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脐动脉的彩超诊断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单脐动脉的彩超诊断价值

越凤翔

越凤翔(内蒙古广厦医院超声诊断科017000)

【摘要】目的彩超检查在单脐动脉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经腹或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孕妇孕周检查。结果超声发现7例单脐动脉,追踪发现某些胎儿畸形,或者超声检出某些胎儿畸形,再仔细扫查发现伴发单脐动脉。

【关键词】单脐动脉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胎儿畸形

单脐动脉是最常见的脐带异常,是脐带血管数目的异常,是一根脐动脉的缺如,常伴有或不伴有胎儿的一些器官的畸形。随着彩色多普勒技术的不断提高与广泛的临床应用,多能及时的发现,并可以跟踪复查胎儿及其伴发畸形,从而决定胎儿的去留,对提高人口素质,减低家庭及社会负担,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们搜集了从2008年4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检出的单脐动脉孕妇共7例,年龄25岁-43岁,4例为初产妇,3例为经产妇,其中2例单脐动脉孕妇胎儿无伴发畸形,顺利生产,其余均伴发畸形,经引产或分娩后证实(如图1所示)。

图1单脐动脉

1.2方法:使用ACUSONSequoia51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5MHZ,行常规多切面、规范化、多次追踪扫查,必要时也可经阴道扫查。

2.结果

2.1超声检出情况:7例孕妇中,有4例是检出胎儿某些器官畸形,然后追踪检出单脐动脉,3例是首先发现单脐动脉,然后再追踪扫查,有一例伴发畸形,2例无任何异常,至足月分娩,后随访,均健康成长。

2.2单脐动脉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孕三个月以前很难发现单脐动脉,三个月以后二维显示胎儿腹部脐带入口处两根血管,打彩显示在紧贴充盈的膀胱壁处一侧与髂内动脉相延续的脐动脉血流信号,从胎儿腹部一直延伸到胎盘连接处,显示红蓝两股血流,纵切有的呈平行状,有的则呈稀疏螺旋密状,横切未见正常的一大两小的三个环状即“品”子结构,而成内径大致相当的两个圆环即“吕”子结构,测量两根血管内径大致相当,一般脐带血流检测指数无明显异常。

2.3伴发畸形:7例单脐动脉孕妇中,4例是超声发现胎儿某些器官的严重畸形,再仔细扫查发现伴发单脐动脉,另外3例是超声发现胎儿是单脐动脉,再追踪检查,2例胎儿无任何异常至足月分娩,1例伴发畸形;这5例畸形儿中,最轻的一例是唇裂畸形,生产后修补,其余均为致死性畸形,如一例怀孕6个月孕妇,反复扫查膀胱不显示,再仔细扫查双肾缺如,羊水少,继续扫查,发现脐动脉为单脐动脉;还有两例孕妇孕13周,胎儿NT测值12mm-14mm之间,追踪扫查,伴发脑积水,唇腭裂,羊水过多;还有一例伴发腹裂、内脏外翻等畸形,均经引产和产后证实。

3.讨论

脐带的形成:孕12周左右,胚外体腔消失,羊膜将尿囊、尿囊血管、卵黄囊及其周围的胚外中胚层、血管包裹形成脐带,左侧尿囊静脉变成脐静脉,右侧尿囊静脉退化,两条尿囊动脉变为脐动脉,含水量丰富的华通胶包裹在脐血管周围,正常脐带有三条血管及包绕着血管的华通胶组成,连接胎儿及胎盘,胎儿通过脐带的血液循环与母体进行营养与代谢产物的交换。单脐动脉是最常见的脐带异常,是脐血管数目的异常,是指脐动脉只有一条,据统计可见于1%的妊娠,可以是单发的,即不合并胎儿畸形,也可以合并胎儿一些部位或单器官、多器官的畸形。其病理机制可能是血栓形成导致最初的一根脐动脉萎缩所致,并非脐血管的原始发育不全。单脐动脉胎儿合并胎儿本身器官的畸形的风险发生率增加30-60%,有的学者认为单脐动脉多数与18-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有关,属于染色体的异常,但是据多数专家研究至目前,尚未发现某种特定畸形与单脐动脉存在明确相关性,单脐动脉合并的畸形广泛,有心血管方面的、泌尿系统方面的、神经管类缺陷、消化系统方面及呼吸道畸形等等,具有单脐动脉的胎儿,即使无相关畸形存在,其IUGR(胎儿宫内生长迟缓)的危险性也可能增加,而且单脐动脉胎儿的早产率、死亡率也高于正常。所以超声发现单脐动脉,可提醒我们超声医师应仔细扫查,反复观察胎儿各系统的解剖结构,排除畸形,避免漏诊,如有畸形存在,建议到有条件的大医院做染色体鉴定,如不合并其他畸形者不影响预后,像我们所发现的两例单脐动脉的孕妇可以继续妊娠。

参考文献

[1]李胜利.胎儿畸形产前诊断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87、544页.

[2]曹海根,王金锐.实用腹部超声诊断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