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育评价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5-15
/ 2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育评价研究

公凤英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育评价研究

公凤英

(广饶县第一中学山东广饶257300)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数学学习评价等是数学教育评价的主要方面。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育评价的改革适应时代的发展,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新课标;数学教育;评价

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数学学习评价等是数学教育评价的主要方面。研究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育评价,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那么,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育评价有什么特点呢?

1.课堂教学评价

1.1评价目标多元化。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评价目标除了教师的教学目标外,还包括学生的学习目标:第一,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就和进步;第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第三,学生数学学习的历程;第四,学生对数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这种评价取向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促进了教师在课程开发和促使学生发展上的能动性。

1.2由关注书本转向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我们知道,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和不平衡性,学生的发展也是如此,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其思维有一个逐渐抽象的过程。因此,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就应该有不同的传授知识的方法。比如,学生刚进入学堂时,可以通过数木棒来加深对数字的理解,通过对事物的感知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就会用越来越理性、抽象的方法来适应不同阶段的学习要求。教师就应该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感兴趣的事物为背景给学生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具体形象的认识支柱。

1.3课堂教学评价目的进一步确立。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确定已有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教师以学生业已具有的知识和技能为起点,通过类似“摸底考试”的教学评价手段,获得学生是否具有学习某些新知识和新技能所必备的“先决技能”,以及对新学内容的了解程度等有用的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教师对教学对象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对教学起点进行合理的设定。二是评价教学效果。在某一个教学任务或阶段结束时,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都要对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价。三是调整教学过程。通过教学评价,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和遇到的困难以及发现各种影响教学效果的问题,从而对症下药,有目的地调整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过程的目的性。四是促进学生学习。学生对照评价的标准可以发现自己学习中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不足,总结经验和教训,调整学习策略以提高学习效果。

2.数学学习评价

2.1新课程标准下的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变化,这一变化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在对学生数学知识的测验中,更重要的是评价出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这些知识和技能操作背后所隐含的数学意义。例如在对学生进行概念的考察时,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而不是从概念本身来考察。

2.2评价方法也在以前的标准化测验上增加了教师的自编测验。仿照标准化测验的试题形式,按照各阶段教学的要求,由教师自行设计与编制的测验就是教师自编测验;这是一种非标准化测验。教师自编测验简单易行,能满足本校或本班测验的需要。教师自编测验,测试的内容比较灵活,教师根据不同的教材和具体教学情况确定测试的内容。标准化测验的组织比较严密,实施与评分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而教师自编测验更强调针对性,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选用灵活的方式。例如,形成性测验可以在宽松和谐的气氛和环境中进行,诊断性测验可以采用口答形式,阅卷则可以采用面批的方式等。教师自编测验是学生成就测验中常用的方法。

2.3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学习评价目的有了明确的内容。其一,及时提供反馈信息,促进学生的学习。在传统的评价模式下,教师与学生关注的只是最后的答案是否正确,学生很少能获得有关他们所使用的解决策略或思维过程的任何建议和反馈。而在新课程标准下,评价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帮助他们了解自己在数学能力、水平等方面的进步,加强了对学生思维方面的指导。其二,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学习评价改善了教师的教学。教师教课的任务是为了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收集学生目前所使用和发展着的数学知识、观念以及思维活动的信息。这样教师在新知识传授之后很自然地给学生提供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或任务。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程度和解决能力,能够观察出学生哪些地方不清楚或没有牢固掌握,从而发现导致学生错误的原因,也进一步改善了教师的教。其三,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学习评价改善了学生对数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传统的数学学习方式和考试形式常常给许多学生带来焦虑和恐惧,在抽象和繁难的数学试题面前,许多考生是受挫的,这又进一步导致了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缺乏自信,进而回避数学学习。新课程标准下的学生数学学习评价,则可以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其四,促进学生智力和个性的发展。众所周知,教学必须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即促进包括智力在内的整个身心的全面而和谐的个性发展。所谓一般发展,是相对于语文、数学、物理等各个学科教学所引起的特殊发展,这里既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和语言、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也包括身体和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发展。美国广播教学专家希勒德曾经指出:“如果人类知识以现有的速度发展的话,那么今天出生的孩子达到五十岁时,他所学的知识有百分之九十七是他出生以后才由人类发现的。”鉴于此,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学习评价更加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育评价有了质的变化,这一改革适应时代的飞速发展。无论对教师的教还是对学生的学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推进了培养新世纪人才的进程。在现实中,我们知道,课程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因而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呈现出不同的原则和价值取向,因而数学教育评价也面临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在升学以及种种压力之下,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育评价在实施上也未能真正达到全面的改革,还有待于数学界的同仁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谈教育学说修养》

[2]《课堂评价论》

[3]《课堂教学指导》

[4]《主体性教育》

[5]《数学教育评价》

[6]《课堂教学与学习成效评价》

【文章编号】1236-3619(2009)11-30-0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