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采用样带法对泉州湾桐花树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桐花树种群趋于随机分布;桐花树种群的丛生指数I,扩散指数Iб,聚块性指数m·/m等指标值对1.0的离差没有显著偏离,负二项式参数K值为负值.从幼苗群、小树群到大树群,桐花树植物种群分布格局的动态规律为随机型→随机型→集群型或随机型;秋茄种群分布格局的动态规律为集群型→随机型→随机型.

  • 标签: 桐花树 湿地 泉州湾 负值 指数 秋茄
  • 简介:摘要:本研究基于POI数据,对沈阳市休闲度假场所进行分类,运用ArcGIS10.7软件对进行最邻近距离分析和核密度分析,对沈阳市休闲度假场所整体和分类空间分布特征和空间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沈阳市的休闲度假场所明显集聚于中心城区与棋盘山风景区一带,整体呈现“一中心多组团放射式”的空间结构;各类别休闲度假场所之间差别较大,各类休闲服务业态发育程度不同,观光农业类与其他三类的空间结构特征有着明显差异。

  • 标签: POI数据 休闲旅游业 空间分布格局 GIS
  • 简介:通过4800m^2标准地调查,应用扩散系数、聚集度指标等研究甜槠林9个主要植物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甜槠林主要植物种群的空间分布均呈聚集分布

  • 标签: 空间分布格局 甜槠林 聚集度指标
  • 简介:摘要:以沈阳市建成区新兴娱乐设施的POI数据为研究基础,采用核密度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等空间研究方法,探讨沈阳市建成区新兴娱乐设施的空间布局特征。研究表明:1)整体分布方面,中心圈层集聚、外围部分组团的空间布局模式,高值聚集区主要还是位于城市传统商业核心区和以高校为代表的教育地区;2)微区位方面,高校的分布指向性显著,邻近城市主干道和地铁站的分布指向性不明显。

  • 标签: 沈阳市 新兴娱乐设施 空间特征 POI
  • 作者: 马书英1 2 张凯2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0-12-16
  • 出处:《城镇建设》2020年29期
  • 机构:1 河南理工大学 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河南 焦作 454000 2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河南数据与应用中心南阳分中心 河南 南阳 473000
  • 简介:摘要:城市绿地被称为“城市之肺”,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它既能够改善生态环境、形成城市景观,又为居民的生活质量提供保证。以南阳市主城区为例,运用高分二号遥感影像数据作为数据源,首先通过遥感的监督分类方法获取南阳市主城区绿地信息,再通过标准差椭圆理论研究南阳市主城区绿地的空间格局,最后使用ArcGIS进行可视化并制作专题图。研究结果显示:南阳市主城区绿地空间格局分布状态较好,绿地覆盖面积广泛,整体呈现东北-西南分布聚集、西北-中南分布相对较少的特点,为南阳市城市绿地空间格局优化研究提供了一定参考价值。

  • 标签: 城市绿地 高分影像 监督分类 空间格局 标准差椭圆 优化研究
  • 简介:土壤盐碱化是制约乌梁素海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该文针对乌梁素海流域土壤盐碱化的空间复杂性与反复发生性,根据乌梁素海流域植被特征,采集了20个代表性样点的土壤0~30cm分层样品.利用电导法和电位法分别测定了土壤中总含盐量和pH,运用surfer插值软件克里金插值法(Kriging)得到了研究区的土壤盐分和pH值的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乌梁素海流域土壤中盐分和pH呈现出显著地表聚趋势,而且随着土层的加深盐碱化程度呈现降低的趋势.总体上说,乌梁素海流域土壤的盐碱化现象仍较严重,除春季压盐措施外,需要进行灌溉方式改善和化学改良剂使用等盐碱化治理措施.

  • 标签: GIS 土壤盐碱化 空间分布 乌梁素海流域
  • 简介:基于遥感(Remote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System,GPS),即3S技术,应用面向对象的自动分类与人机交互分类结合判读方式,以SPOT、TM影像为背景,结合地面调查样地及历史资料,准确获得岗巴县草原类型空间分布现状图件及统计数据。根据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岗巴县草原总面积为365222.89hm2,占岗巴县国土面积86.94%。该县草原类型共划分4个草原大类、6个草原亚类、21个草原型。各类草原类型面积最大为高寒草原类,占总草原面积58.66%;其次是高寒草甸类,占38.61%;第三位是高寒草甸草原类占2.56%;低地草甸类面积最少,占0.18%。该县草原退化、沙化、盐渍化面积为3809.91hm2,占该县草原面积的46.36%,其中草原退化面积31.44%;草原沙化占12.96%;草原盐渍化占1.96%。草原畜牧业是该县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来源,科技与政策支持是恢复草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畜牧业的重要对策。

  • 标签: 3S技术 草原资源 分布现状
  • 简介:基于中国2002-2013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Lisa分析和冷热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中国286个地级市经济增长空间分布格局的演化情况。研究发现:首先,在总体空间格局上,中国地级市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并且同类单元在地理空间上聚集在一起,呈现空间聚类效应;其次,热点区域主要集中于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冷点区域集中于西北和西南地区。在样本数据考察期内,中国城市经济增长总体差异呈缩小趋势,增长热点逐渐向北、向西迁移,增长冷点则向沿海迁移。

  • 标签: 城市经济增长 空间分布格局 Lisa图分析 冷热点图分析
  • 简介: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民依托一定的地理空间经过较长时间生产生活活动所形成的经济要素分布格局。辽阔的陆域和海洋,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永续发展的家园,我们必须十分珍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既有力支撑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也出现了一些必须高度重视和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包括耕地减少过多过快,资源开发强度偏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各行业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可以细化为以下五个层面:

  • 标签: 空间开发 国土 生态系统退化 生态文明建设 经济要素 分布格局
  • 简介:摘要:土地利用对住房价格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是一个备受研究关注的话题。通过对相关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土地利用类型、土地供给与需求关系、城市规划和政府政策等因素都会对住房价格的空间分布格局产生显著的影响。据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针对土地利用对住房价格空间分布格局影响的控制对策,包括建立健全城市的规划体系、优化住房供需关系、加强政府调控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等,以供参考。

  • 标签: 土地利用 住房价格 空间分布 格局 影响
  • 简介:党的十八大报告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纳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之一,体现了独特的战略视角和重要的创新性。

  • 标签: 空间开发 国土 优化 生态文明建设
  • 简介:摘要:国土空间是国家开展文化、经济等活动的物质基础,合理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对于国家的综合发展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自身的相关经验,在分析了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基本特征基础上,提出了有利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政策建议。

  • 标签: 国土空间 开发 格局
  • 简介:为了给研究区域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及生态恢复方案提供依据,以刘家峡库区北部东乡县典型小流域碾子沟和库区南部积石山县典型小流域三坪沟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遥感解译的方法,利用ArcGIS、ArcView等软件对航摄地形图进行目视解译,分析土地利用结构、人工干扰方式和强度等对景观空间格局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1)库区南北景观基质均为未利用土地(主要指荒沟荒坡),土地利用难度大;2)库区北部景观斑块特征较南部复杂,南部较北部更适合农业生产;3)库区南部景观多样性较北部高,景观类型丰富,而库区北部由于降水少,景观总体受人类活动干扰小,连通性高;4)在土地利用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库区南部应以加强复合生态农林业生产为主,北部应加强陡坡退耕种草、农牧业协同发展,并实行封育保护,促进生态环境恢复。

  • 标签: 景观格局 景观类型 景观指数 刘家峡库区
  • 简介:通过对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演变及面临新形势的分析,阐述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思路,即:集约发展,高效利用国土空间;集中发展,重视集聚经济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集群发展,促进产业集群和城市集群的形成;人口与GDP相匹配,产业集中和人口集中相同步;因地制宜,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基本设想。

  • 标签: 国土空间 空间开发格局 优化思路
  • 简介:摘要中国的传统基层行政建筑以明清时期的衙署建筑为代表,衙署这一行政建筑是一种表征权力的场所空间。古人在行政建筑中是如何将空间的形态与行政性质进行合理安排及巧妙结合,以达到对被统治阶级首先在心理上的一种震慑,最终服务于自身的政治目的呢?法国著名思想家米切尔•福柯的哲学体系中,“权力(power)”一词贯穿始终。此权力不仅表征特权阶级对非特权阶级的控制武器,并且将其泛化为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法律、强势文化、经济、道德、宗教等等。而在权力表述中,行政是最直观,最通俗,同时也最集中的,行政建筑扮演的角色就是行政空间。那么行政是如何借用无形和有形之空间来产生其效能的?笔者在此想从传统的维度来探讨封建社会中衙署建筑在政治目的的影响下是如何运作及营造的。

  • 标签: 行政建筑 心理暗示 不对等
  • 简介:通过利用surfer软件强大的绘图功能,结合牡丹江林区山脉走向,对牡丹江林区土壤腐殖质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surfer软件等值线绘图功能所形成的图对了解牡丹江林区土壤腐殖质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腐殖质 牡丹江 SURFER软件
  • 简介:采用扩散系数、丛生指数、聚块指数和聚集强度,研究了渤海湾贝壳堤湿地两种优势植物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和蒙古蒿(Artemisiamongolica)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采用关联系数和χ~2检验方法,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和联接强度,利用Ochiai指数、Dice指数和Jaccard指数,检测种对(芦苇和蒙古蒿)相伴随出现的机率。研究结果表明,在小尺度上,芦苇种群和蒙古蒿种群聚集分布尤为明显;向海侧区域、向陆侧区域采样地芦苇种群聚集分布尺度小于蒙古蒿种群;随着研究尺度的增加,蒙古蒿种群与芦苇种群的关联程度逐渐增加。χ~2检验表明,研究尺度的变化对向海侧区域和向陆侧区域采样地芦苇种群与蒙古蒿种群的种间关联程度的影响不大,在6.25cm及以下栅格尺度,两者的种间联结系数都为-1,达到显著水平(p〈0.05),Ochiai指数、Dice指数和Jaccard指数都为0,说明在此尺度以下蒙古蒿种群和芦苇种群几乎处于完全独立状态;而在滩脊地带,在较小的尺度(2.5cm)上,芦苇种群和蒙古蒿种群即显著正相关。由此可见,贝壳堤湿地芦苇种群和蒙古蒿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种间关系的尺度转换效应随生境而呈不同趋势,在未来需要加深不同生境下两种植物种间关系机制的研究,从而为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的植物保护和恢复策略提供基础数据。

  • 标签: 芦苇 蒙古蒿 种群 空间分布格局 种间关系 贝壳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17岁末,上海话剧中心《家客》上演于首都剧场。这部作品和喻荣军以往的创作一样,写小不写大、写低不写高、写善不写恶、写笑带着泪,展现了海派现实主义的独特风格。更为难能的是表演与舞台呈现出的高度剧场感,

  • 标签: 话剧 空间 印象 独特风格 现实主义 舞台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