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血吸虫病患者肝脾超声声像图分析

/ 1

慢性血吸虫病患者肝脾超声声像图分析

冯雷

(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1411)【摘要】目的:探讨B型超声在血吸虫肝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超声检测142例血吸虫病患者肝脾大小,肝实质回声,门静脉内径、管壁厚度,肝静脉内径。结果:138例(97.1%)有慢性血吸虫肝病超声声像图表现,4例(2.9%)无慢性血吸虫肝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门静脉内径增宽大于1.4cm者20例(14.2%),88例门静脉主干管壁增厚(62%)。肝静脉变细44例(31%)。结论:超声检查在诊断、防治血吸虫肝病中有着非常高的价值。【关键词】血吸虫病;肝脏;超声【中图分类号】R44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5-0257-01引言:血吸虫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主要病变在肝脏,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收集了我院自2009~2012年对已确诊的血吸虫病142例患者进行超声检查,通过统计分析,旨在探讨B型超声在血吸虫肝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1.1入选标准患者经流行病学证实有血吸虫病史,粪便检查均有血吸虫虫卵;去除有嗜酒史,肝炎病史等标准。1.2一般资料142例受检者中,男性308例,女性192例,年龄19~81岁,45岁以下40例占28.45%,45岁以上82例,占71.55%。1.3仪器、方法采用PHILIPS-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中心频率为3.5MHz。患者均空腹进行肝、脾的常规检查。二维超声着重观察血吸虫病患者肝脾大小,肝实质回声,门静脉内径、管壁厚度以及脾静脉内径、肝静脉走向等指标。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对血吸虫肝脏声像图类型构成比进行统计学分析。2结果2.1肝脏的超声检测142例中138例((97.1%)有慢性血吸虫肝病超声声像图表现,4例(2.9%)无慢性血吸虫肝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慢性血吸虫肝病的超声表现为肝实质回声增粗、增强、呈粗点状及网格状(见表1),其中表现为肝左叶增大59例.占41.4%,左右叶增大者19例.占13.4%。门静脉内径增宽大于1.4cm者20例(14.2%),88例门静脉主干管壁增厚(62%)。肝静脉变细44例(31%);有腹水者1例(0.7%)。表1142例血吸虫患者肝脏超声声像图表现年龄(岁)网格状粗点状无改变合计例(%)≤453(27.2)7(63.6)1(9.2)11(100)46-5511(29.7)24(64.9)2(5.4)37(100)56-6524(54.5)18(40.9)2(4.6)44(100)≥6531(62)19(38)0(0)50(100)2.2脾脏的超声检测显示脾脏肿大97例(68.1%),脾切面厚径在4cm以上;脾静脉增宽49例(34.4%),脾门处脾静脉内径大于0.8cm;脾切除患者1例(0.8%)3讨论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门静脉系统所致的一种有严重危害性的地方病。病变主要是虫卵引起的肝、肠损害。早期肝脏明显增大,如虫卵不断分批侵入肝脏,虫卵及其病变造成汇管区和较大的门静脉门分支阻塞和血管纤维化,此阻塞发生在肝窦前,故有窦前梗阻之称。可直接影响胃、食道静脉的血流,易引起胃底、食道静脉曲张和破裂出血。随着病情进展,肝胶原蛋白合成增加、分解减少、肝纤维化越来越严重,肝脏体积缩小,表面凹凸不平,尤以左叶为显著。肝纤维化的程度在超声图像上有其特征性的表现[1],并与肝实质的病变过程相关[2]。肝脏病变轻者,超声声像图为:肝脏轮廓清晰,表面光滑或欠光滑,形态正常,肝左叶增大,肝切面实质光点增粗,回声增强,分布不均,呈粗点状;门静脉管壁回声增强,部分患者脾脏厚径及(或)长径增大[3]。而感染较重者,超声声像图为:肝脏轮廓变形、肝右叶萎缩、左叶代偿性增大、肝包膜不光滑,呈波状或锯齿状;肝切面实质回声增粗、增强、分布不均,呈网络状改变;门静脉内径显著增宽,管壁明显增厚,甚至扭转;肝静脉偏移,或显示不清。脾明显肿大,脾静脉增宽。慢性血吸虫病肝脏呈粗点状、网格状和肝硬化图象显示了肝脏由轻到重的病理过程,为认识慢性血吸虫病的病情轻重提供依据,以利于临床的治疗和预后的估计[4]。因此根据声像图的特点,推断不同时期的病理变化,及时为临床提供血吸虫病肝脏改变的程度,使患者合理治疗,避免重复感染。另外,肝实质网络状改变、门静脉管壁增厚亦有助于晚期血吸虫病肝与肝炎后肝硬化的鉴别。血吸虫所致门静脉病变较明显,门静脉高压形成,管腔增宽,管壁明显增厚,门静脉增厚程度与肝硬化程度相一致[5-6]。B型超声检查还可以了解血吸虫病患者病变现状,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超声检查对血吸虫肝病患者来说操作简便、经济、无痛苦。4结论因此,B型超声作为用于慢性血吸虫病的筛查和防治的一种常用检查手段来说十分必要,有着较高的价值。参考文献[1]易哲生,黄令霞,黄文光.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与肝炎后肝硬化B超观察的比较[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1992,4:264[2]TheCairoWorkingGroup.Theuseofdiagnosticultrasoundinschistosomiasis-attemptsatstandardizationofmethodology[J].ActaTrop,1992,51:45[3]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第3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790[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血吸虫病防治手册[M]3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97[5]MalenganishoWL,MagnussenP,FriisH,eta1.SchistosomamansonimorbidityamongadultsintwovillagesalongLakeVictoriashoresinMwanzaDistrict,Tanzania[J].TransRSocTropMedHyg.2008,102:532[6]袁肇凯,刘秋.门脉主干壁厚检测对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临床意义[J].中华内科杂志,1994,33:813

相关关键词

血吸虫病 肝脏 超声 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5-0257-01 引言 血吸虫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主要病变在肝脏,早期诊断 及时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收集了我院自2009~2012年对已确诊的血吸虫病142例患者进行超声检查,通过统计分析,旨在探讨B型超声在血吸虫肝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选标准 患者经流行病学证实有血吸虫病史,粪便检查均有血吸虫虫卵 去除有嗜酒史,肝炎病史等标准。 1.2 一般资料 142例受检者中,男性308例,女性192例,年龄19~81岁,45岁以下40例占28.45%,45岁以上82例,占71.55%。 1.3 仪器 方法 采用PHILIPS-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中心频率为3.5 MHz。患者均空腹进行肝 脾的常规检查。二维超声着重观察血吸虫病患者肝脾大小,肝实质回声,门静脉内径 管壁厚度以及脾静脉内径 肝静脉走向等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对血吸虫肝脏声像图类型构成比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肝脏的超声检测 142例中138例((97.1%)有慢性血吸虫肝病超声声像图表现,4例(2.9%)无慢性血吸虫肝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慢性血吸虫肝病的超声表现为肝实质回声增粗 增强 呈粗点状及网格状(见表1),其中表现为肝左叶增大59例.占41.4%,左右叶增大者19例.占13.4%。门静脉内径增宽大于1.4 cm者20例(14.2%),88例门静脉主干管壁增厚(62%)。肝静脉变细44例(31%) 有腹水者1例(0.7%)。 1 142例血吸虫患者肝脏超声声像图表现 年龄(岁) 网格状 粗点状 无改变 合计 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