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某医院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现状,为医院制定职业暴露防护对策以减少职业暴露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2011-2020年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基本情况、职业类别、暴露原因、暴露源及暴露后处置等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20年全院共报告血源性职业暴露655例,其中锐器伤598例,占91.3%;血液/体液暴露57例,占8.7%。血源性职业暴露护士发生率最高(占45.2%),其次是实习护士(占24.6%);血源性传染性疾病检测以乙肝最高(阳性率79.5%),职业暴露类型主要是锐器伤造成,锐器类型主要是输液器针头、注射器针头;锐器伤操作环节以注射、穿刺和拔针发生率最高。统计年度每100张床位的职业暴露发生率,2011年最高,为15例/(百床·年);2020年最低,为6例/(百床·年)。防控平均每例费用最高是2012年397.14元,最低是2020年120.34元。结论 开展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目标性监测,建立职业暴露报告体系是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的主要策略;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培训,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意识和技能,加强规范化操作和医疗废物管理,职业暴露后的正确处置, 积极推进有保护装置锐器的使用及其他一系列保护性措施的实施,是减少职业暴露风险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医务人员 血源性病原体 职业暴露 防护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以神经内科老年病人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老年患者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并提出具有可执行性的防范建议。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前往医院治疗的79位神经内科疾病老年患者,基于护理方式差异,分成对照组、观察组,这其中对照组主要采用常规性护理管理办法,观察组加大安全隐患干预护理管理,并对2组病患在医治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发生几率和病患护理管理满意程度做出深入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安全隐患发生几率低过对照组,病患护理管理满意程度要高于对照组,二者均符合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神经内科 护理 安全隐患
  • 简介:摘要:综述影响急诊分诊准确率的相关因素,分析急诊分诊工作现状,探讨提高急诊分诊准确率的对策,以提高分诊质量,从而为挽救急危重症病人的生命赢得更多的时间,提高病人满意度。

  • 标签: 急诊分诊 准确率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了呼吸与危重症科老年患者中常见的护理问题和解决对策。方法选取到我院在2016.8-2017.8月份收治到的86例呼吸与危重症科老年患者为这次的研究对象,然后采取到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解决措施。结果通过调查发现呼吸与危重症科老年住院患者中存在心理问题的有83.72%,存在用药安全问题46.51%、饮食护理问题占据48.84%以及日常护理问题75.58%。结论对呼吸与危重症科老年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且实施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能够有效提升到患者的住院护理质量,加快疾病的恢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医院感染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本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新生儿356例。对医院感染因素与护理效果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356例新生儿中,25例新生儿发生感染,感染发生率为7.02%。其中,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36.22%,明显高于其他部位感染发生率(P<0.05)。25例患儿感染原因包括:新生儿主体因素12例、侵入性操作4例、抗生素4例、胎龄较小5例。结论医院感染与新生儿体质量、侵袭性操作、基础疾病等有直接关系。因此,加强病房护理管理,确保规范操作有助于增强新生儿生存质量。护理干预在新生儿NICU护理中有助于降低感染率,提高护理操作规范性、标准性,增强新生儿生命质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新生儿 重症监护室 医院 感染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临床医学检测技术在技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健康检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质量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针对临床检查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医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对策,以提高医疗检查技术的质量管理水平。

  • 标签: 临床医学 医学检验 质量管理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NICU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患者,研究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腹部感染率、治愈率以及肺部感染炎性因子水平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肺部感染率明显高于研究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肺部感染治疗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的感染炎性因子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NICU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在治疗的过程当中极易出现肺部感染的情况,所以护理人员在护理的过程当中,要对导致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原因充分了解,并且采取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ICU颅脑损伤昏迷 肺部感染 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糖尿病足患者并发压疮的临床特点以及采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2018年8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76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研究对象住院时间并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观察组11例皮肤长时间受压、8例营养不足、7例没有完全清洁皮肤、12例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对照组10例皮肤长时间受压、8例营养不足、11例没有完全清洁皮肤、9例缺乏自我管理能力;观察组住院时间为(6.25±1.42)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34±1.37)d,组间数据表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糖尿病足患者 并发压疮 临床特点 护理对策
  • 简介:  【摘要】目的 观察与探究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 本文选取2017年03月~2019年03月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防范对策,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不安全因素有多种,主要有护理工作人员的相关护理操作的不规范、责任感以及使命感不强、医院的相关制度不健全、相关管理不到位、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度比较低、对于临床治疗及护理的期望值太高等,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 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并实施对应的防范对策十分重要。

  • 标签:   心血管内科护理 不安全因素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近年来,国家一直在贯彻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要求,我国的人群健康状况有所改善,但是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仍然在逐年上升,心血管病的致死率明显高于其他疾病,心血管病多发于老年群体,最常见的就是高血压和冠心病等,患者一旦患上心血管疾病,其他并发症也会随之而来,这种情况会大幅度提高心血管病的治疗风险。基于此下面的文章,以心血管内科护理为主要内容,详细分析心血管患者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

  • 标签: 心血管内科护理 不安全因素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护理的危险因素,总结护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于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护理的10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根据血液透析护理的效果,将100例患者分为效果优组、效果劣组,展开回顾性资料调查分析。结果:性别不是血液透析护理的因素(P>0.05),年龄、血压异常、糖尿病、感染、心脏病是影响血压透析护理的因素(P<0.05);年龄>65岁、血压异常、有糖尿病、有感染、有心脏病是血液透析护理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护理效果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高龄、血压异和心脏病等,因而在对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实施护理时,要注意对患者病情的掌握,实施针对性护理。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PDCA循环理论模式下的消毒供应室管理模式下,降低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后湿包发生率的效果。方法:本研究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我院消毒供应室管理模式改革前后的脉冲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消毒的包件中各选出486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再从我院消毒供应室管理模式改革前后个临床科室人员中各随机抽取38人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析改革前后的湿包率和临床科室满意率差异性。结果:对照组湿包率为17.08%、临床科室人员满意率为81.58%;观察组的湿包率为6.58%、临床科室人员满意率为92.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脉动真空蒸汽灭菌器 湿包率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临床中对肝胆胰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运用加速康复理念的效果。方法 通过选择在2019年5月~2020年5月间于本院治疗的96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参照组和实验组各4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肝胆胰外科手术治疗,其中参照组患者术后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加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 参照组总护理满意度为75.0%,实验组患者在术后采用加速康复理念护理后,其总护理满意度达93.7%,两组结果对比,实验组高于参照组(P

  • 标签: 肝胆胰外科手术 术后加速康复理念 应用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讨论心血管科病房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坠床的原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预防性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此类事件事件发生率,提高心血管优质护理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根据不良事件上报记录,必要时询问当班护士及护士长甚至当事病人或家属等途径获取研究对象的相关信息。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心血管二科病房跌倒案例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造成患者跌倒及坠床的因素有环境因素、年龄因素、药物因素、疾病因素等等,发生跌倒及坠床的地点有床边、卫生间、走廊。结论 正确评估患者的跌倒评分,预防性进行防跌倒相关注意事项宣教,有病情变化及药物变化时跌倒评分进行动态评估,强调家属留陪的重要性及作用,正确及时使用床栏,训练床上大小便,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及健康宣教,可降低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应该有针对性的对每个医院或护理单元增设或改进可以减少跌倒或坠床事件发生和能够尽可能的降低该类事件发生后的不良后果程度的设施设备和措施;通过讨论和分析建立一个实际操作性强、行之有效可以降低跌倒或坠床事件意外发生的工作程序;通过内部的跟踪、监视、分析反复评估,并不断的改进和完善该程序以达到降低意外发生率、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的最终目的[1]。

  • 标签: 心血管病房 住院病人 跌倒坠床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导致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实施针对性控制措施,开展有效质量控制。方法:遴选2019年8月—2020年8月时段内202份微生物检验标本,计算不合格标本构成比,分析引起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制定科学的质控措施。结果:不合格标本占比9.90%,共计20份,其中痰液标本占比最高为18.52%,其次为尿液标本标本15.88%%,以下依次为粪便标本8.70%、分泌物标本7.41%、血液标本2.38%,无菌液体占比0.00%。结论: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与标本采集不规范及标本污染有直接关系,故需开展质量控制,加强管理,对检验人员实施标准化培训,强化科室与临床间联系,有助于提高微生物检验准确率,提升检验质量。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质量控制 标本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主要探究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40例患者展开研究,利用数字表法分组,分成参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手术室护理配合),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手术室护理配合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疼痛原因分析及护理疗效。方法:我院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54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术后眼痛疼痛原因,开展中西医护理干预,观察本次研究对象护理干预前后干预效果。结果:本次研究患者干预后数字模拟VAS量表得分、症状自评表(SCL-90)得分以及36项简易生活质量(SF-36)得分与干预前相比均显著改善,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术后疼痛 原因分析 护理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引起心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因素,并提出针对性预防心脏性猝死的措施。方法:选取30例近期在本院接受主要治疗的心脏性猝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引发患者猝死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并寻找针对性预防解决措施。结果:心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因素有情绪激动、过度劳累、过度进食和抽烟、季节变化等因素,在基础性疾病方面,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呼吸道感染、急性心梗死是引发患者猝死的高因素基础性疾病。结论:引发心内科住院病人心脏性猝死的因素较多,多数患者在严重性基础病和合并疾病共同促进下,以及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以及情绪管理方面,都是主要的诱发因素。对高危心脏性猝死患者,在住院期间需要强化对患者各项生命指标的密切监测,给予患者正确的健康宣教、采取积极的心理干预措施等,并抑制患者的心脏性猝死因素以达到有效预防效果。

  • 标签: 心脏 猝死 诱发因素 对策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患者发生食物反流因素,并对其实施护理措施。方法: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为研究时间,抽取66例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患者参与研究,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3例。参照组采取基础护理,实验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计算食物反流发生率。结果:将实验组食物反流发生率为3.03%(1/33)作比较,参照组食物反流发生率为24.24%(8/33)较高,比较卡方值=6.3041,p值=0.0120。结论:对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患者发生食物反流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其予以肠道、体位、用药护理干预,进而控制食物反流情况发生,临床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 食物反流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并且针对性的提出防范对策,评价其运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中,心血管内科所收治的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平均分组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护理中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且针对性的提出防范对策。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从两组患者的护理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上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对不安全因素加以明确,针对性的制定防范对策,能够确保护理的质量,降低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护理 不安全因素 防范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