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思维闸门,培养质疑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打开思维闸门,培养质疑能力

任翠娥

四川省盐亭县嫘祖小学

摘要:思是学的灵魂,质疑也最能调动学生读书、思考、答问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质疑也最能发现学生不懂或不太懂的字、词、句、段,以便教师给予有的放矢的辅导,从而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关键词创设情境;适当引导;思;质疑;

阅读是脑力活动、高级的心智活动,读书当然要用眼、用耳、用嘴,但最重要的是要用心,即思考,不思考且不说不易理解课文,而且必然学不会读书。

我国古人把熟读精思作为一条重要的阅读规律,可见他们很重视阅读过程的思考,《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其中的每种能力都离不开思考能力。

阅读课上学生思什么?我想要思文题,思文章,思文脉,思文字,文章是有感情内涵的,思了必受感染,指导学生的同时,要努力去让学生质疑,善于去疑。

思是学的灵魂,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质疑也最能调动学生读书、思考、答问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质疑也最能发现学生不懂或不太懂的字、词、句、段,以便教师给予有的放矢的辅导,从而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必须其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到这里才是长进”。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打开学生思的闸门,让疑直泄出来?

一、创设环境,学生敢问

当孩子们开始学说话以后,最多的就是对问题,天空、泥土、飞鸟,家里的一切用品都会成为他们追问的对象。目前课堂上学生提问的现象并不多见,其原因在于老师教,不能为学生提问题创造条件,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主动提问,都成为阻碍学生问题意识发展的不利因素。

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首先应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引导学生敢于大胆想,大胆说,大胆问,对于大胆提问的学生,不论问题质量如何,都给予鼓励,对于提错问题的学生,我也不批评,启发他们用另一种方法思想,树立自信心,对于提出的问题富有思考性,可根据因势利导,采取个人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的形式加以解决;对于提出的问题超过学生现阶段所学知识范围或者我一时难回答的要给学生讲明原因,这样学生就没有精神束缚和心理负担,上课自然会积极举手,踊跃发言。

二、创设情境,学生好问

虽然人有好问的天性,但主动积极的问题意识是靠后天培养的。传统教学中,老师忽视引趣激思情境,几乎没有给学生问“问题”的机会,课堂上只教“学答”,而不教“学问”,考试时,“答”代替了“问”。

要使学生好问,我总是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发现因素,创设一种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如我在教学《科利亚的木匣》一文时,我有意识的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把科利亚挖木匣那高兴的对小伙伴说话的图展示出来,让同学们想想:科利亚此时会对小伙伴们说些什么?小组讨论:科利亚挖了几次木匣?第一次为什么没有挖出?第二次为什么又能挖出?再让学生动手画画科利亚埋、挖木匣所走的脚步,从所走的脚步中你能明白什么?创设问题情境,打开学生的思路,激起学生的认识冲突,使学生产生发现问题的浓厚兴趣,主动提出问题。

三、适当引导,学生乐问

好问是多思的前提。提倡好问,并非鼓励学生不假思索地乱问,不要为提问而提问,从敢问到乐问是一个飞跃的过程,需要经过反复训练,适时引导。

小学生质疑能力普遍低下,要提高他们的质疑能力,还必须为其做出一定的示范,而老师的示范是为了让学生看到老师在阅读中怎样质疑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主要向学生示范一些思维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在阅读过程中一步一步地想。首先想课题,课题是课文的眼睛,读课题时,推想一下文章会写什么?想表达什么思想?然后一边读一边想词句的含义;想内容的连贯,想课文深含的意思,看看与自己推想的是否相符。如我在教学《我爱你,中国》一课时,引导学生质疑:这篇课文是写我爱祖国,爱祖国的什么?怎样爱?怎样表达我爱祖国之情?然后往下读,边读边想,当读到“我爱你春天蓬勃的秧苗”时,想想“蓬勃秧苗”的意思和在课文中的含义,联系上下文回答自己的问题,就清楚这是作者在表达自己爱祖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当读完最后一小节,作者对祖国的自豪之感,热爱之情也就跃然纸上,我们也就与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同时也为自己推测与课文内容相符而欣慰。

第二、读完课文,前后联系起来想。想什么呢?围绕课文怎样表现中心?从这三方面去质疑: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作者写了什么?作者怎样写?即怎样安排记叙顺序,记叙的重点,选择记叙方法等等。如我在教学《珍珠鸟》一课时,引导学生质疑:作者为什么要写珍珠鸟?作者是怎样写的?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理解了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告诉读者怕人的珍珠鸟在“我”的精心爱护下渐渐和“我”熟悉亲近的变化过程。表达了作者爱鸟,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人和鸟只要以诚相处,也有真情。为了表现这一写作目的,作者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着重写了珍珠鸟和“我”熟悉及珍珠鸟的雏儿和“我”亲近起来的变化过程。学生通过学习,深深感悟到: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四、给予时间,学生能问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仍存在一个“牵”字,老师精心设计出一个又一个环节,牵着学生的鼻子按老师的思路一步一步往前走。老师问个不休,学生忙于应付,根本没有质疑的机会。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我首先给学生很大的自由度,安排充分的时间,让他们细细地读书,静静地思考,去发现问题;安排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去提出问题。要改革教学方法,把质疑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1)在预习中提出“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有什么问题”等要求。引导学生认真预习课文,从中发现问题。如我教《一件珍贵的衬衫》一课时,学生一个个举起小手,迫不及待地提出数十个问题:“百感交集”是什么意思?那位工人为什么会百感交集?“珍贵”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那件白色的确良很珍贵?周总理为什么在日里万机的情况下还挂念着这位普通的工人?……学生思维多么活跃﹗(2)在讲课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对我的讲解,对同学的发言,对作者的写法等提出疑问,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从而引导学生的求异思维。(3)在讲读分析课文后,要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再质疑,问问他们还有什么问题。

总之,把学生引入问题的天地,就打开了学生的思维闸门,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在质疑中有所发现,有所领悟,这对于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