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健康指导对系统红斑狼疮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87例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过程进行护理干预,包括疾病、服药、生活、生育指导,定期追踪随访等。结果除1例死亡外,86例患者长期病情稳定不复发,生活质量提高。结论科学的综合治疗,有效的护理干预健康指导,使红斑狼疮患者病情稳定,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 标签: 护理干预 红斑狼疮 健康指导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系统红斑狼疮患者产后的临床护理干预状况。方法抽取系统红斑狼疮患者产后女性70例,使用不同护理方式进行护理,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为35例。结果护理B组相较于护理A组来说,SAS、SDS、SES的心理情绪评分较低,系统红斑狼疮患者护理中患者满意度相较于A组来说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干预对于系统红斑狼疮患者而言能够改善患者心理,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系统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系统自身免疫病,其诊断和治疗均很复杂。在我国制订既符合国际指南制订标准又贴近中国临床实践的SLE诊疗指南势在必行。本指南由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系统红斑狼疮研究协作组联合牵头发起,采用推荐意见分级的评估、制订及评价(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分级体系和国际实践指南报告标准(RIGHT),就我国一线风湿免疫科医师关注的12个临床问题,给出了较为详细的循证推荐,旨在提高SLE诊疗的科学,提高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质量。

  • 标签: 红斑狼疮,系统性 指南 证据质量与推荐强度分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血液灌流在治疗系统红斑狼疮中的疗效及护理。方法运用血液灌流治疗活动期系统红斑狼疮,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结果18例治疗前后症状及炎症指标明显改善,2例改善不明显,总有效率90%。结论血液灌流能帮助清除体内免疫复合物及部分抗体,部分患者治疗后可获得较好的近期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但必须配合常规治疗,不能完全替代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液灌流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运用环磷酰胺加甲泼尼龙冲击治疗重症系统红斑狼疮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60例系统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60例系统红斑狼疮患者临床有效缓解52例、死亡2例,冲击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系统红斑狼疮患者采用冲击治疗显效迅速,系统化护理干预可减轻冲击治疗的不良反应,使患者能较好地度过冲击期,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红斑狼疮 冲击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系统红斑狼疮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本病常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或用免疫抑制剂,应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护理
  • 简介:摘要系统红斑狼疮简介,了解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及治疗现状,了解系统红斑狼疮的健康管理与预防的知识与基本技能,对健康危害因素进行干预,提供有针对的科学健康信息。查阅系统红斑狼疮相关健康管理资料。改善和减少系统红斑狼疮的健康危险因素1。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标准 药物治疗
  • 简介:系统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已被广泛应用的类固醇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虽然有效,但常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而对于重症难治SLE,这些药物往往疗效不佳且不良反应严重。靶向性生物制剂的应用虽然显示出特定的疗效,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迄今为止仅在不同自身抗体和信号通路等环节解决发病网络中的部分问题。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一种更为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考虑到SLE的突出问题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障碍,且这些障碍复杂多变又难以控制,研究者希望从形成免疫系统的上游细胞中找到突破口。免疫细胞由干细胞分化而来,而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多种免疫调节功能的细胞,在向免疫细胞分化过程中有可能实现部分或全部免疫系统的修饰和重建。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干细胞已逐步成功应用于SLE的治疗。

  • 标签: 造血干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移植
  • 简介:目的了解系统红斑狼疮患者运动干预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为今后研究提供指导与方向。方法收集和整理系统红斑狼疮患者开展运动干预的相关文献,根据文献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检索相关文献报道,系统红斑狼疮患者开展运动干预形式主要有:有氧运动,包括跑步、功率自行车、健步走以及游泳、瑜伽等;抗阻训练,如力量训练、负重抗阻运动和弹力带练习;以及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相结合的形式。运动强度以中度为主,可以减轻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改善内皮舒张功能、减轻疲劳状况、提升生活质量。结论系统红斑狼疮患者开展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有一定效果,有氧运动的效果要优于抗阻训练。对系统红斑狼疮患者开展运动干预具有挑战与难度,系统红斑狼疮患者的运动能力较差,患者自身对开展运动干预的积极性不高,患者开展运动干预需要专业人员的指导与监督。建议以后开展多科合作,发挥社区医院和同伴支持的作用,增强系统红斑狼疮患者运动的积极性。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有氧运动 抗阻运动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妊娠合并系统红斑狼疮(SLE)不同时机妊娠下孕期临床特征、孕期并发症以及妊娠结局的差异,以期指导SLE患者合理妊娠。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2000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6例妊娠合并SL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回顾分析,包括指导妊娠组60例和非指导妊娠组36例,对其一般情况、临床特征、孕期并发症及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指导妊娠组与非指导妊娠组年龄和孕次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指导妊娠组孕期狼疮活动率低于非指导妊娠组[25.0%(15/60)比100.0%(3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孕期SLE活动的临床表现主要以血小板减少、狼疮肾炎(LN)、皮疹为主。其次为感染、关节炎等。其中,指导妊娠组血小板减少、LN、皮疹发生率低于非指导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指导妊娠组子痫前期、早产、胎儿宫内生长受限(IUGR)、低出生体质量儿(LBW)、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低于非指导妊娠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指导妊娠组妊娠丢失率低,活产率明显高于非指导妊娠组[0比33.3%(12/36)、100.0%(60/60)比66.7%(2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导妊娠组终止妊娠孕周及新生儿体质量均大于非指导妊娠组(妊娠丢失者除外)[(269.4 ± 8.0)d比(250.8 ± 18.5)d、(3 005.2 ± 305.9)g比(2 462.5 ± 507.6)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指导妊娠组剖宫产率低于非指导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9)。指导妊娠组孕产妇病死率低于非指导妊娠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133)。结论妊娠合并SLE孕期狼疮活动主要临床特征以血小板减少、LN、皮疹为主。疾病活动可增加血小板减少、LN、皮疹发生率。指导妊娠组较非指导妊娠组孕期狼疮活动率显著降低,孕期并发症减少,常可获得较好的妊娠结局。狼疮活动是影响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选择缓解期及控制期受孕是SLE妊娠成功的关键。SLE患者妊娠较正常人群有较高并发症风险,如子痫前期、早产、IUGR、LBW、妊娠丢失等。SLE患者孕期应加强母婴监护,以最大程度降低围生期母婴并发症,提高围生质量。

  • 标签: 妊娠 红斑狼疮,系统性 临床特征 妊娠结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系统红斑狼疮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50例重症系统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中医护理加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加常规护理能够有效提升系统红斑狼疮患者的护理效果,值得广泛运用。

  • 标签: 重症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医辩证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综合皮肤护理在系统红斑狼疮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系统红斑狼疮患者50例作为主要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25例/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皮肤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措施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大于对照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系统红斑狼疮患者实施综合皮肤护理既有利于病情的快速康复,同时也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综合皮肤护理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