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现代海关行政管理体系的几点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关于建立现代海关行政管理体系的几点思考

陆怡文

(南开大学)

摘要:现代海关行政到了转型为现代化管理的一个关键阶段,影响着中国海关的实力甚至影响中国未来对外发展,相关部门应致力于建立现代海关行政管理体系,文章详细分析了当下海关行政管理体系现状以及它所面临的多方面行政环境,改善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并在最后对预想模式中的几个注意点做出了简要分析,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现代海关行政;管理体系;思考

引言:

世界政治格局在近三十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水平也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纵观当今世界,国与国间的关系、国家经济水平发展呈现全新势头,与上个世界截然不同的思想解放与改革开放活动当下在全国各地火热展开。传统海关管理模式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构建现代海关行政管理体系成为当务之急,决定着是否能在本世纪将海关管理改革和建设普遍推广。海关总署于20年前的全国海关关长会议上曾提出建立现代海关制度,随后又制定重要条律《海关总署关于建立现代海关制度的决定》,文件中讲述了现代海关制度的基本体制框架,明确了海关在未来要走的科学道路以及发展方向,有利于进一步展开对海关理论的相应论述。本文探究了现代海关制度的不足之处以及个人对其行政管理体系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分析海关行政管理体系当前行政态势

行政行为模式受约束于多种环境条件,在进行行政活动中,认知环境影响到活动开展,环境变化进步有利于行政进步。妥善处理围绕海关行政过程,直面或侧面的影响到现代海关行政管理体系的建立的多方面因素即为建立现代海关行政管理体系所处的行政环境。

(一)国际局势环境

二十一世纪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国际情势瞬息万变,各国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日益频繁,科学技术从一个飞跃到另一个飞跃。冷战的告结、乌拉圭回合达成一致协议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立使得全球经济格局区域性一体性特征突出,同时竞争也更加复杂与激烈。国家非关税壁垒逐年废除,由此带来的时关税大大降低,国家间的贸易联系讲引领世界经济发展[1]。在此过程中,海关扮演着重要角色,监督并管理着每个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安全上来说是国家的一道重要防线,同时海关的行政管理工作效率与国际贸易效率密切相关。故自十年前起,许多国家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新潮流,探索海关现当代化行政管理体系并加以实践推广,目标大大提升国家在世界中的竞争能力,这样的研究一度在国际海关界引起追随热潮。

(二)国家内部态势

我国的政治形势、经济形势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南巡讲话以及党的十四大召开后有了非常大的改变。下面从政治经济两个层面加以分析----政治层面共产党所提出的多党合作制逐步稳固,社会安定,国家越来越注重民主法制的建设,关注基层民生,基层得到进一步发展,政治管理也始终旅行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原则。社会制度缓步发展,为改善行业不良风气推广了公务员制度并对勤政廉政加以管理建设,效果显著。政治体制改革是国家领导体制改革的重要一部分,有利于加深经济体制改革,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多方面需求,加强政府与人民间的联系。现海关机构的改革已被列为国家机构的改革内容。-----经济层面政府在十四届三中全会后致力于建设新的宏观调控框架,推动税收,财政,金融等多方面的管理体系改革,使得市场成为资源配置中的重要基底。进出口总值在1997年达到3251亿美元,位列世界前十,表明对外开放格局的日益完善;此外,外资逐年上升,国外商企着手投资质量及技术含量较高和投资金额可观、符合相关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对外开放格局不断扩大、完善,参与开放的行业也不断增加,科技、教育、文化与国外合作交流日益密切,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模式日益形成。距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时间已越来越近,海关面临着越来越大的通关压力[2]。----文化层面近年来,政府注重教育、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及精神文明意识,人民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法理型社会的雏形逐步形成。传统伦理性社会中,众多社会活动依赖于家庭血缘关系而开展,而法理型社会中,活动则需要遵照法律,人人平等的参与竞争,参与社会活动。我国当今正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的关系依附模式向更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民主法制社会转变,由依据血缘关系的不同身份差别对待到人人平等的转变,由身份作为主导地位到契约为主导的社会转变。

我国当前阶段为改革的深化期,增大开放格局的关键阶段,经济体制正发生本质性的转变,政治体制亟待改善,法制健全程度亟待进步,人民素质亦需进一步提高。而深化改革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必定还会给现存的利益格局带来巨大的冲击,影响到部分人的利益,这些问题显然将反馈到海关的行政管理中。

(三)海关内部态势

改革开放后,海关管理在不同的政府政策下不断改革、发展,法制日益完善,队伍日益壮大,业务日益发展,理论建设日益完善,并提出建立现代和海关制度的基本框架和两步走的改革方针。可在发展中,我们也不能忽视七种暴露出的一些问题:现下的海关工作模式并不能达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要求,机构分工、人员安排不够适当,各个层级工作部门职能及事权不明晰,海关在执法过程中常受区域势力或个体势力干扰,导致无法正常执法。本次改革对以往的行政管理有了全新的要求。

因此,综上所述,海关行政管理体系必须顺应环境变化,逐渐改革发展,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这是世界大格局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3]。此外,海外在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成就以及政府机关对海关的重视为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证明了这项改革的可行性。

二、海关行政管理体系现代化过程中的基本原则

现代海关的整个管理体系的正确性、完善度影响着海关各项事宜的整体运作,故改革过程中,应注意遵循以下六个原则,以保证改革的合理性、科学性。

(一)科学化原则

科学化即实事求是,由实际作为主要依据,而不是随心意,而遵照客观规律工作处事。海关行政管理科学化是一种必要,首先决策体制要保证其科学化、民主化。小平同志也曾指出政治体制改革需要取消官僚的重要阶层地位,实现民主化,这是民主决策的重要理论依据。为实现海关行政管理的科学化,要明确各层级海关的权限和只能。海关是一个金字塔型工作任职模式,顶端为海关总署,负责着重要方针的规划和整体战略规划。中间层级为直属海关,掌控依照实际情况政策方针的落实。金字塔底端为基层海关,他们负责实际执行。因此,管理中应有科学化划分,层级分明,上层给下层派发相应任务,提供所需,下层认真落实,执行贯彻条例。这样才能达到管理清晰,发挥下级创造力、主动性,领导完善决策,提高分级合作的效率,使制度科学化,效率大大上升。

(二)法制化原则

科学化与法制化是相挂钩的,法制化为科学化提供了法律上的强有力保障,十五大报告文件中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要求制度法律不应因个人权势而改变,依照成文宪法及各级法规,用法定手段科学合理进行海关行政话管理活动,更好的治理管理各类活动。在执行公务时,走法定程序,按照其步骤和次序依法秉公办事,进行连续动态的管理活动,以保证行政活动的科学化公正化合理化。同时也要保证海关内部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内部管理也应依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对所有环节的要求进行管理,才能科学合理的建立起一支综合素质高超的团队,建立起一道国家的强大防线。

三、关于现代海关行政管理体系的相关注意点

本着遵循原则的同时满足行政环境发展要求,可设置层级分明互相合作的合理化管理结构,并在体系运行过程中做好以下三点。

(一)利用好信息化工具,建设信息咨询系统,加以现代化管理。

(二)完善行政信息咨询系统,加大资金投入用于建设信息平台和加强该系统的力量。将信息工具进行现代化更新,海关系统内部构建庞大的信息网,实现数据、流程全信息化,同时注意加强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可建立一个专业高素质高技术的信息队伍。

(二)培训各系行政领导,提升员工领头者的素质。

行政领导带领着每一层级的团队,个人素质直接影响到了海关的相关政策执行效力,故要加强对领导的岗位培训。掌握岗位所需理论知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理论,切实履行职责,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做好团队建设,落实每一个决策[4]。

(三)提升直属海关和基层海关业务完成质量,加强监管。

从两方面入手,首先要改革当下海关业务管理格局,其次不改变海关系统垂直领导体制,密切联系区域相关部门与新闻部门,和相关部门签署谅解备忘录。改善海关执法环境。及时处理海关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四、结束语

在世界环境大改变,国际经济贸易加速发展,一体化,区域化逐渐凸显的态势下,传统海关管理模式已逐渐落后于当今世界建立现代海关行政管理体系已成为一种必要。建构现代海关行政管理体系刻不容缓,现代化的海关行政管理体系能够提高效率,跟上时代步伐,前景可观,有利于中国海关的发展进步,提高中国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聂欣.对改善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几点思考[J].丝路视野,2017(27):185-185.

[2]张定安.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的几点思考?[J].行政管理改革,2016,7(7):33-38.

[3]汪建新.海关后勤保障体系和保障能力现代化路径研究[J].海关与经贸研究,2017,38(3):26-35.

[4]郭永泉,GuoYongquan.海关治理的阶段性困境和现代化目标[J].海关与经贸研究,2016,37(2):10-18.

作者简介:陆怡文(1990年—),女,汉族,江苏无锡人,南开大学在职研究生,工作于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纺织工业产品检测中心,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