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送电线路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6
/ 2

试析送电线路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

宋升华

宋升华

(河南第二火电建设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建设从超高压过渡到特高压,从交流送电线路到直流送电线路的转变,预示着我国的电网建设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现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更是对电网建设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发展的新的新形势下,工程建设的质量工艺及控制更加凸显出重要性,一个质量优异的送电线路工程,从现场施工实体的观感,施工过程资料文件的整理归档,再到施工完成后期的质量保证体制,都对施工单位在建设方留下良好的印象和口碑,对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要点对于施工单位有着特殊和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送电线路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上进行关键点的分析,为高质量的线路施工提供了去繁就简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电网建设;送电线路工程;质量控制要点;重要的意义

一、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要点

送电线路的施工材料按照施工合同分为甲供(建设单位招标采购)和乙供(施工单位自购)两种。不论是怎样的购买型式,材料必须在符合现行的规范标准和设计图纸。这就要求在工程材料到货前,按照到货检验的流程,由业主,设计监理和施工共同对到货设备及材料进行开箱验收,对于符合要求的材料可以进行投入现场使用,不符合要求的设备材料,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责任主体按照流程进行更换或退货,由此产生的施工工期的延长及损失则给施工单位提供了索赔工期或损失的依据,做好到货检验,留存现场的各类签字手续及影像资料是本环节的重点。

二、施工现场工序的控制要点

施工现场的工序要点控制按照送电线路的验收评定划分分为六个分部工程:1土石方工程2基础工程3杆塔工程4架线工程5接地工程6线路防护工程其质量控制要点如下:

2.1土石方工程:土石方工程的施工分坑与开挖及电气开方的质量控制要点在于测量与计算,无论是路径复测还是分坑与开挖及电气开方,测量与计算贯穿其全过程。首先要对设计图纸进行详细的审阅,对于有疑问的问题需要及时的和设计进行沟通,确保施工有据可依。同时需要对测量和计算的数据进行详细的记录,以便进行复查和核实之用。对于线路施工前期,路径复测过程中的杆塔位高程,档距,转角度数及重要被跨越物的位置,数量,高程都是控制记录的重点。土石方开挖过程中的各类施工桩的保护和外移是此工序开始前的准备工作,也要进行详细的记录。

2.2基础工程的控制要点分为:1原材料的控制2现场施工关键数据控制3试验检测控制4基础的养护和成品保护。

2.2.1砂、石、水泥及钢筋,地脚螺栓和角钢等原材料必须提供原材质量证明文件,同时在监理的监督下在经社会认证的第三方实验机构进行检验才可以投入现场使用,检验的数量和方法依据相关的验收规范来确定。对于使用商品混凝土来说,需要在开始施工之前报审相关生产商的资质证明文件,符合要求才可以进行订货使用。在基础浇制前,要对到货的商品混凝土的随车报告进行现场检查,是否符合设计的强度要求,确保其符合设计。

2.2.2普通现浇基础施工时,地脚螺栓及主材的规格,数量,基础的根开,对角线,基础面高差及预高值,同心度,转角度数,整基扭转是控制要点。角钢插入式基础浇制时,角钢规格、角钢顶端基准线的高差、半对角线的水平长度控制及角钢的正侧面斜率和扭转,基础立柱的斜率和同心度是本类型基础施工控制的要点。灌注桩和冲孔桩施工时,地面以下部分孔的直径,深度,钢筋笼的加工和焊接工艺质量是控制要点,地面以上部分的重点则是接桩的桩头清理和桩身垂直度是控制要点,其他尺寸参照普通基础要求进行现场控制。

2.2.3对于基础工程来说,试验检测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程序,检测报告可以有效的代表基础施工的强度是否达到设计的要求。所以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规范的关于基础部分试验检测的要求进行现场混凝土坍落度的试验和基础试压块的制作和留存,并根据规范和强制性条文的要求进行同条件或是标准养护,到达送检条件时在监理的见证下进行送检试验。对于灌注桩和其他桩类基础,按照设计要求根据施工进度进行声测管的安装并进行试验检测,检测报告作为其移交工程的质量证明依据。对于设计有特殊要求的基础,则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相应的检测试验。

2.2.4基础的养护是保证基础成品符合设计要求的重要一环。基础浇制完成后,根据环境的温度进行保温或是浇水养护可以使基础尽快的达到设计的强度。拆模后的及时回填养生也为基础强度的最后定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回填完毕后,需要对基础外露出的边角和地脚螺栓,插入角钢进行有效的成品保护,确保其外观和功能的正常使用,也是现在文明施工的重要体现。

2.3杆塔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1缺料,缺材的原因2组装质量工艺3重点位置的检查

2.3.1对于杆塔工程来说,缺料,缺材是现场施工最常见到的情况,也是最难以控制的要点。其中可能的因素只有两点:1到货时缺少,因为到货铁塔数量众多,所以不可能全部检验,只是抽检,因此应先与厂家协商好,如果出厂包装内缺材,补发的时间和接收方式。2施工现场造成的损坏的缺材,次类型的缺少是由于自身的原因造成,应该和塔厂就增补方式和费用达成一致意见,确保不耽误现场使用为先决要点。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材料缺少,最后解决的时间快慢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进度,因此缺材的控制要点就是划分责任后尽快的增补。

2.3.2现场的组装工艺和质量控制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归结下来仍然只有两类问题:1厂家问题,即加工不够规范,部分构件与设计图纸偏差等均可以造成组装困难,甚至停工。如果是此类问题,则及时协调生产厂家需要更换的就更换,需要修整的就修整。2施工组装错误造成的无法安装或安装后变形弯曲,间隙超差等,此类问题需要施工单位的质检人员及时对组立好的铁塔及时进行检查确定质量情况,进行质量整改至符合规范要求。

2.3.3重点位置的检查,顾名思义就是影响下一步放线施工的危险点,重要点:杆塔螺栓的紧固程度,塔身的正侧面倾斜值,挂线点的安装质量,双帽螺栓的安装,重点受力部位的安装质量及接地线的连接情况,都是这一步骤的控制要点。

2.4架线工程的现场质量要点管控包括以下内容:1驰度观测2附件安装质量3隐蔽工程内容执行情况4导地线对重要位置的电气间隙

2.4.1驰度观测先要以设计给出的百米弧垂表核算出相应的驰度值按照现场耐张段的长度,档距数量及塔位高差选择最适合的观测档按照实际温度进行插值法观测驰度,观测结果应符合规范要求。应注意,有些位置地形不适用于角度法进行观测的档位需要登高人员等长法在杆塔上进行观测。驰度观测的重点要点是:相邻杆塔的放线滑车需要一致;观测温度需要及时的根据环境进行调整;观测结束后等待一段时间的稳定后必须要逐档复核观测结果确认正确。

2.4.2附件安装质量的控制要点:按照设计图纸确定附件安装的数量和规格、连接方式。安装工艺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各类螺栓的穿向,开口销的开口及角度,防震装置的安装距离等,间隔棒的安装距离及数量等。

2.4.3隐蔽工程的执行要点:耐张液压连接管及直线液压连接管的压后对边距,压接长度,钢印号,压接管距离耐张塔及直线塔的距离,同一导线在同一耐张段上压接管的个数都是控制要点

2.4.4导线对重要位置的电气间隙是关系运行安全可靠的重要因素:1对塔身的电气间隙是否合格,在施工中应按照规范规程的要求对跳线与塔身最近处的电气距离进行认真的测量,使其保证大于规范规定的最小值。2导线对被跨越及临近物体的电气距离必须符合规范要求,此项检查应在工程移交前完成并确定。

2.5接地工程的控制要点:在埋设接地装置时,需要对接地装置设计图纸进行认真的审阅,确认其接地型式和埋设要求并在现场施工中加以控制,埋深和埋设走向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在埋设后应及时对接地电阻值进行测量并记录。接地工程质量控制要点:1埋设深度2电阻值符合要求3与杆塔连接可靠4焊接符合规范要求

2.6线路防护装置的质量控制要点:线路防护装置包括护坡,排水沟,挡土墙,警示牌,杆号牌,相续牌等。各类警示标志安装的质量控制要点:数量及位置按照设计和运行单位的要求进行安装,尤其需要注意相续牌的安装一定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核实后进行。护坡,挡土墙和排水沟等质量控制要点:符合设计要求,宽度,高度,长度及排水装置以设计图纸为准。

三、施工人员对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

施工人员是施工现场执行的主体,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施工质量。对于人的因素,可分为外界因素和内在因素两个方面。

3.1外界因素是施工人员对于设计施工图纸资料的理解能力及技术交底的清晰明了程度。由此可以看出控制此项的要点是施工项目部需要对设计图纸文件和资料进行详细的审阅和核实并与设计进行沟通,将设计语言转换成通俗易懂的文字语言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培训,并在各个工序开工前进行培训考试,检验施工人员的认知理解能力,确保其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操作。

3.2内在因素是施工人员对工作的态度,是否愿意全身心的投入到施工中去,此项的控制要点是施工项目部进行合理有效的施工管理奖惩制度并严格执行,确保努力用心的施工人员得到奖励与尊重,散漫懈怠的施工人员得到处罚与改正。籍此循序渐进的培养出一个以认真细致、努力持续为良好氛围的施工环境,提升施工人员的素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送电线路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主要就是对施工材料,施工工序和施工人员的细化管控,通过对这些控制要点的执行和监督持续改进,就可以去繁就简的有效控制施工质量,使施工质量处于良好的可控状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效的提升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及外在形象,提升市场竞争力。

作者简介:

宋升华,送电线路架设技师从事送电线路施工与质量技术管理工作20年。

研究方向:送电线路施工的现场技术应用与质量管理单位:河南第二火电建设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