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陕西民办高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的问题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5-15
/ 2

对陕西民办高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的问题探析

张辉

张辉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对西安思源学院2010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在测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针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提出合理建议,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关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方针,完善陕西民办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高校;标准;问题;对策

收稿日期:2011-05-22

作者简介:张辉,男,1978年1月生,教育学硕士,安思源学院体育部,讲师。(西安/710038)

1研究的目的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测试是教育部、体育局经过五年多的时间进行实践调查研究,并结合2005年全国大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于2007年正式颁布实施的关于大学生体质监控的新规定,新规要求全国大学生每年均要参加一次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并要求各学校将测试结果如期按标准上报,其目的是便于科学、客观地评价学生不同个体差异的体质健康情况,通过综合客观的评价体系对学生体质现状进行评估,以此引导学生日常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培养学生“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大学生体育锻炼理念。陕西省是中国民办教育大省,全省有各类民办普通高校30所(本科20所,专科10所),在校生超过30万人,被誉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硅谷。那么,在全国已经实施了近五年的《标准》,在陕西省的民办普通高校的情况如何?本文针对西安思源学院2010级学生所进行的第一次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情况进行了跟踪调研,对测试过程进行监督,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发现《标准》测试的管理和实施有待优化,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对不足之处提出合理的建议,为进一步完善民办高校《测试》的管理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落实提供相应对策。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西安思源学院2010级学生参加《标准》测试为研究对象,对所参加测试中的学生随机抽取的5个行政班,共计336人(男生183人、女生153人)的测试过程进行监控,并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收集关于《标准》测试的国家相关文件、要求以及实施细则,查阅全国高校关于《标准》的详细资料信息。

2.2.2观察方法:对学生进行测试整个过程进行观察,将测试的有关信息进行记录、整理。

2.2.3访谈法:对参与测试的部分教师进行访谈,询问教师对各项测试方法的掌握以及对测试意义的认识;对参加测试的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学生对于测试的目的、意义的认识。

2.2.4数理统计法:对学生参加测试后的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1测试项目安排的调查

根据国家关于《标准》的测试项目要求:大学生需完成五类测试:身高、体重、肺活量为必测项目,其余为选测项目,耐力类:台阶试验、1000米(男)、800米(女)、选测一项;灵敏类:50米跑、立定跳远、跳绳、篮球运球、足球运球、排球垫球、选测一项;柔韧性:坐位体前屈、握力、掷实心球、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选测一项,共计五项。西安思源学院根据本校教学安排(3周测完)、教师数量、学院测试器材等现有条件,确定的测试项目为: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1000米(男)、800米(女)、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测试的时间为各班每周的体育课教学时间,测试仪器为中体同方体质健康测试仪。

对于项目的选择,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均是比较枯燥的耐力项目,对许多学生造成心理上的恐惧,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偏胖人数逐年增多,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对于部分体重偏大的学生也有困难,使之很难顺利完成,甚至无法完成一些项目的测试,男生在引体向上测试中,及格率较低。

3.1.2测试过程的调查

学生测试工作安排在开学第二周开始,要求所有项目和6000名新生利用每周一次的体育课时间,并在3周内完成整个测试工作,并将学生测试结果按照班级进行手动记录保存,测试完成后再输入电脑以及上报。对测试过程进行调查中发现在测试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

测试组织管理有待加强:(1)、在测试过程中,由于测试人数较多,教师对测试学生证件检查不严格,出现个别学生替测现象。(2)、一些单元测试人数较多,由于测试场地和器材比较集中,测试现场比较拥挤不是很有序。(3)、个别教师测试的不同班级之间测试项目的调换不合理,造成时间浪费和器材紧张的局面。

测试准备工作需要更加充分:(1)、学生对于测试了解不够,个别学生放弃一些项目的测试。(2)、部分学生不能正确使用测试仪器,比如同一学生肺活量测试的成绩相差很大。(3)、个别教师对部分测试仪器的使用还不够熟练(4)、在肺活量测试中,出现吹嘴重复使用的现象。

测试的仪器问题:(1)、部分灵敏性高的仪器容易出现传输慢及卡机等现象,比如肺活量测试仪器时常会出现失灵。(2)、测试仪器少,不能完全满足学生测试工作的需要。(3)、测试仪器的维护不到位,仪器故障得不到快速维修。

3.1.3测试结果的调查:

测试面积较大,成绩全部手动输入电脑,容易出现输错现象。学生以行政班为单位完成测试后,从第四周开始直接转入体育专项课的学习,没有接收到对本人测试的分析评估,没有有针对性的体育锻炼计划指导,对测试结果缺少深入的分析、总结,忽略了对测试结果的反馈。

3.2分析

3.2.1、对测试的管理有待加强

主管部门缺乏对测试的相应考核、管理机制,应加强监督、管理。由于测试的面积较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学校领导缺乏必要的重视程度,致使测试的各环节简化,标准降低,从而影响到测试的精度。主管部门应该要求每个学校对《标准》的实施都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并且上报相关部门,由相关部门根据学校的测试实施细则进行检查或抽查。对未按细则实施的学校做出处理。

3.2.2、学生对《标准》缺乏应有的认知

学生对于测试的目的、任务、意义以及评分方法了解甚少,多数学生只是在第一次体育理论课中用极短的时间学习。应将《标准》印刷成宣传资料发放给每个班,并利用自习时间集中学习,使学生完全了解《标准》测试的重要性,并对各项目测试仪器的功能和正确使用方法进行讲解,这样测试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学生的测试数据也将更真实。

3.2.3忽略了对测试结果的反馈

测试工作完成后,忽略了对测试数据进行综合的分析、评估和反馈,给学生讲述测试结果产生的原因是实施《标准》的重要环节,在实施《标准》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向学生讲解测试结果的意义以及产生结果的原因,指导学生采取合适的锻炼,这有利于学生对《标准》测试项目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学生认识自己的健康水平,从而科学的安排锻炼计划,最终实现《标准》所设定的目标。

3.2.4、教师对测试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学校进行测试工作已有五年了,但许多教师对《标准》的意义还不够清楚,对部分测试仪器的使用还不够熟练,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仪器使用不规范,影响了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教师是《标准》测试的执行者,教师对《标准》的理解、认识直接影响到测试实施的各个环节。

3.2.5、测试仪器的研发需加强

测试过程中,数据的采集需要测试仪器具有很高的准确性,提高仪器的质量是确保测试工作顺利完成的基础。其次,仪器的价格不菲、维护成本高是各学校执行《标准》的一大难点。上级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测试仪器生产的监管,对不合格的生产厂家要坚决取缔,同时,还要考虑到学校的经费状况,尽可能降低测试仪器成本,加强售后服务,确保《标准》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4结论

《标准》测试是国家教育、体育部门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的体质监测,是培养学生重视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但是在测试实施过程中,由于出现上述问题,《标准》测试并未完全达到科学、客观评价学生体质健康情况,致使通过综合客观的评价体系对学生体质现状进行评估,以此引导学生日常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培养学生“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大学生体育锻炼理念的目的受到影响。

5对策

5.1各级主管部门加强管理,学校提高重视程度,制定完善可行的测试方案,安排合理的时间、场地保证测试工作的顺利完成,并且为测试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

5.2教师认真学习《标准》文件,了解《标准》的测试方法、意义及目的,加强个人熟练掌握测试器材的能力。

5.3通过对学生进行宣传、讲解,提高学生对于《标准》的认知程度,充分调动学生参加测试的积极性,提高测试质量。

5.4对测试项目进行科学论证,选择一些既可以检验学生体质,有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测试质量。

5.5完善成绩的采集过程,对测试成绩进行详细的分析、总结,并且将结果及时的反馈给学生。

参考文献:

[1]张继辉.高校体质健康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报,2008,(2).

[2]李真.高校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0,(4).

[3]张韧仁,吴克玲.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的若干问题.[J].宜宾学院学报,2009,(12).

[4]任利敏.国家《学科技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不合格学生情况分析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09.

[5]齐玉刚,黄津虹.高校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与建议.[J].

中国轻工教育,2010,(3).

[6]彭建波.对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现存问题的分析研究.[J].科学时代,2010,(21).

[7]王德炜.大学体育.[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