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知识贯穿于Ⅱ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日常护理中,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符合Ⅱ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86例)与对照组(8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试验组基于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同时给予积极心理学干预。运用降糖疗效判定标准和Morisky问卷进行评价。结果经积极心理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3.72%,高于对照组(76.74%);试验组较观察组的患者其痰菌转阴、血糖控制情况,患者回访情况及用药依从性、并发症预防情况、定期复查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Ⅱ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予以积极心理学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改变其应对方式,从心理上能够正确认识疾病并积极配合治疗。

  • 标签: 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 积极心理学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PBL结合情景模拟法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大专护理实习生8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名,对照组学生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观察组学生采用PBL结合情景模拟法进行教学,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经过10个月内科临床护理教学,观察组理论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问题分析能力提升、创造性思维培养、沟通能力提升、学习兴趣激发、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小组合作能力提升上观察组学生对学习模式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内科临床护理学教学中PBL结合情景模拟法的应用可提升学生分析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的能力,且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学生沟通能力也得到提升,可见此种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良好,更利于强化临床实践能力。

  • 标签: PBL 情景模拟法 内科临床护理学 教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护理学专业学科课程体系转向广域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实践。方法从公共与人文素养、医学基础、专业基础、护理学专业、实践教学等课程群方面构建课程体系方案。结果护理学广域课程体系是将护理学学科特点突出出来,对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人文素质进行重点培养,构建具体可行的方案,达到良好效果。结论广域护理学课程体系使围绕学科的课程体系问题的都有效解决,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秉承整体护理观念,实现了护理学专业课程体系有效变革。

  • 标签: 护理学专业 课程体系 广域课程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真实情景模拟自制视频综合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2013级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试验组2014级学生采用临床真实情景模拟自制视频综合教学法。分析两组教学后的理论考核成绩和对情景模拟视频综合教学法的问卷调查。结果试验组在理论成绩和活跃课堂气氛、学习兴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度以及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临床真实情景模拟自制视频综合教学法,有效的提高了《内科护理学》本科生的教学质量,值得在高校教学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情景教学 模拟视频 内科护理
  • 简介:摘要本研究选取一位西北民族大学应用心理专业大三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访谈法、问卷法以及观察法进行信息的收集,主要研究学习拖延行为。并结合学习理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充分认识学习拖延的认知机制,探究学习拖延行为背后的影响因素。

  • 标签: 学习拖延 扎根理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所谓“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监视、调控由目标和情境特征引导的认知、动机和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为自己确定学习目标,然后调节、控制由目标和情境特征引导和约束的认知动机和行为。它是孩子获取知识、发展技能的重要条件和途径,是孩子终身发展的基础:也是提高学习质量的有效保证。

  • 标签: 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 学习质量 孩子 认知 引导
  • 简介:摘要怎样建设符合“健康中国2030”视角下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满足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需求,是亟需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通过文献检索、走访座谈、学习借鉴国外先进做法和经验等方式,对国外相关培养政策进行了针对性分析,提出改革完善的意见和建议,以推动“健康中国”新形势的发展需求。

  • 标签: 临床心理学 人才培养 顶层设计
  • 简介:摘要希波克拉底曾说过,构成医学的三要素是医生、患者和疾病。医患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是医生和患者在围绕寻求与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建立这种关系的唯一目的是为了促进患者的健康。

  • 标签: 患者 医生
  • 简介:摘要对本院2012年元月至2015年12月底,对独眼白内障32眼术前心理治疗分析,独眼白内障手术风险大,医患双方心理压力更大。但通过多次反复交流,取得双方信任后,制定个性化方案,选择适当手术时机,还是能达到预期效果的。

  • 标签: 独眼 白内障手术 术前心理干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情境教学在妇产科护理学妊娠期孕妇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100名护理学专业学生,随机将入选的100名学生分为观察组(50名)与对照组(50名)。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式,观察组则采取情境教学法。观察两组学生在妊娠期孕妇护理中的考核成绩以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生在妊娠期孕妇护理中的考核成绩以及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境教学在妇产科护理学中妊娠期孕妇护理教学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提高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 标签: 情境教学 妇产科护理学 妊娠期孕妇护理
  • 简介:摘要借助于形成性评价工作能够对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有效的评价,并且能够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及时的纠正与完善,以此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应用,还能够使得传统应试教育弊端得到有效的转变,并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本文主要就基于在创新能力基础上生理学教学的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建立进行深入的研究。

  • 标签: 创新能力 生理学教学 形成性评价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静脉治疗护理学组在PICC带管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为延续护理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82例PICC带管出院患者,根据延续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常规延续护理的对照组(n=41)、加行静脉治疗护理学组的观察组(n=41)。对比两组延续护理干预PICC带管出院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组间静脉炎、穿刺点感染、滑脱、导管堵塞等总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带管出院患者延续护理干预中实施静脉治疗护理学组干预利于降低感染、导管脱落等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静脉护理学组 PICC带管 延续护理 穿刺感染 护理质量
  • 简介:目的对父母的期望与中学生学习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问卷调查了lt4名中学生.采用方差分析、结构方程的数据处理技术。结果父亲与母亲的期望具有相同的结构,但父、母的期望在“对于人际交往的期望”因素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自我效能感”是父母期望影响学生学习的中介变量.学习成绩和学习焦虑不受期望的直接影响;父亲和母亲的期望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模式没有显着性差异。结论父母的期望通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影响学生的学习焦虑和学习成绩。

  • 标签: 父母期望 学生学习 相关性 人际交往 学习焦虑 学习成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高职院新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学习心理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从高职院新生所特有的学习背景入手,分析了常见学习心理问题及其原因,并进一步探讨了切实可行的调适途径。

  • 标签: 高职院 学习心理 学习背景 新生 大学生 特殊群体
  • 简介:日本松下电器总裁松下幸之助有一次在一家餐厅招待客人.一行6个人都点了牛排。等6个人都吃完主餐,松下让助理去请烹调牛排的主厨过来,他还特别强调:“不要找经理,找主厨。”助理注意到,松下的牛排只吃了一半,心想一会儿的场面可能会很尴尬。

  • 标签: 学习效果 反馈 松下电器 牛排 餐厅 日本
  • 简介: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是高考成绩相对较差,学习自主性较低的群体。他们对英语这门课程没有一个系统的掌握,语言只是支离破碎的记忆,基础不扎实,更谈不上对此门课程的兴趣。并且这些学生学习两级分化严重,对在高中阶段文化基础还可以的学生来说,对文化知识的学习会感觉比较轻松,学习兴趣相对高些;而那些在高中阶段文化课程较差,

  • 标签: 学生学习 高职院校 英语 培养 文化基础 学习自主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检查对肺癌诊断与分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60例肺癌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全部患者用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检查,之后同手术结果相对比。结果本次研究选取的160例肺癌患者通过手术病例诊断鳞癌、腺癌、小细胞癌分别为104例、12例、44例;通过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检查154例为肺癌,诊断符合率为96.3%,鳞癌、腺癌、小细胞癌分别为102例、10例、42例,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8.1%、83.3%、95.5%。结论在诊断肺癌临床上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检查具有较高诊断符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检查 肺癌诊断 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对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8月的孕妇3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是否采取积极的心理学干预措施,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175例。其中常规组采取常规的孕产期服务模式,干预组则在常规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增加积极的心理学干预。对两组孕妇入组时、临产前抑郁自量表(SDS)测试及产后第7天、产后第42天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两组孕妇的抑郁症发生率。结果临产前,干预组的测试结果明显优于常规组,且P<0.05。在产后第7天、第42天,常规组的抑郁症发病率明显高于干预组,且P<0.05。结论对产妇进行积极的心理学干预,有利于缓解孕妇及家属的紧张不安心理,显著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值得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积极心理学理论 产后抑郁症 干预 爱丁堡抑郁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