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3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家庭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预后治疗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从中选取 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有病例数 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早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家庭护理干预对比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智力指数、运动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早期家庭护理干预更有利于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身体康复。

  • 标签: 早期家庭护理干预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预后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的效果及对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 4月 -2017年 3月 间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中选择36例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增加实施上肢重复性运动训练,将其设为对照组。选择同时期 3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常规治疗之上增加实施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并设为观察组,采取 MSS运动功能状态量表评分、 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 SF-36生活质量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综合评分,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前MSS评分、 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 SF-36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则显示无明显差异( P> 0.05)。治疗后 4周 MSS评分、 Barthel指数评分、 SF-36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则显示观察组更优( P< 0.05)。 结论: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可得到良好的康复效果,有助于恢复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以及日常活动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 老年 脑卒中 偏瘫 上肢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容量的肺灌洗疗法治疗矽肺的效果及对患者肺功能影响。方法:选择我院 40例 2017年 4月 -2018年 2月矽肺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常规药物 +小容量的肺灌洗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疾病疗效;病情改善时间、运动耐量提高时间、肺功能改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状态、血清转化生长因子;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疾病疗效、病情改善时间、运动耐量提高时间、肺功能改善时间、肺功能状态、血清转化生长因子相比较对照组更好, 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相似, P> 0.05。结论:常规药物 +小容量的肺灌洗疗法治疗矽肺效果好。

  • 标签: 小容量 肺灌洗疗法 矽肺 效果 肺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青光眼手术患者实施规范化眼部按摩护理的滤过泡与眼压的影响。方法:选择 70例于我院接受小梁切除手术治疗的青光眼患者,纳入时间为 2016年 4月至 2017年 4月,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 35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青光眼术后护理,实验组行规范化眼部按摩护理,对比 2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眼压指标、滤过泡情况。结果: 2组青光眼手术前眼压未见显著差异( P> 0.05),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术后 3d、 2星期、 3个月眼压较低,实验组功能性滤泡(Ⅰ级、Ⅱ级)占比( 91.43%)与参照组( 60.00%)相比较高,组间具有显著差异性( P< 0.05)。结论:规范化眼部按摩护理在青光眼术后手术应用效果良好,应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规范化眼部按摩护理 青光眼 滤过泡 眼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骨折术后患者焦虑情绪、疼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骨科( 2017年 1月 ~2019年 1月)收治的 116例骨折患者,根据不同护理分为 2组,对照组( n=58)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 n=58)接受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情绪和疼痛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 SAS、 VAS评分、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明显( P<0.05)。结论:骨折患者术后给予舒适护理可有效改善焦虑情绪,缓解疼痛,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骨折 舒适护理 满意度 疼痛 焦虑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对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患者临床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采取从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1 月 来我院治疗的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患者 80 例,依据随机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0 例,常规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常规护理和早期护理干预相结合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指标要优于常规组, P<0.05 。常规组并发症高于观察组, P<0.05 。 结论: 对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恢复效果较好,对患者的临床指标改善以及并发症降低有较高的疗效。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呼吸衰竭 重症监护患者 临床指标 并发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 96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评估两组术后疼痛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无痛和轻度疼痛率更高,重度疼痛与极度疼痛占比更低,卡方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 (P< 0.05);观察组生活质量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卡方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 (χ2=7.596,P=0.005)。结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乳腺癌根治术 心理护理干预 术后疼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预见性护理与常规护理对 ICU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 2016年 2月 -2018年 9月期间于我院收治的 40例 ICU重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法,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 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行预见性护理方法,对比两组间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 70%,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 9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实验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 60%,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 9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实验组护理满意度,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 ICU重症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效果显著且能有效提高临床满意度评价。

  • 标签: ICU重症患者 常规护理 预见性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价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用曲美他嗪治疗对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 研究时段: 201 7 年 11 月 -201 8 年 12 月 ,分析本院收治的 60 例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 作为研究对象,回顾病例资料,以不同的治疗措施将 60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 30 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 曲美他嗪治疗 ,对比心功能、临床总有效率 。 结果:心功能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优 ( P <0.05 ); 临床总有效率 与对照组 相比,观察组较高 ( P <0.05 )。 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用曲美他嗪治疗, 既可改善心功能,还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 标签: 冠心病 糖尿病 曲美他嗪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术期综合护理对急性胆囊炎患者护理质量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 2018 年 8月— 2019 年 8月来某院进行急性胆囊炎手术治疗的 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0例。 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式, 30例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比较 2组患者护理质量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在综合素质、病房环境以及服务态度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 2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生活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2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其有助于提升患者对会满意度,促使其术后生活质量提升。因此,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围术期综合护理 急性胆囊炎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本次实验对象均选自 2017年 12月至 2018年 1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 70例 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n=35)和对照组( n=35)。实验组选择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照组选择宫瘤消胶囊治疗,对比两种药物的临床效果 。结果 在肌瘤体积、子宫体积上,实验组少于对照组,在血红蛋白上,实验组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 P、 E2、 LH、 FSH水平上,实验组后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明显缩小肌瘤并改善贫血情况,且用药副作用较小。

  • 标签: 子宫肌瘤 米非司酮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 探讨 口腔正畸治疗在牙周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 2019 年 6 月 -2019 年 8 月治疗的牙周病患者 18 例作为对象, 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 n= 9 )和观察组( n= 9 )。 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口腔正畸治疗, 24 个月治疗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咀嚼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前咬合力与咀嚼效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治疗后 24 个月咀嚼效率与咬合力,均高于治疗前( P<0.05 );观察组治疗后 24 个月咬合力与咀嚼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将口腔正畸治疗用于牙周病患者中能改善患者咀嚼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正畸治疗 常规方法 牙周病 咀嚼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改良肛瘘切开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的效果及其对肛门括约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从我院 2016年 4月至 2018年 12月期间收治的高位肛瘘患者中抽取 80例进行讨论,按照治疗方式分组,其中 40例接受传统肛瘘切开挂线术治疗(对照组),另 40例接受改良肛瘘切开挂线术治疗(研究组),观察比较治疗状况,如疗效、疼痛状况、肛门括约肌功能等。结果:研究组总疗效 (92.50%)高于对照组 (72.50%)( P<0.05)。术前肛门括约肌评分差异小( P>0.05),研究组术后 12hVAS评分、肛门括约肌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高位肛瘘接受改良肛瘘切开挂线术治疗,可显著缓解疼痛,疗效明显,且肛门功能和肛门括约肌功能受影响较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检验科微生物检验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并且对病原菌耐药性情况进行研究。方法 将 2018年 5月到 2019年 1月我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的 102例患儿的相关检验报告作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研究所有患儿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的状况,并且对患儿病原菌的耐药性检测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总结。结果 通过对检验报告的分析总结而得出,检验结果准确的检测报告 92例,检验结果错误的报告 10例;对导致检验科微生物检验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存在检验人员因素 2例,标本因素 4例,操作因素 2例,其他因素 2例;对于病原菌的耐药性进行调查,大肠埃希菌标本 56例,耐药青霉素 0,耐药头孢噻吩 18例,耐药氨苄西林 3例,耐药红霉素 0, 46例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药青霉素 44例,耐药青霉素 42例,耐药头孢噻吩 39例,耐药氨苄西林 28例,耐药红霉素 29例。结论 当前检验科的微生物检验质量会受到检验人员、检验标本、检验操作等相关因素的干扰,因此应针对这些因素强化相关检验工作,降低差错事件的发生;此外我市妇幼保健院的大肠埃希菌主要对头孢噻吩具有耐药性,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种抗生素普遍存在耐药性,临床干预时应予以控制。

  • 标签: 检验科 微生物质量检验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前后胎儿脐动脉、肾动脉阻力指数的影响。方法将 2017年 7月 -2018年 8月本院接收的妊娠高血压孕妇 60例纳入至研究组,将同期无妊娠期糖尿病、无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孕妇 60例纳入至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西门子 ACUSON-X30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检测胎儿重量、胎心率、双颈顶和胎儿宫内发育状况,并测量胎儿肾动脉阻力指数及脐动脉指数。结果在肾动脉与脐动脉阻力指数 S/D及 PI方面,对照组与研究组治疗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治疗后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新生儿体重和 Apgar评分方面,研究组治疗后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无意义( P>0.05)。结论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妊娠期高血压胎儿肾动脉及脐动脉阻力指数对临床治疗进行指导,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提高。

  • 标签: 肾动脉阻力指数 胎儿脐动脉 妊娠期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病患采用综合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段为 2017.11月 ~2018.11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病患,选取的研究例数为 80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常规组( 40例,常规护理),研究组( 40例,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的效果、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护理之后,和常规组相比,研究组的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都要相对较好;在并发症发生概率上,研究组的数值较低( P< 0.05)。结论:在对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病患进行护理干预的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

  • 标签: 慢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优质护理干预项目应用在使用 PICC 置管医治的患者中对置管时间、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选取82 例使用 PICC 置管医治的患者,依照随机抓阄的方式分成参照组、优质组等两组,每组有 41 例研究对象。对照组实行常规模式护理,优质组实行优质护理干预。比对两组的置管时间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参照组患者置管时间、护理质量、服务态度、护理技能等都较参照组要差,P < 0.05 存在着统计学意义。 结论 将优质护理干预项目应用在使用PICC 置管医治的患者中效果显著, 此模式值得采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置管时间 PICC 置管 干预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颈丛臂丛联合阻滞麻醉对锁骨骨折患者镇痛效果及神经损伤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分析,将我院在 2018年 2月 ~2019年 2月期间收治的 128例锁骨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把的 128例锁骨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有 64例锁骨骨折患者,为对照组患者施行单独的阻滞麻醉治疗,对观察组患者施行颈丛臂丛联合阻滞麻醉治疗;比较两组锁骨骨折患者镇痛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经比较后,得出观察组患者在术后 1h、 2h、 4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差异显著( P< 0.05),有统计学意义,但术后 6h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 VAS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发现观察组 64例锁骨骨折患者中存在 1例膈神经阻滞患者, 1例喉返神经阻滞患者,其并发症发生率为 3.13%,对照组 64例锁骨骨折患者中存在 5例膈神经阻滞患者, 6例喉返神经阻滞患者,其并发症发生率为 11.79%,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较低,差异较明显(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丛臂丛联合阻滞麻醉对锁骨骨折患者镇痛效果较显著,还可降低锁骨骨折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并使用。

  • 标签: 颈丛臂丛 阻滞麻醉 锁骨骨折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比较右美托咪定与吸入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 2016年 12月 ~2018年 12月我院收治的 64例全身麻醉下肿瘤切除术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 32例全身麻醉下肿瘤切除术患者采取吸入麻醉。观察组患者采取右美托咪定。对比两组认知功能等数据。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相较于吸入麻醉,右美托咪定可降低对老年患者执行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认知功能的负面影响,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吸入麻醉 肿瘤切除术 认知功能 右美托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