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在心肌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3

综合护理在心肌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关智孟

哈尔滨市阿城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30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94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评分、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生活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临床可推广。

关键词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综合护理干预;应用效果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 the nursing of children with myocarditis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children with acute viral myocarditis.Methods: 94 children with acute viral myocarditis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47 cases in each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routine nursing methods.The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nursing score and length of sta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scores of psychological function, physical function, life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children with acute viral myocarditis can significantly shorten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and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which can be promoted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words: acute viral myocarditis;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Application effect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为临床中比较常见的感染性心肌病,初期,患儿临床症状不典型,易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1]。发病初期,患儿主要伴有恶心呕吐、全身酸痛、腹泻及咽痛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儿开始出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心前区隐痛及水肿等症状,少数患儿出现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等症状,对患儿生命健康产生威胁。本组研究对47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显著,详细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94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其中男51例,女43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15岁,平均年龄(9.0±3.3)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3.5年,平均病程(5.6±1.3)年;疾病诱因:46例上呼吸道感染,42例腹泻,6例无明显诱因。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

2方法 

患儿入院后,首先嘱咐其绝对卧床休息,进行面罩吸氧、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等,并应用促心肌代谢、抗病毒、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以及小剂量多巴胺等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严格遵照医嘱给予患儿药物治疗;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2.1心理护理

①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尚处于事物认知阶段,对治疗环境较陌生,且自身伴有疼痛,会使患儿出现焦躁、抑郁、恐慌等情绪,出现躁动、哭闹等现象,进一步影响疗效;②患儿家长对病毒性心肌炎疾病不了解,过于担心患儿病情,进而易出现负面情绪。针对此情况,护理人员可开导、安抚患儿,应用讲故事、笑话等方式逗患儿开心,并告知患儿家长疾病相关知识,安慰、鼓励患儿家长,消除负面情绪。

2.2休息护理 

无论急性期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症状轻重,均要卧床休息3~4周,且急性期后也要至少休息2个月。如患儿伴有严重心肌炎,则要嘱咐患儿休息6个月~1年,直到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为止。待患儿心电图好转后,可适当增加活动量;如患儿伴有心悸症状,则可指导患儿进行慢跑、散步等有氧运动,坚持循序渐进的运动原则,根据病情适当增加运动量;另外,嘱咐患儿长期坚持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降低血脂、增强体质、减少感染,并提高心血管机能。

2.3饮食护理 

指导患儿清淡饮食,少食多餐,以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禁咖啡、辛辣、煎炸、香料以及熏烤等食物;多食用低热量、新鲜水果、蔬菜以及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能够有效减轻心脏负荷;如患儿心功能代偿不全,则要限制高蛋白、高脂肪食物,避免增加心肌耗氧量,提高代谢率。

2.4出院指导 

指导患儿加强休息,定期到医院复查;对患儿及家长讲解按时、坚持服药的重要性,避免减少药物剂量或者放弃服药的情况,防止疾病复发。另外,告知患儿家长要引导患儿加强体育锻炼,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并按时接种疫苗2]

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护理评分、住院时间、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生活功能、生活质量评分。

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评分与住院时间 观察组护理评分为(9.8±0.5)分,住院时间为(13.1±2.3)天;对照组护理评分为(7.5±0.3)分,住院时间为(24.8±5.9)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生活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

心理功能

躯体功能

生活功能

生活质量

观察组

47

89.6

81.5

91.5

90.6

对照组

47

74.2

63.6

80.2

75.1

P

<0.05

<0.05

<0.05

<0.05

3小结

病毒性心肌炎是最常见的感染性心肌疾病,乙肝、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均为病毒性心肌炎的致病因素,此疾病有发展迅速、病情变化快等特点,若不及时治疗,可引发心肌急性损伤、心律失常等严重疾病。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提高,已发现多种病毒均可引发心肌炎,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全球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因此,给予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对病情的痊愈有着重大的意义。病毒性心肌炎在临床上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与心肌局限性、

弥散性炎症等有关,优质、高效、全面的护理,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治疗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综合护理干预对每位患儿制定有针对性的饮食计划、运动计划,不仅对患儿病情的恢复有所帮助,在患儿日后的生活学习中,也有着长久的影响,使患儿的健康系统能长期保持在稳定的水平上。因此,给予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综合护理干预,使患儿在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能得到有效提高,且护理满意度也相对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病毒性心肌炎为临床儿科的一种常见疾病,大多数患儿均不同程度伴有消化道感染或呼吸道感染,临床表现较复杂3]。临床治疗主要针对病毒感染、心肌炎症进行治疗。治疗后,大多数患儿可痊愈,部分会恶化。对患儿应用常规疗法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儿早日康复。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护理模式的不断转变,护理朝多方位全面发展,主要采取以药物治疗为主,以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为辅助的护理模式。综上所述,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十分有利于患儿在护理过程中的正常恢复,有利于对心肌炎的治疗模式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谢王芳,体外膜肺氧合应用于急性暴发性心肌炎患儿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15,50(4):427-430.

[2]梁兰英.优质护理服务在提高支气管炎合并心肌炎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2):97.

[3]崔传英,自我管理教育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3):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