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做好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科学做好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

牛青

单县卫计局山东单县274300

【摘要】随着事业单位改革进程的实施,事业单位人员承担起更多的服务民生职能,同时,人员流动呈现加快趋势,人才档案管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日益显现。文章认为,事业单位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充分认识做好事业单位人事部门档案管理的意义,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人事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建设一支强有力的人事档案工作队伍,创新档案管理方式,重视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和档案信息开发,从而更好地服务民生,发挥人才作用。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事档案;必要性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事业单位人员承担起更多的服务民生职能,同时,人员流动呈现加快趋势,人才档案管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日益显现。为此,事业单位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充分认识做好事业单位人事部门档案管理的意义,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人事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建设一支强有力的人事档案工作队伍,创新档案管理方式,重视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和档案信息开发,从而更好地服务民生,发挥人才作用。

人事档案管理的意义

一、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着重记载事业单位人员的思想品德、专业能力、工作业绩、科研水平等有关信息。它们作为重要的信息资源,为人事部门及国家选拔、考察和使用干部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人科学地做好人事档案管理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1、提供法律效力凭证事业单位的设立、更改及注销,以及各种社会活动的组织实施主要依靠事业单位文书档案,因此,它们能够全面地体现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登记管理的全面流程;这些原始记录因此成为相关部门查询和处理事业单位违规现象的主要依据,帮助事业单位解决相关的诉讼问题。

2、填补国家档案空白事业单位档案遵循集中统一管理原则,确保其安全性和完整性。因此,是国家档案不可缺少的主要组成部分。强化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工作的客观性,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社会的发展现状。

3、服务群众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事业单位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事业单位的档案材料较为准确地记录着单位的各种活动及相关内容,这些信息资源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开发利用,能够为社会各界带来很高价值的信息查询服务。

二、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制约因素

1、认识有偏差,管理方法滞后在常人看来,人事档案带有一层神秘的色彩,事业单位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选用上偏重其政治思想素质,忽视其技术性和专业性,使档案员变成了保密员和保管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缺少培训,导致人事档案管理难以形成科学化、系统化、标准化;人事档案存贮、检索手段较之于其他档案比较落后,利用率低

2、业务分割,失去监督指导人事档案和其他档案并没有什么多大的区别,但在不少单位人事档案与其他档案分割开来,致使其业务上失去档案部门应有的指导,不能准确、全面地利用。

3、信息的单一和不完整应当看到,长期以来,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存在着诸如政治术语多、全面评价少,充满套话、空话,对个人德、能、勤、绩多方面记载及反映个人个性特征的信息较少;“定性”描述结论多,“定量”考核分析少;“死”材料多,“活”材料少等问题。

三、科学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1、提高思想认识部门领导应高度重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定期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指导、督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大力宣传档案工作,增强全社会档案意识。人事档案是反映一个人的个人学习、工作经历、生活状况和工作成绩的原始记录,是享受各种社会待遇的凭证以及解决劳动纠纷的依据,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人事档案是我国人事管理制度的重要特色,它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证据,与个人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具有法律效用,是记载人生轨迹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凭证价值和参考价值。无论在什么条件下,只要进行人事管理活动,就会形成相关的人事资料,就需要开展收集、整理、归档、保管等人事档案工作。因此要正确认识人事档案的价值,充分发挥人事档案工作的重要作用

2、注重信息化建设各级政府部门要对所属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给予高度重视,在加大资金拨付力度的前提下,注重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高起点,要快步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与馆库建设要统一部署,同步实施,档案数字化加工流程要规范;事业单位要提升对档案信息化的认识,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强电子检索,采用安全、先进的系统软件,确保查询方便;推进档案管理电子化,档案资料采集要做到采集真实、管理规范;要做好电子档案的保存工作,区分密级程度,对档案全面掌控;构建档案信息网络化,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将档案信息社会共享,最大限度的提高档案的使用价值。为此,事业单位要改善档案管理设施,加大档案管理设备投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2、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建立健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和规定。建立库房准入制度,开启档案工作区域封闭式管理模式。采用双人双锁机制,启动档案存储设施专用电脑专人控制,保障存取、查阅档案至少两人以上才能实施。安装无死角监控系统,安排专人定期维护监控系统,实现库房、阅档室、办公室封闭式管理;建立运行管理制度,提高档案业务科学管理水平,规范干部人事档案的查借阅各项规定,制定干部档案材料的收、转细则;建立联络员制度,督促档案材料形成部门主动及时地将新形成材料送交归档;建立学习制度,强化政策业务学习,熟练掌握设备的功能与操作;建立日常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包括干部档案工作人员守则、干部档案管理人员工作职责、干部档案保管保密制度、及干部档案监督等各项规章制度,并全部制作牌匾悬挂于办公场所,提升工作人员档案工作严谨性、严肃性意识,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要求管理干部人事档案,实现干部档案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

3、提高业务技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既是业务性工作,又是服务性工作。要求档案人员要有业务功底,又要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档案人员要适应新形势,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善于提出新办法、新思路,解决新问题,勇于打破传统的条条框框和管理模式,在档案业务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其次,专职档案人员不仅要熟悉档案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步骤,而且还应掌握各门类档案、各种载体档案的管理方法,在务实基础上促进创新,努力使专职档案人员成为一名掌握科学的、先进的工作方法,一专多能的档案工作人才。为此,事业单位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进入门槛,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者必须要具备相当扎实的专业管理技术,对当前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信息化档案管理知识培训,培训合格的档案管理人员才能上岗,网络时代的到来,工作模式变为了人与计算机的结合,培训可以帮助现有档案管理人员掌握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知识,帮助他们更快的适应信息化档案管理的发展,从而将传统的档案管理知识与先进的科技信息相结合,建设高素质的人事档案管理队伍。

结语、

事业单位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充分认识做好事业单位人事部门档案管理的意义,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人事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建设一支强有力的人事档案工作队伍,创新档案管理方式,重视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和档案信息开发,从而更好地服务民生,发挥人才作用。

参考文献:

[1]孙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的若干研究论述[J].信息化建设,2016(7)

[2]吴爱茹;试论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和对策[A];鲁冀晋琼粤川辽七省金属(冶金)学会第十九届矿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管理及综合卷)[C];2012年

[3]苏红.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理论观察,2014(5):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