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医学和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工神经网络(ANN)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重症监护室(ICU)中。ANN可以把大量的临床资料转化为信息,辅助医护人员进行诊断和治疗。在ICU中,ANN的作用有很多,主要是用来进行结果预测。应用ANN对于合理利用我国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以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监护室 人工神经网络 结果预测
  • 简介:2013年《科学》杂志提出了6个当年最值得关注的科学领域进展,其中之一便是单细胞测序。如果将成千上万个细胞一起进行研究,就会模糊对细胞之间异质性(heterogeneity)的认识。一般认为,当研究深入到单细胞层面时,研究者可能失去对整个系统的把控,但如果在整个系统中挑选多个单细胞进行研究,则可能重建出整个系统,并能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单细胞测序 肿瘤 转录组异质性
  • 简介:单克隆抗体于1975年由Koehler等首次提出.之后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以往抗CD20单克隆抗体因其鼠源性在临床应用上受到极大限制.直到人鼠嵌合的利妥昔单抗(fituximab)出现才改变了这一状况。

  • 标签: 利妥昔单抗 淋巴瘤 淋巴细胞白血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Trucut活检针穿刺活检对胰腺占位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4例临床诊断胰腺癌但无病理诊断的患者在超声或CT引导下行经皮Trucut针穿刺活检检查。结果超声引导下穿刺109例,CT引导下穿刺15例。平均每例穿刺2.3次。124例患者均获取组织标本,病理诊断与临床符合率95.2%,其中腺癌115例,囊腺瘤5例,转移癌2例,来源不明癌1例,1例未见癌细胞。诊断敏感性99.2%,特异性100%,准确率99.2%。3例术后出现一过性血清淀粉酶升高;5例术后腹痛加重,均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减轻;1例术后34d发现原穿刺部位皮下种植转移。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胰腺肿物16~18GTrucut针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简便、诊断准确率高的方法。

  • 标签: 胰腺肿瘤 活组织检查 针吸 Trucut针 超声/CT引导
  • 简介: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并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临床表现为心境低落、思维迟缓、言语动作减少、并伴随有食欲降低、性欲减退、睡眠障碍等躯体症状。它是当今世界上广泛流行的疾病之一,又是引起自杀的重要危险因素。根据中医理论结合临床观察,其病因多由于情志所伤,如郁怒、忧愁悲哀或思虑太过等,导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神失养,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成,与肝心脾三脏有密切关系。

  • 标签: 抑郁症 逍遥散治疗 情感性精神障碍 阴阳气血失调 肝失疏泄 行为改变
  • 简介: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基层医院常见急诊疾病,而皮肤吸收中毒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容易在门急诊误诊误治。我院1995—2002年共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148例,其中12例误诊,误诊率8.7%,均为经皮肤吸收中毒,为了提高对皮肤吸收中毒的诊断水平,减少误诊,现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有机磷农药中毒 误诊 皮肤吸收中毒 原因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心包积液(PE)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多中心纳入1382例CHF患者,采用M型超声心动图对PE进行半定量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E与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CHF患者中PE的发生率为9.92%,其中,中等量PE占90.68%(107/118),少量PE占6.78%(8/118),仅2.54%(3/118)为大量PE。收缩压(SBP)增高(OR=1.04,95%CI1.01~1.07,P=0.043)、左室射血分数(LVEF)减低(OR=1.09,95%CI1.02~1.15,P=0.032)、主肺动脉内径(MPAD)增宽(OR=1.51,95%CI1.24~1.85,P〈0.001)是P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E在CHF患者中并不少见,多为小到中等量。PE与CHF的病因无关,而与SBP升高、LVEF减低和MPAD增宽相关。

  • 标签: 心力衰竭 心包积液 危险因素 相关性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甲亢性心脏病发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特点,总结甲亢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方法对32例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中男9例,23例,男女之比1:2.6。临床表现主要为心悸、胸闷、气促,各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绞痛发作。结论甲亢性心脏病治疗的关键是明确诊断,治疗原发病,其诊断的重点是排除心血管性疾病或其它心肌病并发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心脏病 临床
  • 简介: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是一种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AchR)由特异性抗体nAchRab介导的细胞免疫起重要作用用补体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胸腺病变与MG存在一定关系,在MG患者中,约9.0%-30.0%伴有胸腺

  • 标签: 胸腺瘤 重症肌无力 病理分期 病死率 首发症状
  • 简介:AP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约20%~25%的患者表现为SAP。入院时简单有效的预测指标有利于SAP的早期识别、正确处理和预后判断。Ranson评分和APACHEⅡ评分是目前常用的评价方法,然而它们的诊断精确性〈80%。最近文献认为,肥胖是SAP预后独立的危险因素和预后指标。本研究通过累积荟萃分析来评价肥胖和AP的关系。

  • 标签: 荟萃分析 急性胰腺炎 肥胖 APACHEⅡ评分 RANSON评分 预后判断
  • 简介: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断绝经前后异常子宫流血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因异常子宫出血于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妇产科行宫腔镜检查的272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组织病理学资料。结果组织病理学诊断子宫内膜息肉75例.其中5例镜下误诊为子宫黏膜下肌瘤,镜下诊断符合率为93.3%(70175);子宫黏膜下肌瘤50例,符合率为90.9%(50/55):子宫内膜增生症97例,其中7例镜下误诊为不典型增生或癌,符合率92.8%(90/97);不典型增生或子宫内膜癌19例,符合率为73.1%(19/26);萎缩性子宫内膜23例;宫内节育环残留8例。结论绝经前女性以子宫内膜增生、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为主,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少见;而绝经后女性主要以子宫内膜息肉、萎缩性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为主。宫腔镜对常见的子宫内膜病变具有良好诊断价值,宜同时配合组织病理学检查。

  • 标签: 宫腔镜 异常子宫出血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不典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方法对38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不典型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伴有较多其它系统的症状,心电图常不典型,非Q波急性心肌梗死8例,占21.5%。38例患者,治愈30例,死亡8例,治愈率78.9,死亡率21.1%。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症状不典型,常无典型胸痛,非Q波急性心肌梗死常见,以其它系统症状较突出,并发病多,误诊率高,死亡率高,预后差,及早诊断采取预见性治疗意义重大。

  • 标签: 老年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特征 心电图 误诊 原因
  •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更年期妇女的主要症状及更年期保健意识。方法对2013年7月至2014年10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科门诊的更年期女性进行当面问卷调查及分析。结果583例有效问卷,自然绝经349人,平均自然绝经年龄(48.7±3.4)岁,绝经前66.72%妇女出现月经紊乱,紊乱方式以周期延长、经量减少居多;82.50%(481/583)妇女出现更年期相关症状,最常出现症状潮热57.46%,(335/583),其次失眠50.60%(295/583)。症状程度量化评分(Kupperman评分)达重度者占7.03%(41,583);出现更年期相关症状的234例因感觉到不适症状在更年期门诊就诊,36例就诊其他科,然后转诊更年期门诊。大专及以上文化组51.27%(101/197)接受了绝经激素治疗,接受程度明显高于初中以下及中专、高中文化组。结论调查者中潮热等血管舒缩症状仍是更年期相关症状的主要症状:虽然部分更年期患者有自我就诊意愿,但仍有部分缺乏更年期保健意识,以文化水平较低的患者明显,需进一步加强更年期知识宣教。

  • 标签: 更年期 KUPPERMAN评分 绝经激素治疗
  • 简介:目的了解国人心尖球形综合征(ABS)的心电图与临床特征。方法对2011年4月以前国内医学期刊报道的105例ABS患者心电图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中老年女性多见,105例患者均为窦性心律,97.1%的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改变,其中83.8%伴ST段抬高,ST段抬高幅度0.1至0.8mv,抬高的ST段在30min至1周回落;42.9%的患者出现T波倒置,29.5%的患者出现病理性Q波,在6h至1个月内消失;23.8%的患者QTc间期延长,38%的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结论国人ABS的心电图异常改变发生率高,其特征为异常改变呈暂时性和可逆性。

  • 标签: 心尖球形综合征 心电图
  • 简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可用于HIV感染的诊断、监测和血液筛查,我国的常规HIV抗体检测程序分为筛查试验(包括初筛和复检)和确证试验。但在日常检测中,仍不可避免地出现筛查试验阳性-确证试验阴性,即筛查假阳性现象[1]。本文对我院2011年1月出现的1例HIV抗体检测初筛试验和复核试验结果不吻合,后经过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证试验为阴性的标本进行分析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抗体 筛查试验 假阳性 确证试验
  • 简介: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与功能锻炼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62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62例中显效86例,有效56例,无效20例,有效率治疗组91.67%,对照组83.33%。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和调整心理状态有助于肢体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 标签: 脑血管意外 偏瘫 肢体功能锻炼 护理
  • 简介:本文报告采用小剂量尿激酶分次静滴并联合肝素治疗急性脑梗塞46例,显效率达78.3%,总有效率91.3%,6例病人出现皮肤淤斑及牙龈出血。提示早期应用尿激酶、肝素能提高脑梗塞的疗效,改善病残程度,静脉用药安全性大,并提出溶栓治疗后继续抗凝治疗可预防溶栓后再梗塞的发生。

  • 标签: 尿激酶 联合用药 肝素 药物治疗 脑梗塞 小剂量
  • 简介:在自然界的无数微生物中,有一些能侵袭人体并造成损害,这些微生物称为病原体,包括从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到多细胞的寄生虫。有些病原体在机体免疫功能、体内微生态环境等处于正常情况下就可导致机体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这种感染称为常态感染。

  • 标签: 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 病原体 治疗
  • 简介:目的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离体胰腺组织块行高分辨魔角旋转核磁共振波谱分析(HR.MASNMR),探索其代谢变化特征。方法按完全随机法将30只Wistar大鼠分为ANP组(20只)和对照组(10只)。ANP组大鼠经腹腔分2次注射L-精氨酸2.5mg/g体重方法制备,对照组仅注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运用HR—MASNMR分析两组离体胰腺组织代谢物的含量。结果造模12h后,胰腺水肿伴出血、实质内大片凝固性坏死、间质中炎性细胞浸润,并见胰周脂肪皂化;血清淀粉酶水平为(3527±429)U/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50±188)U/L。波谱分析显示ANP组胰腺组织的牛磺酸(Tau)、乙酸(Ace)、丙氨酸(Ala)波峰下面积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甜菜碱(Bet)、磷酸胆碱+甘油磷酸胆碱(Pc+Gpc)含量较对照组降低(P〈0.05);胆碱(Cho)、谷氨酸(Glu)、乳酸(Lac)波峰下面积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ANP大鼠离体胰腺组织块具有显著的代谢特征,为进一步开展人类重症急性胰腺炎在体波谱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 标签: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磁共振波谱学 代榭 精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