018),消费升级对于旅游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这种变化,我们通过对近两年十一黄金周河北省旅游发展情况梳理,针对衡水旅游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具体建议。

关键词:衡水;旅游;开发;思考

1衡水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问卷调查发现:认为衡水很好玩的占到41.17%,认为一般的为45.7%,总体评价中等偏下。我们分析影响人们旅游感受的原因有几个:

1.1景区少,优质景区少(4A及以上景区为优质景区)

从百度旅游地图上我们发现冀中南地区景区沿京广沿线比较密集,分布在石家庄邢台邯郸一线,既有山河之美,也有人文景观,历史底蕴丰厚,更有新修的太行山高速连接的红色革命遗址。黑龙港流域景点稀疏,衡水5a景区为0,4a景区3家,优质景区少,缺乏人文景观。从分布上其中两个4a景区在衡水湖旅游片区。调查问卷来看衡水游玩目的地前三位:衡水湖、园博园、植物园。反映出:景区分布均衡度低反映衡水市旅游产业发展不充分不均衡,制约了全域旅游在全市的布局。

1.2饮食特色没有得到表现

认为衡水饮食有特色被调查者只占37.3%。衡水旅游中并没有把衡水的美食特色展现在游客面前。如饶阳豆腐脑、武邑扣碗、枣强鞋底烧饼和赵记熏肉、郭庄旋饼、故城熏肉、深州酥糖、冀州焖饼、饶阳金丝杂面等,游客很难品尝到。

1.3旅游商品不丰富

调查中认为衡水旅游产品有特色只有23.6%,认为一般的占54.1%。有40%人认为购物不方便。在旅游产品的选购上前三位:烤鸭蛋、衡水酒、鼻烟壶。旅游收入显示景区门票收入依然占比高,游客购物占比不高。衡水可以成为旅游产品的东西很多,如武强年画、习三内画、侯店毛笔、衡水老白干、阜城剪纸、冀州田园棉、手工打结地毯、挂毯、老景官烧鸡、京南湖烤鸭蛋等,但是分布在衡水大街小巷,别说外地人,有些本地人都并不清楚。由于没有有效整合,缺乏大型旅游产品集散地,游客缺乏购买便利。

1.4旅游环境一般

认为衡水旅游环境好只有19%,认为一般的占55%。基础设施差成为制约衡水旅游发展的首要因素。集中表现为景区通达率低,旅游景点沿线缺乏亮眼风景线。衡水湖湿地公园到周窝音乐小镇走高速72公里,行程1小时,到枣强南部全国特色小镇大营行程45公里,行程50分钟,但如果不走高速,沿线乡村密集,村镇众多,外地车行车不安全。旅游通道沿线部分特色小景区标识不清楚,如冀州皇家小镇,我们三过家门而不入。当前来衡旅游以自驾游为主,自驾游的车辆消耗在路上的时间至少占到旅游总时长的三分之一,如果不能在旅游道路上获得享受不得不说是个缺憾。

我们通过梳理认为衡水旅游突出问题是聚集度低,一是景区聚集度低,二是旅游产品聚集度低,三是景区协作能力差。前两个为外在表现,第三个是主观原因。在京津冀协同战略下河北各地旅游开始出现基于地域特色的定位,在河北旅游业十三五规划中衡水发展方向为生态休闲名城-北方湖城。但是衡水各地在发展旅游过程中,竞争大于合作,缺乏协同观念,各自为政。

2衡水旅游产业开发的思考

两年来,衡水市把旅游业纳入全市主导产业发展体系,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加强旅游市场宣传推广,实现了旅游产业跨越发展。但是不得不说衡水旅游基础薄弱,很难在短期有达到改善,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加精心筹划才能实现。庆幸的是衡水已经认识到旅游业的重要性,制定了高标准的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5516”战略“3520工程”“133”空间布局让我们可以看到衡水旅游业腾飞在不久的将来要实现。如何利用现有的条件,尽快改变衡水旅游产业落后的现实,我们认为要从打造五圈下工夫:美食圈、诚信圈、交通圈、购物圈、联盟圈、文化圈。

2.1打造衡水美食圈

尽管我们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如田园综合体、全域旅游等,说透了就是就是围绕吃喝玩乐四大块如何吸引人来玩。携程发布的《国庆旅游餐饮总结报告》显示美食是大部分人出游的目的,三分之二的人把品尝特色美食当做行程的必要条件。衡水缺乏美食集聚地,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建议集中全市力量,打造一个美食示范街或者美食小镇,让游客吃到衡水特色美食。地址不宜选择在市区,因为堵车会让游客望而却步。

2.2打造诚信旅游圈

调查显示:衡水最吸引人的是舒适的休闲环境,其次是田园山水,第三位是历史人文。这个结果让我们很惊讶,仔细一想这也许就是衡水的特色。旅游:就是从自己活腻的地方到别人活腻的地方。人们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警惕性一定很高,如果没有熟人领着,肯定处处提防挨宰,这样的旅游心态决定一个地方旅游氛围很重要,要让顾客轻松下来,在一个平和心态下过一下休闲的生活,更符合衡水休闲生态游的定位。打造诚信旅游圈,让人与人充满信任,杜绝店大欺客宰客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一环。

2.3打造旅游交通圈

全域旅游要做到景点+周边村统筹,在景区交通道路上贴近景区发展休闲农业。我们建议在衡水湖旅游片区,滨湖新区要加强与农业大县饶阳合作,就近发展休闲采摘农业和设施农业,不要让游客在两地跑来跑去。充分利用衡水湖是游客第一选择地的数量优势,增加旅游附加值。衡水游客来自周边城市,什么酒店没住过,我们认为发展特色民宿才是正道。这样既可以带动农民增收,也能吸引游客。如果能在滨湖新区贴近景点的村庄选择一二个试点,发展民宿,既可以旺季解决住宿难的问题,也可以改善景区周边环境。

2.4打造旅游购物圈

选择一个特色小镇或者与美食小镇二合一,让游客在特色小镇购买到特色旅游产品。旅游小镇是近年新兴的旅游模式,但是通过对近十个旅游小镇的走访,我们发现不太理想,有的开始走地产开发的道路,有的空有架子没有产业支撑,没有能够成为衡水旅游的亮点和支撑。应该重点发展一两个小镇,将衡水的美食和旅游产品集中起来,通过宣传这些产品的制作方法和加工工艺,增加游客的购买欲望,这也是其他地方早有的做法。

2.5打造旅游联盟圈

目前滨湖新区成立了衡水湖全域旅游推广联盟,整合了周边的景区景点、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等旅游资源,加大旅游生态品牌打造力度。衡水湖景区、园博园、闾里古镇等成为重要成员,但是还需要要扩大范围:一是要做好旅游顶层设计,各县加强旅游景点协作。二是加强周边地市合作,区域旅游合作突破单个城市旅游发展的局限,正成为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新突破口。如京沪沿线的城市签署了泉城宣言,成立了京沪高铁城市旅游联盟。我们还需要在大广高速沿线城市和太青高铁沿途城市旅游合作机制上下大工夫。

3结语

我市作为一个内陆城市,我们有自己的一定文化优势与经济优势,从冀派内画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到衡水湖被确立为国家级自然保护湿地,再到武强成为“中国民间艺术木板年画之乡”,我们并不缺乏独特的文化亮点与优势。我们必须在现有基础上保持活力,使传统农业与其它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树立相应的知名品牌,为我市开创一条独具特色的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之路。

参考文献:

[1]王建军.浅析政府在旅游资源开发重的作用.科协论坛,2007,(8).

[2]王丽霞,吕晓燕.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伦理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1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