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近几年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速度越来越快 , 发达的交通事业以及规模化发展的建筑行业 , 均使得我国实施骨科手术的患者数量增加 , 加之一些骨肿瘤疾病发病率上升 , 使得骨科手术实施越来越频繁。根据现阶段临床医学研究明示 , 对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患者 , 积极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服务 , 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 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骨科手术 深静脉血栓 护理效果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病灶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抽签方式从 2017年 10月— 2018年 12月我院收治的乳腺良性病灶患者抽取 10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 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乳腺病变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比较两组乳腺良性病灶治疗总有效率;乳腺良性病灶切除时间、术中出血量、瘢痕大小、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乳腺良性病灶的总有效率、乳腺良性病灶切除时间、术中出血量、瘢痕大小、住院时间,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病灶操作方便简单,效果好,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均得到改进,瘢痕小,住院时间短,其应用价值高。

  • 标签: 乳腺微创旋切术 乳腺良性病灶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反向法”在上睑下垂矫正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17 年 1月 -2019年 1月收治的轻、中度上睑下垂患者共 43例 67眼,其中男 17例 ,女 26例,为研究对象,不论双侧是否存在上睑下垂,为保持术后重睑形态的对称性,双侧均进行手术。。结果 本次 43例 67眼上睑下垂,上睑下垂矫正良好的 39眼,中等的 26眼,不佳的 2眼。术后跟踪 6-12个月, 1例复发,不佳和术后复发 1例经修复后双眼下垂矫治良好。结论 “反向法”矫正上睑下垂,创伤轻、手术时间短,便于术中调整,术后肿胀轻,恢复快,效果易于把握。

  • 标签: 反向法 上睑下垂 矫正手术 应用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1月 ~2019年 1月)收治的 11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均接受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根据不同护理分为 2组,对照组( n=58)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 n=58)接受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 Harris评分优良率和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明显( 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功能和心理健康,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股骨颈骨折 优质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输血检验的过程中,使用卡式微柱凝胶法在 ABO血型鉴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6年 1月至 2019年 1月我院收治的 100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两个小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盐水法 ABO血型鉴定方式,实验组的患者给予卡式微柱凝胶法进行 ABO血型鉴定。测定两组患者血液检验一次性正确率,并分别对正定型和反定型检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液经卡式微柱凝胶法检测得到一次性正确率正定型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解析亲情护理干预用于焦虑症病人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本 院精神科 2017年 2 月 ~2018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改善骨折患者术后焦虑及抑郁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8月— 2019年 8月本院收治的 90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45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 45例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 SAS评分、 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满意度 93.33%,高于对照组 77.78%( P< 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能改善骨折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干预 骨折患者 焦虑 抑郁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牙周整复手术对于口腔修复患者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出我院在 2016年 11月 -2018年 7月采用常规口腔修复手术的 37例口腔修复患者,将其作为 A组,另选出在此基础之上采用牙周整复手术的 37例口腔修复患者,将其作为 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 B组患者在护理后其口腔修复评分、口腔修复效果都优于 A组患者( P< 0.05)。结论:对于口腔修复患者而言,在运用牙周整复手术后,其效果十分良好,可推广。

  • 标签: 牙周整复术 治疗 口腔修复 效果 康复效果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军队疗养院护士紧急救护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选取军队疗养院护士 40名作为本次调查的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7年 1月 -2018年 6月,以随机的方式将参与本次调查的护理人员分为 4组,每组 10名护理人员。根据疗养院 7个快速反应抢救预案为模块对参与本次调查的护理人员实施培训,培训内容包含情景模拟、操作技能、理论。分析培训前、培训后护理人员考核成绩。结果 :培训后护理人员考核成绩均有所提升,和培训前相比两组之间有明显差异( P<0.05),存有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军队疗养院护士紧急救护技能培训可有效的提升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充分的提供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为疗养员带来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 标签: 救护技能 疗养院 军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老年重症肺炎病人中应用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6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方位施护组与常规施护组 ,各 30例。常规施护组接受常规护理 ,全方位施护组接受全方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 7d后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 (APACHEⅡ)评分、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全方位施护组患者干预 7d后的 APACHEⅡ评分 (12.07±1.23)分显著低于常规施护组的 (14.97±1.45)分、住院时间 (12.63±1.69)d显著短于常规施护组的 (15.43±1.36)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全方位施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 93.33%显著高于常规施护组的 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将全方位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 ,可起到显著改善患者的健康状态、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率的优质护理效果 ,值得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全方位护理干预 重症肺炎 老年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姑息性手术治疗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 80例晚期胰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范围: 2017年 1月到 2018年 1月,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药物治疗)、观察组(姑息性手术治疗),各组病例数均为 4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6个月、 1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 6个月以及 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 P值< 0.05。结论:对于晚期胰腺癌患者采取姑息性手术治疗能够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姑息性手术 晚期胰腺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效果。 方法 :抽选我院收治的 84 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 42 例常规护理,观察组 42 例优质护理,评价两组护理模式应用效果。 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于妊娠期高血压,可减少产妇并发症发生,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应用 效果显著。

  • 标签: 优质护理 妊娠期高血压 护理质量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本次临床研究的开始时间为 2016年 8月,结束时间为 2017年 8月。研究对象则是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全部的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平均分为常规护理组( n=36例)以及优质护理组( n=36例)。前者接受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后者则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优质护理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显著,( P< 0.05);优质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本次临床研究的结果表明,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从而促使患者对护理更加认可,是一种有效的护理干预手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效果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舒适干预对结肠癌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结肠癌患者 60例,每组 30例随机划分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干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护理前 SAS评分与 SDS评分并无显著性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术前 KPS评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护理后观察组 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达到 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63.33%,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有助于结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减少,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舒适护理 结肠癌 术后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根管治疗术与干髓术联合应用治疗牙髓炎的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自 2017 年 8 月 -2018 年 8 月期间收治的 60 例牙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把这些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 30 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取干髓术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使用根管治疗术与干髓术联合治疗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参照组,差距较大,包含统计学意义( P<0.05 )。 讨论: 采用根管治疗联合干髓术治疗的方法,可以提高牙髓炎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 标签: 根管治疗术 干髓术 牙髓炎
  • 简介:  【摘要】 目的 研究早期肾脏疾病诊断应用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 62例早期肾脏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 另选取 62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 观察比较两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 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 54例, 阳性率为 90.0%;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 1例, 阳性率为 1.7%;两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为( 65.2±2.1) mg/L, 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为( 8.1± 1.3) mg/L;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早期肾脏疾病的诊断具有良好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早期肾脏疾病 ;尿微量白蛋白 ;诊断    引发人体出现肾脏疾病的因素较多, 在临床上肾脏疾病的常见症状主要为水肿、尿少、尿频尿急、高血压、血尿或者尿出泡沫增多等, 还有可能伴随着腰酸背痛和其他全身性症状 [1]。当人体肾脏受损后, 患者尿液中微量蛋白的种类或者含量也会因此而发生改变, 在临床诊断中, 对患者尿液中微量白蛋白进行检测能够了解患者肾功能的变化情况, 能够对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更为有效的依据 [2]。本文研究分析早期肾脏疾病诊断应用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 2016年 6月~ 2017年 6月本院收治的 62例早期肾脏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 其中肾炎 11例, 肾病综合征患者 10例, 尿路感染患者 6例, 肾小球疾病患者 8例, 糖尿病肾病患者 5例, 高血压肾病患者 10例, 肾囊肿患者 12例 ;男 37例, 女 23例 ;年龄 47~ 69岁, 平均年龄( 58.0± 3.7)岁。另选取同期 62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男 37例, 女 25例 ;年龄 47~ 68岁, 平均年龄( 57.5±3.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 样本选择为中段尿液, 将其吸取到试管中, 然后进行定性检测, 同时对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进行检测。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 其中尿微量白蛋白 /肌酐比值正常范围为 0~ 3;当尿微量白蛋白 /肌酐比值 >3为阳性。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 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 采用 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 54例, 阳性率为 90.0%;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 1例, 阳性率为 1.7%;两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为( 65.2±2.1) mg/L, 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为( 8.1± 1.3) mg/L;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目前, 尿微量白蛋白在肾脏疾病的临床诊断中是较为常见的检查手段之一, 其准确性较高 [3]。肾脏疾病对人体会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 病情严重时会造成血尿, 而对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能够了解肾脏疾病的病情, 为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 。    在人体器官当中, 肾脏是重要的代谢器官, 能够将人体内部的各种有毒物质排出体外, 同时还能帮助调节人体内部水电平衡, 因此肾脏具有重要的生理方面功能 。当人体出现肾脏方面的疾病, 则会对多种生理功能产生影响, 导致各种并发症。当肾脏出现病变会导致人体机体抵抗力降低, 影响有毒物质排出, 严重时会尿毒症或者肾衰竭等, 对人体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在临床上需要对肾脏疾病进行及早诊断 。    在一定生理条件下, 人体尿液受到影响会出现少量白蛋白, 该现象表明人体白蛋白的代谢出现异常, 从而反应机体肾功能出现问题, 导致部分蛋白质的渗漏 。除此之外, 尿液中发现微量白蛋白也表明机体中整个血管系统发生明显改变 。根据有关临床报道表明,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可以作为早期肾疾病诊断中最为敏感和可靠的标准之一, 通过检测可以明确患者发病的具体情况、发病症状, 为后续治疗提供有效的检测依据 。在检测过程中, 当发现尿微量白蛋白 /肌酐阳性几率较高, 则表明肾疾病患者机体已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尿微量白蛋白变化, 与正常健康检查人群相比, 其阳性几率所占明显偏高 。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 54例, 阳性率为 90.0%;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 1例, 阳性率为 1.7%;两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为( 65.2±2.1) mg/L, 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为( 8.1±1.3) mg/L;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早期肾脏疾病的诊断具有良好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薛峰 .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肾脏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 世界临床医学, 2017, 11( 5): 34.     [2] 李东千 .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四川医学, 2013, 34( 7): 1083-1084.     [3] 陈励勋, 孙晶 . 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诊断早期糖尿病腎病的临床价值 . 中国现代医生, 2015, 53( 20): 99-102.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无痛分娩配合自由体位待产的方法应用于初产妇的效果。 方法 对长沙县某医院 480例初产妇进行研究,采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法均分为对照组(自然常规待产方法)和试验组(无痛分娩配合自由体位待产),比较两组 产妇 VAS评分、产后总出血量、住院时长的统计学差异,比较两组产妇肌肉疲劳度、盆底肌电值的统计学差异。 结果 试验组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试验组产后总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产妇Ⅰ类纤维和Ⅱ类纤维的盆底肌电值均高于 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 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 。 方法 : 收集近几年 本院 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 的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接受临床路径护理)和对照组(接受普通 腹腔镜围手术期 护理)。对比( 1 )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下地行走时间。( 2 )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医疗费用。 结果: ( 1 ) 两组术后排气时间、下地行走时间 比较有差异( P<0.05 ) 。( 2 ) 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医疗费用 比较有差异( P<0.05 ) 。 结论 : 临床路径 护理用于 腹腔镜卵巢囊肿手术中,可以缩短患者 术后排气时间、下地行走时间,对减少住院费用,促进机体的康复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腹腔镜 卵巢囊肿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急性期面瘫(风寒证)针灸最佳治疗方案以及其效果的评价。 方法: 选择我院 2017 年 4 月至 2018 年 4 月收治的 109 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且将其随机分入到 16 个正在治疗的组中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对穴位注射、对温针灸、刺络放血、电针这四个方面的因素进行正交设计,并且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 结果: 联合刺络放血、温针灸、穴位注射以及电针进行治疗,效果最好。 结论: 对于急性期面瘫联合 刺络放血、温针灸、穴位注射以及电针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最好,能够有效帮助患者得到恢复,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风寒型 面瘫急性期 温针灸 优化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了重症监护病房( ICU)护理中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8年 1月 6日 ~2018年 12月 12日在本院 ICU病房接受治疗的 75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 38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 37例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 97.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ICU护理中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ICU 护理 人文关怀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