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9 个结果
  • 简介:特朗普政府的2017年国际安全战略和2018年国防战略规划了与中国和俄罗斯的竞争构成美国的主要国家安全考虑.·两份文件都认为大国竞争中心位于印度一太平洋区域,中国试图在这里排斥美国成为头号强国,以实现区域霸权和最终的全球优势地位.·华盛顿与北京的地缘竞争对东南亚具有重大意味,包括:1、更复杂的安全环境,区域国家日益面临在中美之间做出无保留选择的局面.2、由于美国加强对中国的施压,北京以增加在南海人工岛屿的军事存在作为回应,导致南海局势再度紧张.3、美国强化推动与东南亚盟友和伙伴国的军事合作关系,抗衡中国在区域国家中的防务外交活动扩大.4、东盟团结进一步受压,因此也影响该组织在区域安全框架中的核心地位.

  • 标签: 国家安全战略 国防战略 东南亚 特朗普 政府 地缘竞争
  • 简介:二次大战以来,美国历届政府在对待经济安全的态度上,表现出既重视又不重视的矛盾现象:一方面,历任总统都明白无误地强调靠经济的规模和实力来作为美国的最后防线,认为一个有活力的国内经济是美国发挥全球领导作用的先决条件,另一方面,又较少使用经济安全一词。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经济安全长期处于从属地位,用美国外交政策专家罗赛蒂(J.A.Rosati)的话来说,就是属于“低级政策”之列;一方面,在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国际经济政策和国内经济政策时,常常用来达到经济安全目标,特别是不少对外经济政策本身就是典型的经济安全政策,另一方面,从来没有正式制订过一个系统和明确的国家经济安全战略。这一矛盾现象是了解美国经济安全战略的入口。

  • 标签: 经济安全 政策的目标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 经济安全战略 国际经济政策
  • 简介:借1999年旅游业发展的好势头,越南把2000年旅游业的目标定为:吸引外国游客200万人次,推动本国游客达到1100万人次。1999年,越南在发展旅游事业上下了大功夫:例如:越南和古巴等国家签署了一系列的旅游合作项目,同泰国和老挝合作开发湄公河地区的旅游景点,与亚洲旅游协会和世界旅游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开辟一些特色旅游线路等。这些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使得前往越南参观游览的外国游客有所增加,本国旅游者的数量也随之提高。据越南旅游局的统计,

  • 标签: 2000年 外国游客 越南 1999年 旅游业发展 湄公河地区
  • 简介:2014年下半年,乌克兰危机和克里米亚归俄等事件引发欧美国家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在西方国家对俄罗斯从金融、管理及新技术三管齐下的制裁下,俄罗斯向历来重视但实际被边缘化的远东地区再次转向。2015年俄罗斯相继颁布了《超前发展区法》和《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法》等15项立法,在远东地区设立16个超前发展区,在产业集群理念下打造融入亚太的远东地区发展新模式。

  • 标签: 俄罗斯远东 向东转战略 超前发展区 自由港
  • 简介:2016年澳大利亚颁布了新版的南极战略,其在进一步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以强化地缘优势的同时,也重申将继续维护南极条约体系的有效性,并在南极治理问题上扩大国际合作。澳大利亚这种兼顾地缘政治逻辑和全球治理逻辑的南极战略,不仅能更有效地维护自身利益,也对抑制霸权治理逻辑、促进国际南极合作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澳大利亚 南极战略 全球治理模式 地缘政治模式 霸权模式
  • 简介:德国跨世纪经济发展战略构想孙晓青统一以后的德国努力在国际舞台上寻求新的定位。面对多方挑战,德国不断加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以维护其经济大国的地位。德国在今后治国方面的考虑较之统一前更为长远、更加国际化。面临的挑战德国统一大大改变了它所处的内外环境。这...

  • 标签: 经济发展战略 德国 跨世纪 经济增长 未来发展 公共企业
  • 简介:美国对华经济战略正在调整中,金融开始超越贸易成为美对华经济政策的重点。本文在总结美国经济战略调整的各种表现基础上,对其背后的根本动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与贸易政治对比,考察了美国国内的金融政治。本文最后分析了美国为实现其战略目标而可能采取的各种政策路径。

  • 标签: 美国 对华经济战略 金融政治 中美经贸关系
  • 简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石油发展的阶段与问题(一)发展阶段建国以来至改革开放前,我国石油工业的特点是自给自足,计划单一,政策简单,石油效率低,技术落后,环保意识薄弱。改革开放以来,石油工业开始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

  • 标签: 改革开放前 石油工业 自给自足 技术落后 环保意识 市场经济
  • 简介:2012年,党的十八大正式将"海洋强国"明确为国家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目标。这是中国首次在国家战略层面就海洋与国家发展间的关系做出总体规划。在这前后,中国"海洋强国"的发展道路——中国"海洋强国"战略如何落实的话题,成为国内外学者讨论的焦点。本质上,这也是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观念与方法论问题。就此,本文在梳理与评述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意识基础与行为逻辑进行了分析,进而就中国"海洋强国"的哲学内涵进行概括。中国"海洋强国"战略是海洋意识普遍觉醒和承继传统海洋认知的结果,这决定了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和合"观念基础及发展海洋合作伙伴关系的行为逻辑。因而,中国"海洋强国"战略在观念上以和平与合作为导向,以发展为目标,以开放为准则,而在海上竞争层面则强调对话与规则。

  • 标签: “海洋强国”战略 海洋观 海洋安全 海上合作伙伴关系
  • 简介: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能源格局急剧变化,能源问题正在演变成为一场政治、安全、利益、外交等措施在内的大国外交博弈。而在全球化进程中,各国的能源安全问题只能是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互保体系。未来中国的能源国际战略的改革与调整应在以下方面做出调整:资源控制与权益分享的合理定位,政府支持与市场操作的优势整合,现货供应与能源金融的双重保障,双边合作与多边协商的双管齐下。通过全面的能源外交,形成与国际油气大分工相适应的多层次、一体化和综合性的国际能源战略体系

  • 标签: 能源安全 国际战略 国际合作
  • 简介:一、西伯利亚——俄国欧洲部分的重要“附庸”西伯利亚地区以其储量巨大的自然资源和雄厚的生产实力,在俄罗斯联邦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西伯利亚拥有全俄国80%以上的燃料动力资源和50%以上的水力、森林资源.这里的有色金属矿藏和化工原料矿藏早已闻名于世.自80年代中期以来,按其生产规模估量,西伯利亚已经成为仅次于中央经济区的全国第二大经济区.其社会总产值约占俄罗斯联邦的19%,建筑安装量则占全俄的27%以上.据统计,自80年代末期,由西伯利亚地区直接出口的产品,其价值约为130亿美元,是国家极重要的出口创汇地区.此外,在1989年以前,西伯利亚地区的生产效益平均比全俄国水平高15—20%左右.如果除掉传统的计划价格体制的不合理性和全国价格政策的倾斜不利于西伯利亚的现实,该地区的经济效益综合指标还应当再高一些.西伯利亚的原料——资源型生产结构特点和无比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其经济效益指标的根本保证.但是,在西伯利亚经济部门中,单纯评估非原料性生产部分的效益,其指标则低于全俄的平均水平.这是西伯利亚地区长期片面发展原料性生产的经济取向所造成的直接后果.在1989年之前,苏联权威的经济学家和政府决策者都认为,西伯利亚作为全国的主要燃料、能源和各种工业原料的生产基地,其发展速度是

  • 标签: 西伯利亚地区 走出困境 西西伯利亚 俄国 发展速度 苏联解体
  • 简介:以社民党领导人施罗德为总理、绿党领导人菲舍尔为副总理兼外长的左翼红绿联盟政府。新政府执政后在一些方面曾推行有别于科尔政府的外交政策。在经过碰壁和一段时间“实习”后,聪明、务实的施罗德和机智善变的菲舍尔调整了对外政策,并在某些方面和重要问题上打上了自己的“印记”。

  • 标签: 红绿联盟 施罗德 对外战略 绿党 社民党 菲舍尔
  • 简介:文莱位于加里曼丹的北部,北临南海,边疆的其余部分均与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州接壤。全国划分为文莱、图通、藤布龙和白拉亦四个行政区。土地面积只有5765平方公里,人口约21万人(1984年的估计数字)。1888年文莱沦为英国的保护国。1984年1月文莱独立,同年1月7日加入东南亚国家联盟,成为东盟的第六个成员国。文莱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1984年的可开采石油蕴藏量为15亿桶、天然气蕴藏量为

  • 标签: 经济发展战略 估计数字 沙捞越 加里曼丹 出口收入 天然气资源
  • 简介: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以其鲜明的特点在世界战略格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作为仅存的世界超级大国的美国,为了保证其战略目标的实现,适时调整其亚太战略。无论是布什政府的“扇形结构”,还是克林顿政府的“新太平洋共同体”,都是要确立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主导权。随着美国亚太战略的调整,作为美国亚太政策重要组成部分的对华政策也相应地发生一系列变化,“制裁接触”和“全面接触”分别为其两个阶段。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影响了中美关系,但是,中美关系作为冷战后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仍将继续向前发展

  • 标签: 美国 亚太战略 对华政策 中美关系
  • 简介:由于中亚地区在地缘政治、地缘经济(战略性能源)和国际安全方面具有重大战略价值,冷战后,特别是“九一一”事件后,美俄加剧了在中亚地区的争夺。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攻势,俄罗斯艰难应对。在维护俄罗斯的中亚战略利益、打击中亚“三股势力”、缔造俄南部和东部稳定周边环境、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方面,上海合作组织对于俄罗斯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

  • 标签: 俄罗斯 上海合作组织 战略意义
  • 简介:欧盟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根据国际形势变化,特别是中欧各自内部的新变化、新挑战,定期发布一系列对华政策文件,规划和指导各时期的对华关系发展。这种相对程式化的倾向在2006年之前非常明显。此后因欧洲陷入多重危机的困扰,其关注重点被迫集中于欧盟内部事务及周边问题。直至2016年6月,时隔10年之后,欧盟再次发布《欧盟对华新战略要素》文件,重新系统规划了欧盟对华新战略的基本原则、政策框架及未来行动方向。本文根据此新政策文件,重点阐析了欧盟对华新战略要素所蕴含的基本理念原则及政策框架的核心内涵,并结合当前中欧关系中的突出问题,思考和总结了欧盟对华新战略要素的特点和新倾向。

  • 标签: 欧盟对华政策 中欧关系 欧盟对华新战略要素
  • 简介:2005年12月14—15日,旨在构筑本章的研究对象—东亚共同体的“第一届东亚首脑会议(EAS::EastAsianSummit)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召开了。众所周知,在这一历史性首脑会议召开之际,以日本和中国为中心已经展开了激烈的前哨战——外交战。问题在于如何整理第一届东亚首脑会议及其预定在其之前召开的第九届“东盟+3(日中韩)”首脑会议(12月12—13日)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因为日本认为应以“东盟+3”(13国)加上3个东亚区域外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的16国的“东亚首脑会议”为基础来构筑东亚共同体,而中国则考虑应该以“东盟+3”为基础来建立东亚共同体,两国之间围绕东亚共同体的框架(成员)产生了意见对立。其背景有:

  • 标签: 东亚共同体 日本 首脑会议 马来西亚 澳大利亚 吉隆坡
  • 简介:土耳其地处欧亚要冲,是对中亚和中东地区具有重要影响的地区大国,同时也是美国欧亚战略中的重要棋子."9.11"事件后,土在外交、军事及后勤保障等方面积极配合美国,在美反恐行动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但土美双方在安全、政治等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分歧.

  • 标签: 土耳其 欧亚战略 美国 外交关系 地缘政治 国际关系
  • 简介:尊敬的山田正团长先生.各位专家学者,朋友们: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向远道而来参加此次研讨会的日本朋友和中方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 标签: 互惠关系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中日 专家学者 朋友 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