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兵厉马见真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秣兵厉马见真功

史桂琴

史桂琴(江苏省泰兴市济川中学江苏泰兴225400)

摘要:讲评试题的过程恰恰是“授之以渔”、传授学生解题方法的过程。如果每次的大小考试,我们都能做到“课前功夫深”,课堂怎么能不“高效能”?课后继续因材施教,持续“磨”下去,中考,怎会不成“真”?

关键词:课前功夫深;课堂高效能;课后“磨”成“真”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9)07-028-01

初三学生时间紧,任务重,升学压力大。特别是下学期初三复习时,几乎是三天一小考,一周一大考。考试费时,评讲耗时,不考未必就能省时。因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方的问题只有通过考试才能发现。组织一次考试并不容易,关键是如何发挥考试效益的最大化?而考试效益的最大化则体现在考后的评讲环节上。也就是只有高效上好试卷评讲课,才能实现每一次考试的真正价值!

那么,如何才能上出高效语文评讲课呢?我认为要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课前功夫深

考试结束后,短时迅速批阅好试卷是一个初三教师的基本素质。批阅过程中,教师可适时在某些试卷某些答案旁批注极其精简的评价,如“好!”“有创见!”“独特!”“偏了!”“审题不清!”“不应该!”等诸如此类的评语。让学生一看就知道老师的用心或自己的错误原因。这是利用心理暗示,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让学生感知老师的负责任的态度和对他特别的关爱!①

《孙子兵法》说得好:“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基础,没有充分准备的课,肯定是低效或无效的。②

所以,下面的一步,是教师在自己的作为教案用的评讲试卷上必须连续完成如下四件事:

1、根据批阅情况,在样卷上完善、补充学生的较好的、有创见的、观点独到的答案,并注明是谁的答案。

2、在相应的题目前统计该种题型的正确率或失分情况。

3、在相应的题目旁边,找出典型错误,归纳错误类型,明确错误原因。

4、确定评讲重点,明确不讲题型,在样卷上标出。标注的内容包含哪一种题目会穿插让哪一个学生先讲思路、方法等。

这样一来,要讲的东西几乎全在试卷上,情况分析全面,讲起来方便,保证了高效评讲课的顺利进行。

上课之前,最后的准备是,做好相关的评讲课件。课件内容,或对答案进行补充,或归类答题方法技巧,或强调知识点,或便于识记。本着谁出试卷谁准备课件的原则,我们学校本学期以来,无论是双休日作业,单元测试,还是专项训练,都能保证老师们评讲课前有相应的评讲课件,它是保证高效课堂不可或缺的条件!

课前功夫可谓足矣,那么,如何操作才能高效?

其次,课堂高效能

高效的课堂必然是摒弃满堂灌,摒弃报答案,摒弃从头讲到尾。它也必然是以学生为主,以鼓励为主,以掌握方法技巧的运用为重。所以,有效划分课堂时间的分配非常重要。我把评讲课分为四个时间段:

第一个时间段,三分钟时间内完成对本次考试的情况分析,表扬促进一些进步快的、答题有创见的学生,指出大家共性的问题,今后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二个时间段,学生四人小组讨论、订正基础题,时间10分钟。这只限于词语、默写、名著、专题、文言文加点字解释,课内翻译等识记类死知识,阅读分析题中在原文找到答案的题目。在这儿,强调一下,学生能自行订正的、自己在文中找到答案的决不能由教师代替他们报出答案,必须由他们自己完成,这样,才便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三个时间段,教师评讲重要题型,25分钟。教师讲清典型错题的原因,讲透答题的方法和技巧的运用。归纳或补充的方法技巧,最好借助于课件。这样,既节省时间,又可以对着大屏幕上的标准说法让学生准确识记。这当中,穿插对答题较好的学生的表扬,不要批评考不好或答不好的具体人。浪费时间,打击自尊,伤害感情的话千万不要在课堂上说。

那么,一般哪些题型是必须要讲清的呢?

按照我们的经验,一般是专题里有条把灵活解答的题目,如,上联对下联,辩论题;诗赏里一般是炼字炼句题;文言文一般是个别字的释义、停顿和最后理解题;而说明文、议论文里可能各有一题理解上有障碍;最后的小说或散文的阅读,一般是评讲的重头戏,特别是句子的含义、句子的赏析和最后一条课内链接题。这些题目,讲什么?讲方法,讲技巧,讲思路,讲答案是怎么来的。注意,在这过程中,穿插着,让几个答题好的同学讲他的思路,答案的来历,给其他同学提供借鉴。

第四个时间段,最后的七分钟,是学生消化、吸收、整理、归纳,或质疑的时间。

这样的评讲课,以学生的需求为主,择其问题而设计,共性的问题,典型的错题都讲透了。关键是个性的问题怎么解决?个性的问题肯定不能放在课堂上,必须放在课后。这是我要讲的第三点,它是高效课堂的补充。

最后,课后“磨”成“真”

课堂省时,课后并不省力。试卷上的个性问题,教师利用课余时间,针对特定对象,个别问题,个别提醒,个别交代。比如,个别同学只查方法归纳,个别“别字大王”必须当面订正错字,个别同学答题“丢三落四”的人需要反复提醒,等等,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课后的“磨工”,需要的是我们的责任心和爱心,考验的是我们的耐心和毅力。它无关乎报酬,只关乎信仰。所以,能够坚持“磨”完初三语文一年的人,哪怕只是从复习课开始“磨”的人,必然会,功到自然成,学生即便是“顽石”,也能修成正果,考上理想高中了。

总之,高效初三语文试卷评讲课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注重反馈和总结。讲评试题的过程恰恰是“授之以渔”、传授学生解题方法的过程。如果每次的大小考试,我们都能做到“课前功夫深”,课堂怎么能不“高效能”?课后继续因材施教,持续“磨”下去,中考,怎会不成“真”?

个人浅见,敬请斧正!仁者见仁,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心理暗示教育的七种途径》(刊于《教书育人》2000(13)作者,汪芳琳).

[2]《关注课前准备,预约精彩课堂》(刊于《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年第03期).

作者简介

史桂琴,女,出生年月:1968年8月,工作单位:江苏省泰兴市济川中学,籍贯:江苏泰兴,学历:中文本科职称:中学高级,职务:语文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大阅读语文提升学生素养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