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三黄液加鲜芦荟汁外涂防治放射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2018年 10月 -2019年 12月到本院防治放射皮炎的患者共 60例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分配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出现放射质皮炎的概率、放射质皮炎发病的程度以及瘙痒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出现阳性的概率为 27/30( 90.00%)显著高于 12/30( 40.00%),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皮炎发病的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实验组患者瘙痒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三黄液加鲜芦荟汁外涂,能够有效的防治放射皮炎疾病,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症与瘙痒的症状,可以被较为广泛的运用在临床治疗中。

  • 标签: 三黄液 鲜芦荟汁 防治 放射性皮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放射诊断鉴别血管良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 。 方法:将本院中 201 8 年 4 月至 20 1 9 年 2 月间 收治的 60 例 血管良恶性肿瘤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实验。对所有患者均进行病理诊断和放射诊断,病理诊断结果为 46 例良性肿瘤, 14 例为恶性肿瘤,根据最终良性和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和探讨,了解放射诊断的具体价值。 结果: 本次研究成果显示, 60 例患者中,通过放射诊断出现 3 例误诊( 5.00% ),良性肿瘤(血管瘤)被误诊为恶性肿瘤(肝癌),准确为 95.00% ,敏感性为 100 % 。 结论:将放射诊断应用于血管良恶性肿瘤的鉴别中效果良好,可以准确诊断肿瘤具体情况,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治疗依据, 应大力推广和实践 。

  • 标签: 放射诊断 肝血管良恶性肿瘤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导航系统辅助三维(3D)打印模板联合引导下125I粒子治疗恶性肿瘤的术前、术后计划差异,验证光学导航辅助下的粒子植入计划完成质量。方法回顾纳入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导航系统辅助3D打印模板引导下粒子植入治疗的肿瘤患者共20例(男10例,女10例,中位年龄60.5岁),植入部位为头颈部8例、胸壁1例、盆腔9例、椎旁和(或)腹膜后2例,中位处方剂量150 Gy。对比术前、术后计划中的粒子数、针数、相关剂量学参数等。剂量学参数包括靶区90%大体肿瘤靶区(GTV)所接受的处方剂量(D90)、GTV分别接受100%、150%、200%处方剂量的体积百分比(V100、V150、V200)、GTV接受的最小边缘剂量(MPD)、适形指数(CI)、靶区外体积指数(EI)、均匀指数(HI)以及2 cm3范围脊髓接受剂量(D2 cm3)。采用配对t检验及Wilcoxon符号秩检验分析数据。结果术后使用针数与术前计划一致[均为12 (9,19)根];术后实际粒子数较术前计划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1(35,68)和49(35,63)颗;z=1.859,P>0.05]。术后计划的MPD较术前计划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0.52±14.89)和(67.22±20.56) Gy;t=-3.769,P=0.001];其余剂量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0.533,-0.423,z值:-0.849~1.416,均P>0.05)。术后剂量质量评价为优者17例(17/20),为良者2例(2/20),为中者1例(1/20)。结论联合模式引导对植入计划的完成质量良好,术后实际靶区剂量可达到术前预计划的要求。

  • 标签: 近距离放射疗法 碘放射性同位素 打印,三维 放射疗法 影像引导 辐射剂量
  • 简介:摘要失代偿肝硬化患者出现肾功能异常相当常见。其类型包括肾前和肾后肾功能不全、结构肾脏疾病、间质肾炎以及与血流动力学变化相关而无明显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功能肾衰竭即肾综合征,其中最多见的是急性肾损伤肾综合征。近年,对肝硬化合并肾脏损伤有了新的认识,尤其在急性肾损伤肾综合征的定义、分型、发病机制、诊断标准、管理流程等方面更新较多,现就此重点阐述。

  • 标签: 失代偿性肝硬化 急性肾损伤 肝肾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放疗患者应用强化营养护理干预在预防放射皮炎中的效果分析。方法:将我院近期( 2019年 6月 -2020年 06月时期)收治 60例放疗患者均实施正常的护理,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 30例)与实验组( 30例)按照方案的区别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不增加任何护理干预,实验组附加应用强化营养护理干预。对照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出现的放射皮炎损伤程度,放射损伤阳性率,护理后皮肤疼痛 VAS评分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急性放射损伤程度较对照组低,实验组患者放射损伤阳性率 26.67%低于对照组( 70.00%)( P<0.05)。实验组患者皮肤疼痛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 P〈 0. 05)。结论:在对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放疗治疗的过程中,实施以强化营养护理干预,可明显的减少患者发生放射皮炎的发生率,并减轻皮炎发生时皮损的严重程度,减轻患者皮肤疼痛感,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

  • 标签: 放疗患者 强化营养护理干预 放射性皮炎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131I治疗后体内放射残留活度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接受131I治疗的132例DTC患者[男34例,女98例,年龄(42.8±12.8)岁]的临床资料,患者分为首次治疗(FT)组(88例)和复次(131I治疗次数≥2次)治疗(RT)组(44例)。FT组中,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简称清甲)30例、辅助治疗33例、清甲兼顾清除手术不能切除的DTC转移灶(简称清灶)25例;RT组中,清甲18例、清灶26例。131I治疗剂量:清甲3.70 GBq,辅助治疗3.70~5.55 GBq,清灶5.55~7.40 GBq。采用全身动态辐射监测系统测定患者131I治疗后24、48和72 h的体内放射残留活度,比较组间差异。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及二元logistic回归探讨放射残留活度的影响因素。结果FT组131I治疗后24 h体内放射残留活度明显低于RT组[(880.60±396.64)和(1 022.31±503.94) MBq;t=-2.765,P=0.035]。FT组中,辅助+清甲兼顾清灶亚组131I治疗后24、48 h的体内放射残留活度高于清甲亚组[24 h:(987.16±447.33)和(766.27±277.87) MBq, 48 h: (233.47±146.52)和(183.52±90.65) MBq;t值:-2.711和-2.021,均P<0.05]。RT组中,清灶亚组131I治疗后24、48和72 h的体内放射残留活度分别为(1 246.90±531.69)、(244.57±131.35)和(90.65±67.37) MBq,均高于清甲亚组[(715.50±300.07)、(149.85±68.82)和(58.46±31.45) MBq;t值:-3.822~-2.682,均P<0.05]。17.4%(23/132)的患者(FT组10例,RT组13例)131I治疗后48 h体内放射残留活度>400 MBq,治疗后72 h所有患者体内放射残留活度<400 MBq。T分期、N分期、刺激甲状腺球蛋白(sTg)及131I治疗剂量影响体内放射残留活度(t值:-2.562~4.211, χ2值:3.988~8.332,均P<0.05),其中T分期及131I治疗剂量是影响放射残留活度的独立因素(Walds值:4.253~14.035,均P<0.05)。结论DTC患者131I治疗后24 h体内放射残留活度较高,应注意指导隔离防护,131I治疗后72 h可达国家规定出院标准。对于T分期高、131I治疗剂量大(>5.55 GBq)的患者,131I治疗后48 h残留活度可能不达标,隔离时间应延长至72 h。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放射疗法 碘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性核素显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 抗结核药物导致患者发生药物性损伤的相关原因并 寻求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损伤的最佳方案。方法: 对我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12月 的107 例 在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致损伤 结核病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07例 损伤患者 全部恢复正常。结论: 抗结核药物会 引起严重损伤,但只要积极预防,对于药物性损伤高危患者及时采取相关预防治疗措施,改善临床症状,可以 最大限度减少药物性损伤

  • 标签: 抗结核药物 肝损伤 中西药护肝
  • 简介:摘要1例34岁女性患者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高热,给予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肌内注射。用药后8 h出现深黄色尿,随之出现乏力、纳差和皮肤黄染。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ALT)764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211 U/L,碱性磷酸酶(ALP)280 U/L,γ-谷氨酰转酶(γ-GT)861 U/L,总胆红素(TBil)72.0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61.3 μmol/L,间接胆红素(IBil)10.7 μmol/L。诊断:药物性损伤,可能与复方氨林巴比妥有关。立即给予保药物治疗。16 d后,患者黄疸消退,实验室检查示ALT 58 U/L,AST 34 U/L,ALP 237 U/L,γ-GT 345 U/L,TBil 26.0 μmol/L,DBil 13.1 μmol/L。

  • 标签: 氨基比林 安替比林 巴比妥 化学和药物性肝损伤
  • 简介:【摘 要】目的:对肝癌和转移癌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疗效进行观察,对不良反应现象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某院转移癌患者 28例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均经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根据患者的肿瘤位置,肝功能状况、治疗目的,制定放射治疗计划、调整剂量分布;采用单靶点或多靶点进行融合治疗,采用剂量的曲线包绕 95%肿瘤靶体积,肿瘤周边采用 32~42Gy的照射剂量;分割出使用 320~450cGy,分次治疗,治疗 8~12次, 1次 /d,一周连续进行 5次。结果:经治疗后,患者病变位置呈现完全缓释的有 15例,部分缓释的有 6例,稳定 4例,具有治疗进展的有 3例。治疗总有效率达到 75%,对肿瘤局部的总控制有效率为 80%。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方法进行患者的肝癌及转移癌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同时不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现象,利益缓解患者的病情,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 标签: 肝癌 肝转移癌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生化检验对诊断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损伤、心肌损伤的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 2017年 4月 -2019年 4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支原体肺炎合并损伤、心肌损伤的患儿 38例作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 38例健康儿童作为参照组,对所以参与研究的人员均采取生化检验,并分析生化检验的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血沉水平、 C反应蛋白水平、 α羟丁酸脱氢酶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指标以及总胆红素水平的检验结果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 在诊断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损伤、心肌损伤中采取生化检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生化检验 诊断结果 小儿支原体肺炎 肝损伤 心肌损伤
  • 简介:摘要:放射科作为医院的综合科室,其职能集检查、确诊、治疗为一体,对于患者病情诊断及确定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其检查结果所提供资料与数据,对于医生而言,是辅助其确诊患者病情的重要信息。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和对放射治疗精准度要求的不断提高,放疗工作者们对放疗计划的评判标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标签: 放射科工作 放射技术 重要性
  • 简介:摘要放射125I粒子植入治疗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各种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中。近年来核医学开展的放射125I粒子植入治疗量逐年增加,成为核素治疗的重要项目。为了推进及规范核医学放射125I粒子植入治疗工作、加强质量控制、开展大数据研究及多学科合作以及规范临床治疗,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治疗学组组织了治疗学组放射粒子介入治疗工作委员会部分专家,借鉴目前国内外指南及最新研究,参考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临床现状,起草制定本共识。本共识包括一般要求、质量管理控制、防护要求3个部分。放射125I粒子植入治疗作为放射介入治疗,具有核素介入临床技术及放射核素管理二重特点,本共识通过在技术质量控制和放射核素管理2个方面进行规范,从根本上逐步解决粒子植入治疗领域的问题,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放射125I粒子植入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 标签: 近距离放射疗法 碘放射性同位素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石症和胆囊炎的急性暂时损伤原因及循证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80例胆石症和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n=40)患者接受传统护理,观察组(n=40)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和不良干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前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胆石症和胆囊炎的急性暂时损伤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可显著改善其功能指标水平,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概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胆石症 胆囊炎 肝损伤
  • 简介:摘要Ghrelin是近年发现的一种胃肠激素,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对机体的功能发挥广泛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Ghrelin与肝脏急慢性损伤密切相关,其可以通过改善炎症反应、降低氧化应激、减少细胞凋亡等发挥保护肝脏的作用。现对Ghrelin在急慢性损伤中的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损伤,肝,急性 损伤,肝,慢性 保护作用 Ghrelin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何首乌三种单体成分二苯乙烯苷,大黄素,儿茶素等对组织及细胞损伤的情况。方法利用48只老鼠随机分为二苯乙烯苷组、大黄素组、儿茶素组、对照组,每组12只,二苯乙烯苷组、大黄素组、儿茶素组按照剂量1 g/kg,对照组给予相应量生理盐水,对大鼠连续灌胃28 d。给药过程中,观察大鼠一般状态。末次给药结束后,检测血清肝功能相关生化指标、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组织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利用人正常肝细胞系LO2细胞,如动物实验一般分为四组。二苯乙烯苷组、大黄素组、儿茶素组分别采用7个不同浓度培养24 h及48 h,对照组加入生理盐水培养同样时间。利用CCK8观察细胞增殖情况,利用PCR检测凋亡相关因子mRNA表达情况。结果喂养28 d后,与对照组比较,二苯乙烯苷组、大黄素组、儿茶素组三组大鼠体重、摄食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大黄素组、儿茶素组大鼠组织可见病理性损伤现象,肝脏生化指标异常(P<0.05),且凋亡蛋白表达显著增高[Bcl-2:0.450±0.040比0.340±0.030、0.410±0.070,P<0.05;Caspase-3:0.030±0.000比0.760±0.030、0.270±0.060,P<0.01;Bax:0.020±0.001比0.440±0.030、0.150±0.040,P<0.01。];二苯乙烯苷组大鼠组织表现正常。正常肝细胞经过处理后,与对照组比较,大黄素组、儿茶素组显示二种单体成分呈浓度依赖、时间依赖抑制LO2正常肝细胞增殖(P<0.05),且肝细胞凋亡因子mRNA表达显著升高[Bax:0.89±0.12比1.74±0.05、1.29±0.01,P<0.01;Caspase-3:0.97±0.07比1.21±0.07、1.25±0.01,P<0.01;Bcl-2:1.39±0.18比0.06±0.06、0.56±0.11,P<0.01。];二苯乙烯苷组细胞与对照组相比,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0.05),肝细胞凋亡因子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何首乌的二苯乙烯苷成分未见明显损伤,大黄素、儿茶素在体内外实验中均显示出组织及肝细胞损伤

  • 标签: 何首乌 二苯乙烯类 大黄素 儿茶素 肝炎,慢性,药物性
  • 简介:摘要1例32岁男性患者因过敏鼻炎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8.8 mg、1次/d。用药第6天腹部出现零星红色皮疹,未在意;用药第7天皮疹增多,伴瘙痒,尿液呈深棕色,双手、巩膜出现黄染。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ALT)323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186 U/L,γ-谷氨酰转移酶(γ-GT)309 U/L,总胆红素(TBil)63.9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33.6 μmol/L,诊断:药物性损伤,过敏性皮炎。考虑为枸地氯雷他定所致,停用该药,给予保治疗及糠酸莫米松乳膏外涂。停用枸地氯雷他定第2天,患者尿液颜色变浅;第4天皮疹颜色变浅,尿液颜色恢复正常,无新发皮疹;第9天皮疹基本消退,肝功能检查示ALT 84 U/L,AST 29 U/L,γ-GT 187 U/L,TBil 19.5 μmol/L,DBil 8.0 μmol/L。2周后复查:ALT 54 U/L,其他检查结果均在参考值范围内。

  • 标签: 氯雷他定 化学和药物性肝损伤 药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在急性损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12只无特定病原体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各6只,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磷酸盐缓冲液(PBS)和刀豆蛋白A(ConA)(按10 mg/kg注射)。6 h收取标本进行组织HE染色、转氨酶测定以确定模型诱导成功。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筛选白细胞介素(IL)-6、IL-17、IL-1β及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L-6和IFNγ表达情况。后分别设立急性损伤对照组和IL-6中和抗体组各3只,等体积PBS或IL-6中和抗体(100 μg /只)提前30 min尾静脉注射,再尾静脉注射ConA(10 mg/kg),6 h取眼血和组织,对组织进行HE染色和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测定。对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均数的t检验。结果模型组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显著高于对照组[ALT:(2 618.99±188.08)U/L与(43.34±5.02)U/L,t = -13.69,P = 0.001;AST:(942.48±150.44)U/L与(57.80±4.84)U/L,t = -5.878,P = 0.01]。组织HE染色显示肝细胞索结构紊乱,肝细胞胞质淡染,大片坏死灶逐渐形成,伴淋巴细胞浸润,小鼠急性损伤模型成功建立。模型组IL-6、IFNγ mRNA和蛋白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表达明显上调。模型组IL-6 mRNA表达量是对照组的73.7倍(t = -6.218,P < 0.001),血清IL-6表达量也高于对照组[(18 537.02±92.57)pg/ml与(9.51±1.01)pg/ml,t = -199.782,P < 0.001]。IFNγ mRNA是对照组的108.4倍(t = -4.413,P = 0.003),模型组血清IFNγ浓度也高于对照组[(12 068.30±288.43)pg/ml与(25.97±3.52)pg/ml,t = -41.748,P < 0.001]。其中IL-6水平增加最明显,提示其可能参与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尾静脉注射IL-6中和抗体,IL-6中和抗体组小鼠ALT水平较急性损伤对照组明显下调[(167.41±47.80)U/L与(1 520.34±190.21)U/L,t = 6.899,P = 0.015]。组织HE染色显示阻断血清IL-6后,肝细胞坏死明显减轻,坏死灶数量减少。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IL-6中和抗体组活化的caspase3表达减少,肝细胞凋亡减少。结论中和IL-6可明显减轻ConA引起的急性损伤

  • 标签: 白细胞介素-6 急性肝损伤 刀豆蛋白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思密达和康复新混合液保留灌肠联合高压氧(HBO)预防宫颈癌放疗后放射直肠炎(RP)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收治的宫颈癌放疗后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予以思密达和康复新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采用思密达和康复新混合液保留灌肠联合HBO治疗。记录2组患者急性RP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及急慢性RP分级发生情况。观察结直肠镜检查结果并采用维也纳直肠镜评分。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2组患者治疗后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使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IL-6)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采用荧光法检测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放疗后急性RP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RP的平均发生时间明显延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2级、3~4级RP发生率及急慢性RP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维也纳直肠镜评分0~2分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3~5分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gG、IgM、Ig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TNF-α、IL-6、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密达和康复新混合液保留灌肠联合HBO治疗可延缓和减少宫颈癌放疗后放射直肠炎的发生,并能缓解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降低炎因子水平实现的。

  • 标签: 思密达 康复新 保留灌肠 高压氧 预防 宫颈癌 放疗 放射性直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风险分析与管理降低放射皮炎带教中实习护士错误率的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6年7月接收的护理实习生共35名,对过往护理实习生在放射皮炎护理中的错误情况进行分析与整理后制定针对的风险管理措施应用于新接收的实习生中,并分析实施前后护理实习生的错误发生情况、护理综合能力情况与放射皮炎护理效果。结果经风险分析与管理干预后,实习护士的知识掌握错误次数、技术操作错误次数与患者投诉次数〔(13.7±2.5)次、(15.4±2.1)次、(16.4±2.7)次〕均低于干预前〔(19.5±3.4)次、(21.7±3.6)次、(25.6±1.9)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实习生的放射皮炎理论知识考核项目得分、护理实践技能考核项目得分与患者认可度考核项目得分均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风险分析与管理方法能够降低护理实习生在放射皮炎患者护理中的错误发生率,且可提高其综合护理能力。

  • 标签: 风险分析与管理 放射性皮炎 实习带教 错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