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到“先学后教,预习导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09
/ 2
[摘要]我们学习凤城六中开展“分组联动、和谐高效”的六步教学已经一年多了,“先学后教,预习导学”在大多数学科教学中应用。通过课前预习、课上互助展示和教师指导,学生们的自主学习热情得到很大提升,学习效果也开始显现。我们也将在今后的实践中会不断探索新的更适应教育规律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最终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
[关键词]教学 课堂 预习
近年来先进的课改理念已逐渐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接受,很多学校也在探索符合自己实际的高效教学模式。一些课改走在前面的学校纷纷成为大家学习和效仿的先进典型。无论杜郎口中学还是昌乐二中都提倡“先学后教、预习导学”。
“先学后教”是对传统课堂“先教后学”的一个历史性改革与突破。它使课堂教学重心前移,使学生的问题、疑难、矛盾得以提前暴露、展现。教师课堂教学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更加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对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能力无疑是有效的。然而,任何新方法在实施过程中总会遇到新问题,不能浅尝辄止遇难而退或穿新鞋走老路形式主义,只有不断地实践、思考、总结才能逐步完善。我根据两年来通过参观学习及学校实施“先学后教、预习导学”的情况,针对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欢迎大家一起讨论,尽快把学校教学创新举措与教学实际更完美地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新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
观念决定行为,旧的观念与教学方式很难改变,必然对新教学方式设施产生制约。马克·吐温说过:“当你手中唯一的工具是一把铁锤的时候,世界上所有的东西在你看来都变成了铁钉。”学生是有思想有思维能力的活生生的人,不是铁钉,再也不能以过去单一灌输的方式作为工具,让学生被动、痛苦地学习。应该提高学生元认知能力,快乐自主地学习。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动手——提问,解决问题。最好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提问,解决问题,不要只传授知识——要鼓励行动。”要把学生看成是教育的重要资源,要激发调动这一资源。当我们把一个任务交给学生,就是对他的最大信任,这本身就会带来开拓感和成就感,他们会在一种充分自由状态下,通过他自己的思维的感觉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安排,把资源发挥利用得最合理。“先学后教,预习导学”恰好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如果教学中遇到什么问题的话,不是说这种方式本身有什么不好,而在于我们如何去改进去适应,不能因噎费食,要反思自身有那些地方没有做好。我觉得要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急于求成的观念。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在:“先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及其他因素的不同,需要我们去指导,去帮助,学生有个转换适应的过程,必须究因识果,体察求索,不可失之急躁。二是对学生潜能的认识观念,要相信学生具有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正如布鲁姆所说的:提供足够的时间与适当的帮助,百分之九十五的学生能够学习一门学科达到高水平的掌握。三是人性的观念。教师要对学生技能有积极的、向善的、信赖的态度,相信学生具有自我负责的精神及独立学习、自我负责的愿望。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一、先学
学生的“先学”不是那种漫无目的的学,也不是没有教师指导下的学,决不能肤浅、片面,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定方法,需要足够的自学时间。通过课前独立学习、尝试练习,解决好自身现有发展区的问题,促进学生自我教育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
一是要有计划地“先学”,每节课都要提出预习的内容,适当超前预习,每个班级的每个学科,有一个统一的预习进度,统一的预习练习,便于统一组织教学。二是有指导地“先学”,根据要求不同可分为常规性“先学”,即重点放在阅读和双基的学习上,对所学内容有个初步了解,这是我们过去常做的。突破性“先学”:针对教材的目标、重难点,让学生自己去推导、演算,突破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提高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现在强调的“先学”,就是要求学生基本达到这样的预习水平。拓展性“先学”:在自主学习教材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参阅与教材内容相关联的课外读物、材料以更好地解决、学习教材,提升自主学习的效果。对一些自学能力强的优秀学生应该这样做,这也是要通过我们的指导争取人人都有这样的能力,是我们的目的所在。因为学生水平有差异,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要加强指导,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三是“作业前移”,作业是检验学生自学效果的最好的方法,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学生在预习之后,必须做出书面的预习作业,老师才能根据学生的“先学”来确定如何“后教”。四是“先学”中两个不容忽视的问题:(1)时间保证,没有充足的时间,“先学”必然变味,不会有效果,要努力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让学生有时间“先学”。(2)是“预习导学”中学生做预习作业的真实性,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如果预习作业缺乏真实性,学生“先学”中存在的问题被掩盖,在后教中没有得到体现,就会造成学生学习中的盲点和知识缺漏,必然影响学习效果,不容忽视。

总之,落实“先学”,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的问题形成、提出,产生困惑、碰撞,逼近发展区,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通过小组合作和老师点拨,让课堂变成解决问题,消除困惑的场所,学生也更有兴趣。
二、后教
有的人认为学生已经“先学”,原来充满悬念的课堂引入没有了,只能开门见山平铺直叙。原来课本上的例题更难讲解了,会的学生不愿听,不会的学生由于一知半解听课中也有可能走神。课堂教学更困难了,更难组织了。其实不然,既然学生已经“先学”了,我们就可以在更高的平台上开展教学,学生的收获不是更大吗?“先学”是基础,“后教”是关键,教得好可以点石成金,把学生不成熟的点状思维串联成线,上升到新的高度;教不好可能就是炒冷饭,学生听了索然无味。要解决好几个问题:一是以学定教。决不能再象过去那样按教材内容,按部就班地讲下去,而应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思维的障碍,重新确定教学内容。要更有针对性,新颖性,更能吸引学生。二是以教促学。这里包含两个层面,首先教的过程也是对学生学的情况的检查、检验,更清楚地了解学生自学情况,特别是个体的差异。其次,课堂的教是学生课外所学内容的延伸,让学生更系统地学习,达到学习的更高层次。三是改变教学方式,当学生走进课堂时已不是对课堂内容无所知,完全陌生的人,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建构基础,要打破压抑、严整、呆板的旧课堂常规,创设认知情境,引发学生学习欲望,让出机会,让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人人参与课堂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实现生本互动。从课前预习回到课堂中再认识、再发现,走向深入。
三、辅导
在“先学后教”后,还要否再对学生进行个别化辅导呢?实际上不仅是需要,而且是更为重要。对于基础好,自学能力强的同学在这种学习方式下,学得更轻松,进展更大。对于基础差或自学能力不强的同学,如不加以个别化辅导将会是一场灾难。洋思中学“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就是让每个学生每天都能学好,达到“人人清”。实现“人人清”关键在个别辅导,个别辅导尤其重要。要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对个别有差异的学生辅导学习内容达到“日日清”,每天所学内容确保掌握,全部过关。二是对自学能力差的学生方法指导,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自主学习的兴趣;三是帮助学生端正自学的态度,增强毅力,有敢于向困难挑战的勇气,不断战胜自我,增强信心。辅导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教师的辅导。要善于发现有问题的学生和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辅导,让每个学生每天都能跟上趟;二是来自同伴的辅导。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提倡合作化学习,学习小组相互激励相互支持共同前进。发挥优秀学生的作用,采用“学长制”“兵教兵”的战略,更大范围更快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学习凤城六中开展“分组联动、和谐高效”的六步教学已经一年多了,“先学后教,预习导学”在大多数学科教学中应用。通过课前预习、课上互助展示和教师指导,学生们的自主学习热情得到很大提升,学习效果也开始显现。我们也将在今后的实践中会不断探索新的更适应教育规律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最终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
(作者单位:辽宁省沈阳市沈北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