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冠脉CTA自由呼吸扫描与屏息扫描的图像质量。方法:前瞻性收集以及分析了2019年8月至2021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接受冠脉CTA检查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患者数均为40例。对照组患者吸气之后屏气扫查,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检查时平静呼吸。比较2组患者图像扫查质量。结果:观察组CT值、CNR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SNR值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由呼吸可提高图像的强化效果及强化均一性,且可得到与屏气条件下同样质量的图像

  • 标签: 冠脉CTA 自由呼吸扫描 屏息扫描 图像质量
  • 简介:摘要:目前,受到在空气与环境地污染,再加上生活压力的不断上升,导致肺部疾病发病率直线上升。特别是肺结节,其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肺结节是指肺内直径小于,或是等于3cm的类圆形,或是出现不规则的病灶,影像学检查时出现密度增高阴影。肺结节可单发也可多发,边界较为清楚,或是不清楚。其的出现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故尽早诊治非常有必要。目前,临床在肺结节诊断中主要采用CT检查诊断,通过CT检查可以观察肺结节的病灶表现,对其进行早期诊治。但由于肺结节的形态不同,其内部结构与动态变化也不同,导致肺结节的诊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基于以上陈述,特对基于CT图像的肺结节计算机辅助检测研究开展综述,为临床肺结节的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CT图像 肺结节 计算机辅助检测 探究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浅表型结节性筋膜炎肌骨超声图像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08月-2022年08月到本院治疗浅表型结节性筋膜炎肌骨患者共100例,对全部患者实施超声诊断,分析诊断价值。结果:超声诊断准确率95(95.00%)、灵敏度90/95(94.74%)、特异度2/5(40.00%);大部分患者肿块形状为椭圆形,肿块与四周皮肤组织间存在清晰界限能够分辨,而低回声合并边缘高回声特征明显,血流分级是I级的占比较多。结论:运用超声诊断模式,分析图像表现可对浅表型结节性筋膜炎肌骨实施高准确度鉴别,价值较高。

  • 标签: 浅表型结节性筋膜炎肌骨 超声图像 诊断价值 准确率 灵敏度 特异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锥形束CT图像引导用于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选择40例胸部肿瘤患者治疗,本次研究对象的入组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分组遵循入院顺序,患者被平均分为对照组(电子射野影像仪图片引导治疗,20例)和实验组(锥形束CT图像引导治疗,同20例),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与治疗后对照组有效率相比,实验组显著更高,与对照组心理状态相比,实验组评分显著更低,二者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给予胸部肿瘤患者形束CT图像引导治疗,提高了放射治疗的有效性,缓解了患者紧张的心理状态,安全性较高,可以广泛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浅表型结节性筋膜炎肌骨超声图像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08月-2022年08月到本院治疗浅表型结节性筋膜炎肌骨患者共100例,对全部患者实施超声诊断,分析诊断价值。结果:超声诊断准确率95(95.00%)、灵敏度90/95(94.74%)、特异度2/5(40.00%);大部分患者肿块形状为椭圆形,肿块与四周皮肤组织间存在清晰界限能够分辨,而低回声合并边缘高回声特征明显,血流分级是I级的占比较多。结论:运用超声诊断模式,分析图像表现可对浅表型结节性筋膜炎肌骨实施高准确度鉴别,价值较高。

  • 标签: 浅表型结节性筋膜炎肌骨 超声图像 诊断价值 准确率 灵敏度 特异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卵巢甲状腺肿的超声图像特点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我院卵巢甲状腺肿患者73例(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均进行超声检查,对其超声图像特点及临床病理特征进行观察。结果:73例患者良性卵巢甲状腺肿69例,其超声图像中呈囊性、分隔囊性或囊实性56例,囊内有结节状突起10例,边界清楚51例,可探及血流信号35例,形态规则50例;恶性卵巢甲状腺肿4例,其中附件区囊实性占位2例,囊壁、稍强回声及隔上均能探及血流信号,囊内壁存在稍强回声结节突起。结论:卵巢甲状腺肿的超声图像即存在差异又存在共性,其附件区或盆腔内存在分隔囊性或囊实性肿块,并且表现为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囊壁及隔上探及血流,囊内存在结节状突起,在卵巢甲状腺肿诊断中,超声图像有利于其诊断水平的提升。

  • 标签: 卵巢甲状腺肿 超声图像特点 临床病理特征
  • 简介:摘要:利用乳腺X光摄影中的CC和MLO位点ROI影像进行快速Faster R-CNN匹配。本文介绍一种利用R-CNN技术进行二值乳腺X线摄影影像的ROI的快速匹配。与传统的ROI匹配算法相比,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和弧形的图像匹配算法。将圆弧匹配区域与直线匹配区域结合起来,从而减小了调整范围。随着调节面积的减小,匹配的敏感性也随之提高,同时也降低了错误的概率。另外,在对应的区域图像中,ROI的对应位置采用了更快速的R-CNN。实验结果显示,在50%与75%的重叠情况下,快速Faster R-CNN+VGG16的平均距离偏差为4.58mm,准确率为0.87和0.85。相对于其它算法,基于FasterCNN+VGG-16的快速ROI定位算法更加精确、时间更短。

  • 标签: 乳腺X射线 匹配模型 ROI
  • 简介:我们对巨核细胞分化与癌基因表达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HI-Meg为原始巨核白血病细胞系,经维甲酸诱导后,该细胞向成熟巨核细胞方向分化。我们检测了C-myc及C-sis两种癌基因在诱导前后的HI-Meg细胞中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表明,在诱导后的巨核细胞中,sis表达下降3.82倍,myc表达下降4.54倍,但这两个癌基因表达仍高于在正常淋巴细胞中的水平。本文讨论了这一结果对研究巨核细胞分化与调控及白血病发生的意义。

  • 标签: 巨核白血病细胞系 诱导分化 维甲酸 癌基因
  • 简介:摘要在X射线的诊断当中,遵循的是防护最优化的原则,即用最小的剂量和最小的代价获得最优价值的影像,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但是胸部CT的低剂量扫描是否会对图像的质量产生影响,将是本次研究讨论的重点.

  • 标签:
  • 简介:图像分割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是医学图像的分割.我们针对医学图像的模糊特点和实际应用的要求,结合模糊连接度阈值分割和模糊C均值聚类两种分割方法的优点,提出一种新的交互式医学图像分割方法.首先计算整幅图像的模糊连接度,通过闽值分割提取出感兴趣的对象,并将模糊连接度作为图像的冗余特征;然后在由冗余特征和原图像特征构成的二维聚类空间中,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优化上一步骤的分割结果,提高分割准确度.我们以CT和MR图像为实验对象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这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医学图像分割 FCM 模糊连接度 聚类分析
  • 简介:本文主要是介绍我们自行开发的三维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系统在医学CT,MR图像中的应用。我们应用模糊聚类均值对医学图像进行处理,增强了对薄骨和关节接合骨骼的识别能力,取得了较好的三维重建效果。重建的三维模型可清晰再现解剖结构,大大增加了医学图像分析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计算机可视化 区域增长 图像分割 螺旋CT 医学影像分析系统
  • 简介:2018年8月14-16日,由中国体视学学会、中国图象图形学会、陕西省信号处理学会共同发起、轮流主办的首届"图像处理与分析研讨会"在昆明召开。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的50多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中国体视学学会副理事长张艳宁教授出席研讨会并致辞。

  • 标签: 图像处理 昆明 信号处理 科研院所 体视学 学会
  • 简介:目的分析心肌细胞钙瞬变共聚焦图像的特点和处理过程。方法心肌细胞钙瞬变由电刺激激发,钙信号指示剂为Fluo-4,其图像由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记录;之后选用适当的软件和自编的一些程序(IDL语言),对原始图像进行格式转换、标准化后,提取其特征曲线和重要参数,最后与重构的钙瞬变图像一起呈现。结果钙瞬变图像经上述过程处理后,其所包含的在钙瞬变过程中胞内胞信号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和细胞长度随时间缩短或恢复的过程等重要信息得到有效提取。此两类重要信息与重构后的钙瞬变图像一起呈现使结果完整、直观、明确。结论采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处理分析心肌细胞钙瞬变图像可达到提取重要信息、明确实验结果的目的,为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图像分析 钙瞬变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心肌细胞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 CT 图像伪影对诊断结果的影响情况。 方法: 选择 2015 年 4 月至 2017 年 4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 32 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参与研究,对每例患者均采用 CT 扫描检查,对扫描结果中的 CT 图像伪影进行分析和总结。 结果: 经过 CT 扫描检查,诊断出胃肠道间质瘤的患者共 30 例,比例为 93.75% ,另外 2 例未检出的患者均是由于 CT 图像中存在图像伪影。 结论: 对胃肠道间质瘤患者采用 CT 扫描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诊断患者的病情,但是在 CT 图像中会出现图像伪影的情况,对 CT 诊断结果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尽可能的消除 CT 图像伪影。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CT 图像伪影 诊断结果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阐明肝细胞DNA含量及组织细胞形态学在人体肝癌发生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筛选能预测诊断肝癌发生的指标并建立诊断方法。方法:利用图像分析技术对67例正常肝,轻度慢性肝炎,重度慢性肝炎,小结节肝硬变,大结节肝硬变,癌旁肝硬变和肝细胞癌分别作了13项参数的形态定量研究和肝细胞DNA含量测定分析;应用方差分析和逐步分析筛选具有诊断意义的参数,建立判别函数方程,编制计算机诊断软件。结果:从慢性肝炎,肝硬变,癌旁肝硬变到HCC,反映核大小的参数和核浆比逐渐增大,而反映细胞大小的参数则逐渐减小,呈规律性变化;肝细胞DNA含量测定发现肝炎病毒所致慢性肝炎及大结节肝硬变多倍体化受到明显抑制,小结节肝硬变肝细胞明显多倍体化,HCC均为异倍体型肿瘤;形态计量及DNA含量测定癌旁肝硬变的多种细胞参数介于其它类型肝硬变与HCC之间,与其它肝硬变组间有显著的差异。逐渐判别分析分别筛选了6项形态参数和5项肝细胞倍体指标建立了形态计量和细胞倍体判别函数方程。结论:从细胞定量的角度为人体HCC的肝炎-肝硬变-肝癌发生模式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根据对癌旁肝硬变的研究,提出了“癌前肝硬变”的概念;“癌前肝硬变”的临床发现和监测,对于早期肝癌的预测诊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肝癌 病理形态发生 诊断 图像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xacTrac图像引导系统在修正体部肿瘤放射治疗摆位误差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例体部肿瘤患者,通过体膜加体架固定技术,红外线标记摆位后,使用ExacTrac图像引导系统在等中心处拍摄斜位交叉的两幅X线射野图像,与计划系统重建的数字射野影像进行匹配,得到在上下、头脚、左右三个方向上的线性误差,并进行手动复位修正。结果10例患者在修正前通过体表标记和激光灯摆位在上下、头脚、左右方向上的误差分别为(2.54±1.37)mm、(6.86±1.75)mm、(2.89±1.16)mm。经图像引导系统修正后上下、头脚、左右方向上的误差为(0.37±0.26)mm、(0.34±0.19)mm、(0.40±0.19)mm。经过图像引导系统修正后三个方向的摆位误差明显小于修正前的摆位误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ExacTrac图像引导系统在体部肿瘤放射治疗中是可行的,可以明显减少三个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在头脚方向上尤为显著,从而提高了治疗精度。

  • 标签: 体部肿瘤 图像引导系统 摆位误差 治疗精度
  • 简介:摘要:传统的前列腺活检系统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由于超声所提供的组织信息有限,无法准确反映病灶区域,因此只能通过在前列腺区域均匀分布地扎针来检查是否存在癌症。然而,这种方法无法将病灶区域与扎针位置关联起来,同时也存在定位精确性的争议。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