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常规磁共振磁共振间接关节造影诊断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7月本院收入的疑似肩袖损伤患者70例进行研究,对其依次开展肩关节镜、常规磁共振磁共振间接关节造影检查,肩关节镜检查为金标准,比较常规磁共振磁共振间接关节造影的诊断效果。结果:磁共振间接关节造影诊断肩袖部分撕裂患者的准确度、特异度及灵敏度均显著优于常规磁共振,P

  • 标签: 常规磁共振 磁共振间接关节造影 肩袖损伤
  • 简介:摘要:在现代医学领域,磁共振成像(MRI)作为一种无创、无痛且分辨率极高的影像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诊断中。尤其在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以及某些肿瘤疾病的诊断上,MRI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工具。本文将深入探讨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磁共振常见病诊断中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应用策略,旨在提升医疗领域的诊断精度和效率。

  • 标签: 磁共振成像技术 磁共振常见病诊断 重要性与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前列腺癌采用磁共振引导下实施前列腺穿刺活检的诊断效果。方法对26例临床可疑前列腺癌患者,采用结石位经会阴磁共振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并随访分析术后并发症情况。随访包括术后感染、血精、血尿、血便等。结果磁共振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检出为19例(73.08%),无术后感染病例,血尿5例(19.23%)血精2例(8.69%)。结论可疑前列腺癌采用磁共振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前列腺活检方法,可以提高检出率,与超声引导下经直肠穿刺方法相比,明显减少了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磁共振 引导 经会阴 前列腺癌 穿刺活检
  • 简介:【摘要】本综述文章探讨了1.5T封闭式超导磁共振成像(MRI)引导经皮肝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文章从超导磁共振成像技术、经皮肝穿刺活检、以及MRI引导下的经皮肝穿刺活检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讨论。1.5T封闭式MRI技术能够提供高分辨率、多参数、多序列和任意平面的成像,从而显著提高穿刺的精确性、安全性,以及取材和病理符合率。尽管设备成本高和操作复杂性是该技术在临床上普及的限制因素,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 标签: 超导磁共振成像(MRI),经皮肝穿刺活检,1.5T封闭式MRI,精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常规磁共振磁共振间接关节造影诊断肩袖损伤情况。方法经随机抽取双色球分组方法,将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接诊的50例肩袖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磁共振间接关节造影检查、常规磁共振检查,对两组检查情况加以观察。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肩袖部分撕裂、肩袖全层撕裂检出情况比较,前者明显优于后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肌腱炎检出情况实行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间接关节造影,对肩袖损伤患者实行诊断,诊断效果准确性较高。

  • 标签: 常规磁共振 磁共振间接关节造影 肩袖损伤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0例前列腺癌及4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分别采用MRS、DCEMRI、MRS+DCEMRI进行检查,对比三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与前列腺增生诊断相比,MRS及DCEMR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符合率明显更高(P<0.05);MRS+DCEMRI联合诊断对前列腺癌的诊断符合率为100.0%(40/40),对前列腺增生的诊断符合率为97.5%(39/40)。结论MRS与DCEMRI均是临床诊断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联合检查可减少临床漏诊、误诊现象,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前列腺癌 磁共振波谱分析 磁共振成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胼胝体梗死在MRI上的影像特点,提高MR对胼胝体梗塞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16例经临床证实的胼胝体梗死病史,分析胼胝体梗死在MR上的影像特点。结果在磁共振图像上,胼胝体梗死形态可为卵圆形、斑片状或条片状,部位累及胼胝体单侧或双侧并以累及单侧为主,同时常伴有脑内其它部位的梗死。胼胝体梗死在MR上的信号根据病变时期不同,在T1序列上可呈等或低信号,在T2、FLAIR及DWI序列上可呈等或高信号。结论MR对胼胝体梗死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胼胝体 梗死 磁共振
  • 简介:目的:探讨移植肾的MRI表现、材料与方法:对35例移植肾进行MRI检查,根据临床症状及生化资料将其分成三组,即非排斥组22例;排斥组(急性、慢性)5例;少尿、无尿组8例。MRI观察项目:(1)移植肾大小,(2)移植肾皮髓质分辨率(四级),(3)移植肾血管能见度(四度)。结果:非排斥组,肾脏外形无增大,皮髓质分辨率Ⅱ级以上达95%,血管能见度Ⅱ度以上达95%,排斥组,急性:肾脏外形均增大,皮髓质分辩模糊均在Ⅱ级以下,血管能见度在1~0度范围;慢性:肾脏稍偏小,皮髓质分辨率及血管能见度均在Ⅱ~Ⅰ级(度)范围。少尿、无尿组,早期肾脏无增大,皮髓质分辨清楚,Ⅱ级达75%,而血管能见度差,Ⅰ度达75%。本文重点讨论少尿、无尿组的病因,MRI特征及血管能见度改变的临床意义。结论:MRI能较好地显示移植肾的变化,并对其CMD和PVV级别进行判断。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移植肾 排斥 非排斥
  • 简介:2003年的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由保罗·C·劳特伯和彼得·曼斯菲尔德爵士分享以表彰他们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的突破性成就.这项技术的发明使得人类能够清清楚楚地看到自己或其他生物体内器官的图像,为医疗诊断和科学研究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手段.

  • 标签: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医学 生物体内 彼得·曼斯菲尔德 生理学奖 医疗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乳腺磁共振检查方法,结合临床需要,对乳腺磁共振检查流程进行标准化并优化扫描序列及参数,为常规乳腺体检及疾病筛查提供参考标准,使得乳腺磁共振更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中。

  • 标签:
  • 简介:目的外周脉管系统的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病,用于本病的导管技术,曾被看作是诊断的金标准。但由于它们的侵入本性,生来就有产生并发病的可能。无创的诊断技术,由于准确性低和依赖于高手的操作,其作用历来是有限的。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是一个新途径,其诊断的准确性,能与侵入性血管造影术相比。

  • 标签: 脉管系统 磁共振成像 外周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动脉粥样硬化 导管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