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5 个结果
  • 简介:对简帛兵书中的军事用语,进行历时演变研究很重要,其中包括从断代统计、历时统计两个角度分析其音节数量历时演变的情况。从断代统计角度看,在三个时期中,简帛兵书军事用语皆以双音节为主,尤其是后两个时期,其所占比例皆超过52%。从历时统计角度看,在七种类型中,第1-3种类型皆以双音节为主,而在第4-7种类型中,皆以单音为主。

  • 标签: 简帛兵书 军事用语 音节数量 历时演变
  • 简介:《通俗常言疏证》是明清俗语辞书中一部承前启后的重要著作,分四十卷,辑录词条总计5978条。该书辑录音节重现结构众多,本文主要对其中四言以内330个音节重现词目(包括重复词目)的语法特点进行研究,其中AA式21个,ABB式24个,BBA式1个,ABA式1个,AABB式67个,ABAB式18个,ABBC式1个,ABAC式109个,AABC式22个,AAAB式1个,ABCB式37个,ABCC式26个,ABCA式2个,同时就其语法功能进行分析。

  • 标签: 《通俗常言疏证》 音节重现 语法类型 语法功能
  • 简介: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即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及学生的自制力,在学生心理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又是其关键之关键。

  • 标签: 素质教育 学生心理素质 学校教育 学习心理障碍
  • 简介:本文针对近年来汉语中出现的动宾式动词带宾语的用法逐渐增多的语法现象,提出了研究这一现象的5项基本原则,全面研究了《现代汉语词典》中的3018个动宾式动词,并对其中在中国内地已普遍可以带宾语的298个动宾式动词分5大类17小类进行了语义的和语用的分析研究,指出,这一用法目前在汉语社会中正逐渐用开来,并可能会依照语言的类推规律,逐渐会为汉语社会所普遍认可。

  • 标签: 动宾式 动词 宾语
  • 简介: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随着汉语的演进,汉语词向双音节发展。由单变双,是汉语词汇一个大的发展趋势。推动汉语词汇由单向双发展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汉语的古今语音趋于简化,语音简化产生了大量的同音词,超过一定限度以后必然造成语言使用的不便而要求改变;其二,人的思维日益严密化和复杂化,要求作为思维工具的语言提高准确性和丰富性,单音词由于具有多义性、概括性、

  • 标签: 双音节 汉语词汇 单音节词 语音 现代汉语 合成词
  • 简介:中古时期双音节"×来"式时间语词有三种类型。"未然性副词成分+来"体现"时间在动"的强势时间认知方式,"来"的位移义具体实在。"起点性表时成分×+来"源自"自×以来"格式,体现"观察者在动"的时间认知方式,"来"获得时段标志意义。"显性时间义成分+来"出现于"来"发展为词缀之后。只有×是泛指性过去义时间成分时,"起点性表时成分×+来"才能固化成词,"来"才具备词缀化的条件。

  • 标签: 中古汉语 时间语词 ×来 词缀 词汇化
  • 简介:语素音节文字从记录单位的角度给汉字定性,不反映汉字的本质.从汉字的表达功能和基础字符出发界定汉字的性质,认为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并指出现阶段应该多注重汉字的优化和教学以及在计算机领域的应用研究.

  • 标签: 汉字的性质 语素音节文字 基础字符 表意文字
  • 简介:针对三音节聚合词语的词汇化现状,本文收集到87个例词,总结出它们在结构、语义方面的一些典型特征。文章认为,结构上的“可拆性”容易导致其词形凝固困难;语义上的“累积/并合性”容易导致其语义凝固困难;韵律上的“等重性”也容易导致其朝着自由短语方向发展。这些原因都直接造成了大多数三音节聚合体的词汇化困难。文章最后认为,并列本身又是一种模因,可以源源不断地造出大量新的三音节聚合体。但绝大多数三音节聚合体始终难以突破词汇化瓶颈,真正完成词汇化的很少。

  • 标签: 三音节聚合词语 结构特征 语义特征 词汇化
  • 简介:《辞源》(修订本)共收音节1261个,其中50个音节为《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所未收。《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共收音节1336个,其中125个音节为《辞源》所未收。文章分析了《辞源》未收的125个音节,对《辞源》(修订本)音节的收录提出了修改建议。

  • 标签: 《辞源》 《现代汉语词典》 音节
  • 简介:音节目和播音风格是各个电台发展运营的特色展示,民国早期各地广播电台的设立和发展各具特色,不同类型的广播电台在节目设置方面不尽相同,民国早期的播音在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了独特的播音风格,为后来的广播电台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 标签: 民国早期 播音风格 播音节目
  • 简介:<正>国标舞作为一种西方"泊来"的舞蹈艺术,因赛场要求不同,而具有竞技比赛套路、艺术表演队列舞、艺术表演创编舞等多种不同的赛场表现方式,但她主要还是通过舞者调动音乐的节奏、旋律、节拍、速度、力度等手段来塑造形象,抒发内在思想情感,在美妙的音乐中给人带来精神上的享受和愉悦。国标舞是肢体语言,有形无声,它是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运动特征和舞者激情。有人说"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虽然这句话对音乐的作用说的有点过重,但是舞蹈是离不开音乐的。国标舞动作是借助音乐

  • 标签: 国际标准舞 艺术表演 身体动作 内在思想 竞技比赛 艺术想象力
  • 简介:哈萨克斯坦东干语音系在音类上保留了其祖源地陕西关中话的典型特征,但在音值上正发生去汉语化变异,主要表现:(1)辅音强化;(2)高元音擦化;(3)音节辅音化。(1)-(3)是推链关系,即(3)导致(1)和(2)。这是俄语的强势浸染所致。

  • 标签: 东干语 音节辅音化 俄语浸染
  • 简介:北京话中原“不表义入声音节”构成的词语研究沈慧云一晋语①的入声有一个区别于其他汉语方言入声的重要特征,这就是同一个入声音节可以分为表义的和不表义的两个部分。例如太原话“日”[z2]这个音节,在“日子”“日食”“日历”“日久天长”“日杂店”等词语...

  • 标签: 北京话 表义 词汇意义 《汉语大词典》 单音形容词 词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外来词音节语素化是汉语音节语素化现象的一种表现形式,界定了“语素化”这一概念并认为并非所有外来词音节都可以语素化,只有外来词音译的部分才有可能出现语素化的现象。同时对音节语素的生成机制、完成语素化的标志以及成为语素后的语义演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 标签: 英源外来词 音节语素化 生成机制 语义演变
  • 简介:本文基于维度范畴框架和语料库,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汉语中的非标记性空间维度形容词的双音节词化现象,阐释词化能力与人类认知等级之间的关系。汉语非标记空间维度形容词双音节词化等级次序如下:高>深>长>宽>远>粗>厚>大。研究发现,出现这一等级次序的原因是人类空间认知层级的近似原则,这在心理空间中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

  • 标签: 汉语空间维度形容词 双音节词化 认知等级原则 非标记性
  • 简介:介词一直以来都是语言研究关注的重点之一,最早产生的单音介词基本上都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近年来,学界关于单音介词历时来源的研究文献比较多,却很少涉及双音节介词的产生过程。现代汉语双音节介词"依照"的产生是语法化和词汇化规律共同发挥作用的过程,受语义动因、句法动因、双音化和韵律动因的制约。

  • 标签: 介词 “依照” 语法化 词汇化
  • 简介:【摘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线下演出行业纷纷歇业,打击巨大,线下电音节无限制延期,人们对电音的消费意愿越来越强。4月10日到13日,抖音直播开启了“云音乐节”模式尝新,推出全民直播计划音乐垂直板块的子项目“Douland电音节”,带乐迷在家体验了一把“云端电音狂欢”。

  • 标签: 抖音直播 Douland音乐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