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7 个结果
  • 简介:地震作为一大自然灾害,其可预报性低、突发性强的特点,使其时刻威胁着人类生命及财产安全.重大地震往往具有极大的破坏力,而我国又是一个地震发生频率较高的国家,地域上地震发生范围比较广泛,因此,对物质结构的抗震性研究就十分必要.本文着重针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础抗震进行分析.

  • 标签: 钢筋混凝土结构 抗震 理念分析
  • 简介:本文以虎嘉鱼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电镜技术对鳞片表面结构做了观察。鳞片为圆鳞,未见辐射沟,顶区无异常结构。鳞纹呈同心圆排列,基区较稀疏。鳞纹线上有许多不规则齿状突起。未见鳞纹的“切割”现象。并对用鳞片鉴定虎嘉鱼年龄和分类指标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 标签: 扫描电镜 虎嘉鱼 鳞片表面结构
  • 简介:文章介绍了一种农用自卸车举升机构关键部件结构的设计,机构主要由翻转车厢、举升油缸、举升三角架、拉杆及支承铰座等构件组成。利用该车发动机动力驱动液器--液压泵--分配器--举升油缸,将车厢举升到一角度卸货,并依靠车厢自重使其复位的农用汽车。后方倾卸用双缸直推式液压举升机构。实践运用表明其结构简单,设计更合理,受到客户好评。

  • 标签: 机构结构 液压泵 分配器
  • 简介:睾丸是动物雄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之一,精子产生的场所。其实质的正常组织结构主要包括曲细精管、睾丸间质组织。目前关于常见动物睾丸的正常组织结构研究报道较少,刘文军等(1986)研究报道了北京黑猪的曲细精管结构;温泉法等(1987)研究了大鼠的睾丸组织结构;2001年徐邦生等报道了小鼠睾丸的发育规

  • 标签: 睾丸组织学 组织结构 曲细精管直径 荣昌猪 结构研究 精原细胞
  • 简介:由于广西一些养殖场频繁发生以母猪流产、死胎、木乃伊、仔猪呼吸道症状等为特征的流行性传染病,怀疑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所致.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黄伟坚等从病猪中采集材料,经RT—PCR检测为硝、性后,接种于Marc-145细胞,经过六代盲传,发现典型的细胞病理变化(CPE),经鉴定为PRRSV,命名为GXA株,其毒价为105.33TCID50/mL.参考VR-2332和CH-la株基因序列,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分别对GXA株的E、M、N基因同时进行了RT—PCR扩增、克隆和测序.应用DNAstar生物学软件拼接得到GX丸株的E,M和N3个基因片段共长为1473bp.同源性分析表明。GXA株与VR-233、MLV和RJ-4的同源性为99.7%-100%,而与欧洲型代袭株LV的同源性只有66.4%.表明GXA与VR-233、MLV和RJ-4株亲缘关系比较密切;与欧洲代表株LV亲缘关系较最远。属于美洲型毒株,有可能来源于疫苗株.

  • 标签: 序列分析 结构基因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克隆 细胞病理变化 同源性分析
  • 简介:树种结构单一是长期困扰水土流失区生态环境优化的一个主要因素.由于水土流失区植被覆盖率低,且跑水跑肥,使得阔叶树难以自然恢复,以马尾松为主的针叶林对水土流失区保水保肥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水土流失区营造阔叶树是解决树种单一的唯一办法.自2000年以来,长汀县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创新治理模式,从恢复生物多样性入手,以培育地力、改善局部环境为着力点,在马尾松纯林混交阔叶树,力争重建一个结构合理、功能协调的植物群落,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达到良性循环的效果.

  • 标签: 水土流失 树种结构 马尾松 阔叶树 长汀县 生态环境
  • 简介:本文将山海关林场的油松-槲树林划分为5种类型,并对各种类型的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年龄结构、胸径结构、树高结构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槲树幼树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油松幼树只存在于郁闭度不超过0.7的油松林分中,其分布格局偏离聚集分布。油松和槲树混交时,次要树种林木常呈聚集分布,优势树种林木呈随机分布。以年龄结构表示的林木发生过程显示,油松先发生,槲树后发生,但有时两树种的年龄结构是隔离的,有时是略有重叠的。油松的树高和胸径结构呈山形分布,槲树往往呈倒J形,这表示了两树种在演替中的地位。

  • 标签: 油松 槲树 种群结构 空间分布格局 年龄 胸径
  • 简介:根据笔者的设计实践,简析了温度收缩裂缝的成因和基本特点,提出了防止和减轻超长砼结构温度收缩裂缝的设计措施。其中重点介绍了超长砼结构温度后浇带的设置。

  • 标签: 超长砼结构 温度 收缩 裂缝 后浇带设计 措施
  • 简介:选择4种不同立地条件的绿竹林分:人工抚育的山地竹林(A)、人工抚育的农用地竹林(B)、人工抚育的河岸地竹林(C)、未经抚育的河岸地竹林(D),研究了立地条件对绿竹蔸系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立地条件对竹蔸蔸幅有显著影响;立地条件对竹蔸数量的影响大小顺序表现为D〉A〉B〉C,其中立地条件B最有利于产笋;人工经营措施有利于竹蔸长度的增加,从而有利于增加笋产量。研究结果可为绿竹林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 标签: 绿竹 蔸系结构 笋芽 笋产量 福建福安市
  • 简介:2003年5、7、9、11月对黑龙江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浮游动物共计4门64种,以原生动物、轮虫为主,分别占35.94%和42.19%;前节晶囊轮虫、锥形似铃壳虫、螺形龟甲轮虫、尖削叶轮虫、萼花臂尾轮虫、多足变形虫、单缩虫等为优势种.浮游动物数量为6859.8ind./L,以原生动物为主;数量为5875ind./L,占85.64%;生物量为0.916mg/L,轮虫最高,为0.591mg/L.浮游动物季节变化比较明显,数量春季最高为11897ind./L;生物量以秋季最高1.56mg/L;水平分布勤得利江段最高,平均为8430ind./L和1.234mg/L.黑龙江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变化是秋季>夏季>冬季>春季.均匀度指数变化是秋季>夏季>冬季>春季.

  • 标签: 黑龙江 浮游动物 种类结构 密度 生物量 季节变化
  • 简介:以小麦白粉病菌Blumergraminis、黄瓜霜霉病菌Pseudoperonisporacubensis、杨树溃疡病菌Dothiorellagregaria、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f.sp.vasinfectum、白菜黑斑病菌Alternadaoleracea和稻瘟病菌Pyriculariagrisea6种病原菌为指示菌种,对孜然种子中的杀菌活性成分进行了跟踪分离及活性测定。采用柱层析分离技术,从孜然种子乙醇浸膏石油醚萃取液中分离得到两个具有杀菌活性的化合物,其结构经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及碳谱等分析确定其分别为枯茗酸(对异丙基苯甲酸,p-isopropylbenzoicacid)和枯茗醛(对异丙基苯甲醛,p-isopropylbenzaldehyde)。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两化合物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和辣椒疫霉Phytophthoracapsici的毒力,其中枯茗醛对两种病原菌的EC50值分别为2.093和15.40mg/L,枯茗酸的EC50值分别为7.298和19.66mg/L。

  • 标签: 孜然 杀菌活性 枯茗酸 枯茗醛 植物源杀菌剂
  • 简介:对经盐处理后,天蚕丝在结构与性能上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与桑蚕丝和柞蚕丝相比,虽然天蚕丝的结晶度最小,强度也较小,但其伸长度最大,弹性也较好;天蚕丝的吸湿性能优于柞蚕丝,但比桑蚕丝差;天蚕丝经钙盐处理后,有失重现象,可以生成明显的微孔穴和原纤化特征,纤维结构变得松弛,结晶度下降,断裂强度、断裂伸长、初始模量和断裂功等,均呈下降趋势。

  • 标签: 天蚕丝 钙盐处理 结构 性能
  • 简介:首届现代竹结构国际研讨会于2007年10月28日“30日在湖南长沙湖南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湖南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日本大分大学和国际竹藤组织合作主办,由湖南大学承办。会议期间,来自日本、印度、美国、尼泊尔、挪威、巴西等10余个国家的20多位国外专家学者与国内50多位学者和政府官员举行了多场专题报告会并进行了现场参观.就竹材生产、竹材加工、现代竹结构技术及相关竹产业政策等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

  • 标签: 湖南大学 国际研讨会 竹结构 美国南加州大学 国际竹藤组织 专家学者
  • 简介:发展第三产业,可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协调、有效、健康地发展.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推进,第三产业之间的竞争加剧,产业内部结构的合理化程度,将直接影响第三产业的综合素质.本文在综合分析江苏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及其变动的基础上,运用综合优势指数法对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进行比较,进而确定具有发展优势的重点行业,以提升江苏第三产业竞争力.

  • 标签: 第三产业 综合优势 重点行业
  • 简介:为了解植被与坡面径流侵蚀动力的关系,通过野外模拟冲刷试验,研究不同处理条件下草类植被坡面径流的水动力学特性和侵蚀产沙规律。结果表明:植被完整程度的差异,对坡面径流的流速有显著影响。试验小区上坡面径流流速的大小顺序依次为:裸地小区(0.27m/s)〉铲草小区(0.24m/s)〉剪草小区(0.16m/s)〉原状坡面小区(0.1m/s)〉除草剂小区(0.08m/s),径流雷诺数也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植被越完整,径流运动所遇到的阻力也就越大;相应的坡面径流深也表现出增加的趋势。径流含沙量的分析结果表明,各小区的径流含沙量都随试验进行而逐渐降低,植被结构越完整,径流舍沙率降低的趋势也就越明显,相应地径流输沙率也从最大裸地小区的400g/min降低到3g/min。

  • 标签: 径流流速 雷诺数 径流阻力 径流深 径流含沙量 植被覆盖
  • 简介:为干热河谷地区的生态林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从反映群落稳定性的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以及生长量和生物量等常用指标分析,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人工赤桉(Eucalyptuscamaldulensis)林密度普遍偏高,结构比较简单,群落稳定性较差.3种密度的赤桉林群落,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林下植被层的群落分异性越大,林分中主要分布优势种(乔木为赤桉,林下植物为扭黄茅),其他种群的数量极少,林下植被层的结构比较简单,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物种的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物种均匀度和生态优势度等4个指标不断减小,群落物种多样性在不断降低,结构合理性越差;群落生长量和生物量的变化,基本随赤桉林的密度增加而减小,密度最小的林分F1的生物量是其他2种高密度林分生物量的2倍以上.各林分林木生长缓慢,即使密度最小的林分F1的年平均胸径和树高生长量,分别只有0.72cm和0.78m.为了增加干热河谷地区人工乔木林群落的稳定性,使其逐步实现正向演替,发挥其应有的生态防护功能,应该考虑降低乔木层群落密度.

  • 标签: 赤桉 林分密度 群落稳定性 金沙江干热河谷 群落结构 林下植被
  • 简介:蝗灾是一种世界性的农业生物灾害,全世界约有三分之一的大陆,包括近一百个国家或地区不同程度地受到蝗灾的威胁。其中尤以非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蝗灾发生最为频繁,危害也最重,而澳洲、欧洲和拉美国家的蝗灾发生较轻。蝗灾的发生是因蝗虫的危害而得名。目前全世界已知的蝗虫种类在一万种以上,其中中国有九百余种。

  • 标签: 越北腹露蝗 超微结构 中肠细胞 农业生物灾害 蝗虫种类 世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