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8 个结果
  • 简介: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系统中的一个关键词,“社区”指的是直接或者间接地参与某一个或某一系列非遗项目的施行和传承,并认同该(系列)非遗项目是其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的人。社区的规模可大可小,具有非固定性和非均质性的特点,可以在不同的语境中被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来理解和界定。社区以及构成社区的群体和个人是非遗项目保护和传承的主体,不仅应当最大限度地参与从非遗项目认定、清单编制、保护措施的规划和实施到非遗项目申请进入各类名录的整个过程,而且应当在其中发挥主要作用,成为所有保护措施和计划的中心,成为非遗项目列入名录之后的受益方。

  • 标签: 社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主体
  • 简介:<正>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无产阶级革命总问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则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这个总任务、总问题的一部分。而且,只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体进程中,民族问题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中国共产党从我国各民族关系的基本情况出发,十分重视民族问题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这是因为:(一)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统一国家,民族问题向来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正如党的十三大报告中强调指出的“维护祖国统一,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从这样的高度来看,民族问题是全党、全国的

  • 标签: 民族问题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地位和作用 民族平等 总问题 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 简介:辽是我国古代契丹族10世纪初于北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它的国土曾“东至于海,西至金山,暨于流沙,北至胪朐河,南至白沟,幅员万里”①;其国祚较长,享国二百多年,如果加上西辽的历史,竞达三百余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逐渐达成共识:“契丹”在那个时段曾是北亚游牧民族新兴力量的代表,在整个欧亚大陆它曾经成为中国的代称。②契丹在历史上的影响不言而喻。

  • 标签: 少数民族政权 妇女地位 皇族 变迁 婚姻 贵族
  • 简介:博物馆陈列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以借助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体系、手段方法为鲜明特征。陈列设计的学科交叉性在以往讨论陈列设计问题的文章中多有提度,但系统归纳陈列设计所涉厦的主要学科知识和方法的论文尚不多见。本文概括论述博物馆陈列设计与其它各种学科的关系,分为显性联系和隐性联系两类,并阐述这些联系的表现方式与内涵。

  • 标签: 博物馆陈列设计 学科交叉性 显性联系 隐性联系
  • 简介:埃及学是近代诞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研究古代埃及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学、艺术、宗教、建筑和科学技术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埃及学的诞生,带来了持续百年之久的考古发掘热潮;埃及象形文字的成功释读,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古代埃及这一人类文明宝库的认识。

  • 标签: 埃及学 古代埃及 象形文字 罗塞达石碑
  • 简介:方志学学科建设是地方志事业繁荣和发展的基石。加强方志学学科建设是方志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在历次地方志工作会议上都加以强调,并将其列入发展规划中。方志界同仁和专家学者在方志学学科建设理论探索方面成绩突出,但作为专门学问成为独立的方志学学科仍处于理论研究层面,关键是研究成果和研究人才匮乏制约着进一步发展。

  • 标签: 方志学 学科建设 顶层设计
  • 简介:城市人文遗产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已日益为人们所认识,但是,在当代城市的营建实践中如何保护城市人文遗产并发挥其作用,依然存在着诸多难题。现有实践业已表明,这项工作并非一个学科所能完成,而需历史、建筑和规划等多个学科的对话交流。这项工作也并非一个部门所能完成,而需政府、学界和企业等多个部门的沟通合作。同时,这项工作也是当前世界各国城市建设中共同面临的课题,存在着跨国对话的需要和可能。

  • 标签: 城市发展 人文遗产 学科背景 研讨会综述 国际学术 保护
  • 简介:由中华民族最深刻最全面的觉醒和动员所取得的时代性进步是全民族抗战取得胜利的基础。国民党和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作用不是领导的作用,而是导向的作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导向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是全民族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 标签: 抗日战争 国民党 中国共产党
  • 简介:在我国方志学学科的现代建构中,认清、梳理、把握方志学内在的研究范式,是现代方志学学科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对方志学研究范式的概念、功能以及历史进行简要考察和阐述,明晰现代方志学研究范式的基本范畴,便于更好地推动方志学学科在新形势下的发展。

  • 标签: 方志学 范式 学科发展
  • 简介:随着考古信息量的增加与研究的深入,对考古报告的编排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龙虬庄》确立了江淮东部新石器时代文化--龙虬庄文化,编排形式上体现出文化遗物和自然遗物并重的特点.报告对江淮东部古环境、遗址反映的经济形态、人地关系等进行了合理构建和研究.从其所揭示的大量信息来看,《龙虬庄》是一部多学科合作的新体例的考古学著作.

  • 标签: 考古报告 龙虬庄文化 古环境 经济形态 人地关系
  • 简介:生活中谈到艺术总能给人一种优雅高贵的感觉,艺术的存在诠释了自然界中难以言诉的美,艺术更能够创造出奇妙的感觉。艺术学是一门哲学思考的人文科学,艺术学学科的共性问题已经引起大多数艺术探究者的高度关注,它已成为艺术界建设的一个关键、潮流的研究项目。艺术学的共性范围之广难以用语言表达,它给人一种无边无界的宽广之感;而美术与设计之间即使有着千差万别,但由于它们都包含于艺术学之中,所以二者之间又有很多相似点,它们间隐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它们的魅力能够满足众多艺术爱好者的追求,洗涤追求者的心灵,给他们带去前所未有的体会。

  • 标签: 艺术学 共性与个性 美术与设计 学科共性
  • 简介:本文就人类学民族学理论及其分支学科的基础理论创新作了简要的论述。以例证形式提出了人类学民族学哲学理论缺失、“田野调查”研究范式老化及我国生态人类学研究重心等问题。上述问题的存在,充分证明了人类学民族学及其分支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当下社会所面临的理论需求和指导。学科的基础理论创新是学术的一个增长点,是促进人类学民族学创新的新路径。

  • 标签: 人类学民族学 理论创新
  • 简介:北京联合大学人文地理学科2008年被批准为北京市市级重点建设学科学科支撑的本科专业之一“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初创于1978年,现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04年以来与首都师范大学合作培养人文地理学硕士研究生,目前有4位硕士生导师,已培养毕业生10人,在读研究生14人。

  • 标签: 北京联合大学 人文地理学科 学科建设 资源环境 城乡规划管理
  • 简介:毫无疑问,在近年来正式发表、出版的唐代文学研究论著中,比较而言,有关杜甫研究的论著数量依然最为可观,但是,量的丰富并不意味着质的提高,纵览现有成果我们会看到:选题陈旧,似曾相识,或者直截了当地说重复劳动太多而原创性的成果太少。事实上,我们很多研究者在自己的研究中也出现了江郎才尽、捉襟见肘的感觉。这就提示我们,杜甫研究亟待突破。问题是如何突破呢?浙江大学中文系胡可先教授最近出版的新著《杜甫诗学引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版)对此作出了深入的思考和可贵的探索。此著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简言之,具有两个鲜明特点,特点之一就是贯穿着自觉的学科意识,由此形成了特点之二,就是开拓了全新的研究领域,这对今

  • 标签: 先杜甫 学术领域 学科意识
  • 简介:科普说明文,篇幅短小,内容新鲜独特,语言通俗易懂,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苏教版小学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选编科普说明类文章,以后每册书中均有1-5篇的此类文章。8册书中,共入选说明类文章23篇,约占三到六年级整套教材的12%,足见科普类说明文在小学教材中的重要地位

  • 标签: 科普说明文 小学教材 教学策略 教学价值 三年级上册 学习兴趣
  • 简介:成都平原是介于四川盆地西部龙门山、邛崃山与东部龙泉山之间的一片冲积、洪积平原,面积约9500平方公里;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略微倾斜,海拔在400—750米之间,平原周围分布有小片的丘陵,从地形上看它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境内河网密布,岷江、沱江自北向南贯穿成都平原,其宽敞的河谷地带为南来北往的古代民族迁徙、文化交流与传播提供了便利的通道;该区域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终年温暖湿润,四季分明,为人类的生存繁衍提供了理想的条件,很早就有人类在此活动,并留下了许多文化遗迹。

  • 标签: 中国 成都平原 史前文明 文物考古 金沙遗址 三星堆遗址
  • 简介:明代永乐宣德时期宫廷制作了大量藏传佛教金铜佛像,艺术成就卓越,在明清佛教雕塑艺术史上影响深远。文章通过研究甘肃岷县新发现的珍贵史料《西天佛子源流录》、考察岷县大崇教寺遗址暨岷县博物馆收藏永宣时期藏传佛教文物,从文献与文物两方面论证了永宣佛像源起与流传的主要原因,以及甘青地区在明朝初年朝廷治理西藏方略中的重要地位

  • 标签: 永乐宣德佛像 大崇教寺 瞿昙寺 西天佛子源流录 班丹扎释 大宝法王
  • 简介:地理大发现催生了人类社会关于海洋法律地位的争论。17世纪初,英、荷等新兴欧洲列强挑战葡萄牙、西班牙对全球海洋的垄断地位。荷兰法学家雨果·格老秀斯顺应时代潮流,从法理角度驳斥西、葡两国的海洋主权论。他的《海洋自由论》系统论证了各国拥有自由进行海上航行和海外贸易的天赋权利;威廉·威尔伍德等同时代法学家则大力伸张各国的近海渔场管辖权。这场争论凸显了欧洲各国在海洋方面对“含括性”权利和“排他性”权利的双向追求,并为此后“公海自由”和“领海主权”这对相辅相成的理念之不断成熟奠定了良好的起点。

  • 标签: 格老秀斯 《海洋自由论》 海洋法律地位 海洋主权论 海洋自由论 公海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