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阅读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创造性阅读之我见

孙仁坤

孙仁坤湖北省十堰市房县白窝初中442100

摘要:阅读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在阅读教学中,一是要帮助学生解决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提高阅读的积极性;二是要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让学生和文本作者进行情感和心灵对话。这样,语文教学才算真正回归本位。

关键词:阅读解决创造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块重要的阵地。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解决阅读问题,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师所普遍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妨采取这样的一条思路:让学生在解决阅读“问题”中读出“问题”。这里,前一个“问题”是指阅读中产生的疑问,而后一个“问题”则是阅读中产生的独到见解。这样,学生通过长时间的阅读积累,一定会增强语感,提高阅读的能力,从而大大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引导学生解决阅读中发现的问题——解决“问题”

有人说: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是这个意思。确实如此,学生阅读的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新信息的过程,更是一个锻炼思维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对阅读的文本产生种种疑问。如果这些疑问得到解决,学生就会顺利地往下读,进而产生新的疑问、新的见解,很多思想的火花就会因此而产生出来了。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学生的思维受阻,往下读的兴趣就缺失了。长此以往,他的阅读兴趣就没有了,更谈不上阅读能力和语文能力的提升了。所以,当学生阅读问题产生之后,我们教师就要及时地帮助学生去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那么,怎样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呢?

一是反复吟诵,结合上下文来解决疑问。对于疑难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反复地诵读文本,在理清层次结构关系、理顺人物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理解。如我在上鲁迅《故乡》的时候,有这样几个地方学生很难理解。一处是开头回故乡时对环境的描写中有这样一句:“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这里的“活气”学生不理解,描写的对象是“荒村”,村子应该是有人群居住的,为什么作者却说没有“活气”呢?于是我就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写景的段落,让学生先理解“横着”、“萧索”、“荒”三个词的含义。“横着”是不整齐、不规则地放着的意思,有一种“被遗弃”的动感;“萧索”是形容词,突出了悲凉的气氛;“荒”字描绘出村落的凋蔽和沉寂。这里都是写“我”看到家乡的感觉,这样的荒村,自然没有活泼的生活气息,有的只是死气沉沉。所以这里的“活气”不是指“有生命的气息”,而是指“活泼生动的气息”的意思。学生理解了这句话,自然就理解了“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的原因。第二处是中年闰土见到“我”时:“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闰土见到儿时的朋友“欢喜”是自然的,为什么又现出“凄凉”的神情呢?对于这个问题,我让学生反复读上文中描写中年闰土肖像和少年闰土肖像的句子,通过肖像对比让学生明白现在的闰土生活不如意,所以见到儿时的朋友不是不想掩饰“凄凉的神情”,而是长期的生活不如意让他掩饰不了的一种“自然”流露。透过闰土的这种神情,让我们倍感社会的残酷,读来自然有一丝酸楚在心头。又比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学生对“静”、“悲凉”都能理解,可对“清”却不知什么意思。于是我就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文中描写秋天的语句,最后终于弄清了:“清”是指秋的纯净、清澈的意思。在教学中只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文本,学生的疑难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有其深刻的内涵的。

二是研究写作背景,了解作者情况,解决疑难问题。阅读中有些问题学生通过读和结合上下文都不能解决,这个时候,教师就要适时地介绍写作背景及作者情况,这样有助于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比如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对文中的“闲人”学生很难理解。这时教师就不妨介绍一下作者写作的背景: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诽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被杀。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这样,“闲人”的意思也就迎刃而解了。又比如屠格涅夫的《蔚蓝的王国》一文,学生能理解作者对光明、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之情,但为什么会向往,学生却以为和郭沫若写《天上的街市》一样,都是对现实的不满。其实不是,作者当时不再是风华正茂的小伙子,他已经步入晚年,身患绝症,但仍然坚持写作,在他的作品中用充满激情的呼告,把久积心头的对大海的爱喷发出来,表达了岁月已逝的人生感叹。这样通过介绍,学生解决了问题,对作品也就容易理解了。

二、鼓励学生创造性地阅读——读出“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阅读要对文本有独特的见解,这是阅读教学的核心。文学评论家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地阅读。

创造性地阅读是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的心灵与情感交流的独特感受,这种感受是其他人都没有领悟到的。所以在阅读中,我们教师要特别尊重学生的这种独特感受,而且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有独特的感受。当然,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也要有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试想,一位循规蹈矩、按作者意图去实读文章的教师,会引导学生去创造性阅读吗?那怎样引导学生创造性阅读呢?

一是力透纸背,看到隐含在文字背后的内容。初中的学生,阅读视野与生活阅历都有限,所以他们在阅读时,往往只看到文字表面的东西。歌德说:“经验丰富的读书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所以我们教师就要慢慢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表面的文字,看到深层的内容。比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学生能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亲弟弟于勒的态度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系,很多学生不能理解。所以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去分析隐藏在字里行间的信息:“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人们按照当时的惯例,把他送上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他到美洲去。”“我总认为这个青年之所以不再迟疑而下决心求婚,是因为有一天晚上我们给他看了于勒叔叔的信。”通过这些语句,我们可以看到,人与人之间只剩下金钱关系是这个虚荣的社会造成的,所以透过表面的人物要能看到社会的本质。我想正是因为这种力透纸背的阅读,一部《红楼梦》千人解读,却始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到今天也没有一个定论。

二是和谐对话,张扬学生的阅读个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阅读环境,积极营造谈话式的阅读氛围,这样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而对阅读的结果,要允许有不同的见解,而且要鼓励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这样才能使学生爱上阅读,而学生也会通过这种阅读方式提高阅读能力。比如同样读《背影》,有同学读出的是父亲的厚道、质朴,有同学读出的是父亲的周密、柔情,还有同学读出的是作者身上的女人性,更有学生说朱自清写的不像父亲的背影,更像母亲的背影,还有学生批评朱自清父亲对儿子的溺爱,不一而足。但不管是怎样的阅读结论,都是学生思维的结晶,教师都要鼓励。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它是学生阅读经验的具体实践,所以我们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有专家言道:21世纪的教育是关爱学生生命发展、弘扬学生灵性的教育。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应当为学生创设放飞灵性的机会,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算真正回归了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