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如何运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1

高血压患者如何运动

陈明辉

乐至县精神卫生保健院 四川 乐至641500

高血压是指人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且持续升高,用收缩压或舒张压表示,即收缩压≥140mmHg, 舒张压≥90 mmHg,高血压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是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病因,患病人群多为中老年人,主要的治疗手段为药物控制。若病情没有得到良好的控制,血压持续增高多年不降,将可能引起诸如冠心病、脑出血或脑血栓等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心脏病或慢性肾功能衰竭等一些并发症,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高血压患者要时刻注意控制血压。高血压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头晕、头痛、胸闷、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减退等,头晕、胸闷等症状在稍事休息之后可得到缓解,高血压患者在感到身体不适时要注意休息和调整心态,严重时做到及时就医。高血压患者在血压控制过程中要做到控制饮食、适度运动和按时按量服用降压药物,定期进行血液和心肾功能等相关检查,防止发生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

5dcfabd59bbcc_html_4818b75a4cfd4859.gif

现代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高血压疾病患病率越来越高,《中国心血管病报告》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在2016年我国就有30%左右的高血压患者,并且患病率还在不断上升,患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高血压疾病的治愈率极低,控制病情主要依靠患者自身直觉控制饮食,加强锻炼,饮食方面要做到低盐饮食和高纤维、低油脂饮食,在确保机体营养的同时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高血压患者人群的运动方式尤其需要注意,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选择运动的方式要做到量力而行,以自我感觉良好为主,时刻注意控制及稳定血压。不宜选择过于激烈或刺激的运动,避免运动过度而引起血压骤升,甚至导致血管爆裂的危险情况发生。那么,高血压患者该如何进行运动呢?运动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呢?

高血压患者运动方式选择

高血压患者要认识到运动的主要目的是控制血压,防止血压上升,预防和缓解高血压症状,并不能达到根治高血压疾病的目的,因此患者自身要明白运动目的,切记不可急功近利的选择激烈的运动方式,结合高血压疾病特点应选择运动强度为中小强度的运动方式为宜,如以下运动:

散步

散步适用于所有人群,没有固定的场地限制,散步过程中充分接触大自然,可使人感到身心轻松,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散步时间应选在早晨日出后、傍晚或睡前,散步时间为15分钟到1小时最佳,运动速度因人而异,自身感到舒服为宜。坚持长期散步可增强身体代谢及血液循环,有效缓解高血压很多症状。

5dcfabd59bbcc_html_c30f3e206f64fa2c.gif

慢跑

慢跑的运动量相对较大,主要适用于较年轻的高血压患者人群,地点尽量选择人和车较少的地方,运动量尽量控制在半小时以内,结合自身身体状况决定慢跑速度,慢跑过程中注意心跳快慢,感觉心跳加速时及时停止运动进行休息。长期坚持慢跑可达到增强心肌、强化心脏功能和降低心脏病患病风险的效果,有效降低及稳定血压,改善身体机能。

骑自行车

骑自行车可有效锻炼心肺功能和身体关节及肌肉,长期坚持骑车运动还可达到减肥瘦身的效果,而肥胖正式高血压最主要和最直接的患病因素,因此骑车运动是非常适合高血压患者的一项运动。需要注意的是,骑行时间应控制在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对于肢体协调能力差或是四肢关节有问题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宜进行骑车运动。

太极拳

太极拳使用于各个年龄层的人群,动作缓慢柔和,要求放松全身肌肉,集中精力用意念引导肢体动作,进行过程中有效的放松血管,消除紧张精神,对于降低血压有很大帮助。

运动可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病情,但同时需要注意控制运动强度,不可过度运动,导致适得其反,运动过程中注意结合自身身体情况进行运动调整,选择合适自己的运动方式,合理控制运动量,坚持运动,以达到运动养生目的。

作者简介:陈明辉(1976年06月29日),男,籍贯:四川省遂宁市,工作单位:乐至县精神卫生保健院,学历:本科,职称:内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呼吸内科及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