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磁共振患者检查的目的、部位、要求及心理特点。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一般护理、药物护理、心理护理、特殊护理。结果保证患者顺利、安全接受MRI检查,图像清晰,获得满意的检查效果。结论MRI的护理工作是做好MRI成像检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 标签: 磁共振 护理研究 配合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成像参数配合,合理使用磁共振检查技术。方法研究膝关节的解剖结构情况,依据临床对膝关节中韧带、半月板、关节软骨、骨骼和肌肉等的要求不同,选择合适的扫描方位、扫描序列和扫描参数,把三者以最优的方式搭配起来,并注意扫描存在的问题,为临床提供更好的图像质量。结果搭配好扫描方位、扫描序列和扫描参数,时间可以节省一半左右,更好更快地完成磁共振检查。结论在一定的范围内,可改变磁共振的扫描参数,扫描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信噪比,人的肉眼是无法区分的,可以利用这一点优化扫描方位、扫描序列、扫描参数。

  • 标签: 膝关节 扫描时间 压脂 双斜6° 相位编码方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麻醉磁共振检查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60例患儿采用异丙酚和芬太尼静脉麻醉以后进行磁共振检查。观察患儿麻醉效果、生命体征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全部患儿在麻醉后进行磁共振检查都无记忆。麻醉过程中发生肢体躁动的4例,SPO2下降的有5例,呻吟的有3例,咳嗽的有4例,无反应的有44例;患儿清醒以后腹胀腹痛的有2例,困倦的有38例,注射局部疼痛的有4例,诱导多语的有4例,无不适的有12例。差异不明显,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检查前充分做好充足的准备,在检查中密切观察、配合医生的操作,在检查后进行科学护理能够保证患儿在磁共振检查下安全。

  • 标签: 磁共振检查 小儿麻醉 护理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磁共振伪影出现的原因和扫描序列、多参数成像、成像过程比较复杂有关。由于产生伪影的因素不同,伪影的表现和形状也大不相同。随着核磁共振的普及,在临床应用中,只有正确认识伪影产生的原因和各种伪影的特点,才能够有效的限制和消除伪影,提高影像质量,更好的为病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1。

  • 标签: 磁共振 伪影 解决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膝关节损伤核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1.5T可旋式磁共振成像仪,膝关节表面线圈检查,对28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检查,分别采用自旋回波序列、脂肪抑制序列、自旋双回波序列、梯度回波序列,做冠状位、矢状位及横断位扫描。结果磁共振成像能清楚显示到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骨挫伤。本组280患者中韧带损伤149例,前交叉韧带损伤112例,后交叉韧带损伤48例,内侧副韧带损伤68例,外侧副韧带损伤32例;半月板损伤180例,外侧半月板损伤112例,内侧半月板损42伤,内、外侧半月板损伤26例;骨挫伤81例,胫骨挫伤45例,股骨挫伤11例,胫、股骨同时挫伤25例。结论磁共振成像对软组织有极好的分辨力,多个成像参数能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为临床医师诊断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膝关节 损伤 磁共振
  • 简介:<正>超声心动图一直是先天性心脏病的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但超声诊断结果受操作者影响较大,对检查孕周要求比较严格,这些都需要另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来弥补。随着MRI技术的发展,MRI已逐渐应用于胎儿先天异常的诊断。本视频由来自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放射科的朱铭教授介绍了胎儿磁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胎儿 影像学 超声心动图 超声诊断 检查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核磁共振在卵巢肿瘤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50名2012年7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卵巢肿瘤患者,对其MRI(磁共振成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前,50名患者的MRI病变定位均和治疗结果一致,其中有40名良性肿瘤患者诊断和核磁共振相吻合,10名恶性肿瘤患者的核磁共振诊断正确,其诊断病变范围基本与手术结果一致。结论核磁共振可以准确的显示患者卵巢肿瘤的具体形态、大小以及侵及范围,对肿瘤良恶性及定性诊断极为有利,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核磁共振 卵巢肿瘤 征象特点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核磁共振检查中的护理效果,以此提高小儿疾病的诊断率。方法选取我院从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间收治的167例行核磁共振检查的患者,对以上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具体包括药物护理、心理护理、个性化护理等,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在对这167例患儿采取整体护理措施之后,这些患儿都顺利进行核磁共振检查,获得得图像清晰无伪影,病灶也显示得比较清楚,获得得图像为医生的下一步诊断提供了合理的依据。结论在对小儿患者采取整体护理措施之后,患儿比较容易配合医院的临床检查,这样就可以提高影像的质量,进一步提升了疾病的诊断率。

  • 标签: 小儿患者 核磁共振 药物护理 护理效果 图像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结肠癌性肠梗阻的磁共振成像特征及其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肠癌所致肠梗阻的磁共振成像特征。结果42例癌性肠梗阻近侧扩张肠管内多合并积粪,且梗阻移行段多呈“肩样征”。59.5%(25/42)合并回盲瓣的开放,92.9%(39/42)合并不同程度腹腔积液。结论结肠瘤洼肠梗阻磁共振表现较具特征,多合并积粪且梗阻程度较重。

  • 标签: 结肠肿瘤 肠梗阻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隐性骨折患者的临床鉴别水平,并分析磁共振技术MRI在临床隐性骨折鉴别中的作用。方法对本院2006年10月至2009年7月本院骨科收治的隐性骨折患者103例进行了临床治疗及护理,并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结果103例患者先行X线平片检查,均未发现有明显骨折迹象。同时所有103例患者经磁共振MRI检查后,有83例患者显示有存在不同程度的隐形骨折表现,约占全部病例的80.6%;而MRI检查呈阴性的患者仅有20例,约占19.4%。MRI的骨折检查结果较X线平片检查的结果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入院骨科患者,可先进行X线平片或者CT检查,从而筛除明显的骨折患者。而对于那些X线平片或者CT检查呈正常,但患者又存在有持续肿疼痛的临床症状,可以进行MRI检查以提高对隐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断率,避免临床漏诊现象。

  • 标签: 磁共振技术 隐性骨折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1.5T磁共振对臂丛神经损伤的患者进行薄层扫描,探讨MR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7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进行术前MR检查,将手术所见、手术记录与影像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及总结。结果本组17例患者中节前损伤患者11例,节后损伤患者6例,分别对患者进行了锁骨上、下臂丛神经探查术,其中节前损伤患者探查的34条神经根中有28条神经根受损,MR检出26条,节后损伤患者探查的23条神经束中有19条神经束受损,MR显示存在损伤的有16条,准确度分别为94.1%、86.9%。臂丛神经节前损伤征象椎管内神经根消失(或僵直、迂曲、不连续)、假性脊膜膨出、脊髓变形、移位、脊髓损伤等。节后损伤征象正常表现型、神经变性水肿型、神经瘢痕纤维化型、神经断裂型、神经根性撕脱型和混合型。结论MRI能对臂丛损伤比较全面的显示并能对节前、节后损伤做出准确诊断,可以作为臂丛神经损伤的首选检

  • 标签: 磁共振 臂丛神经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胰胆管疾病的临床定性价值。方法对58例各种胰胆管疾病患者进行了常规MRI及MRCP检查,并经手术病理或(和)其他影像学检查证实。结果MRCP能清晰显示胰胆管的解剖结构,能较好显示胰胆管疾病的病变部位,对梗阻性黄疸梗阻程度和定位诊断准确率100%,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定性准确率94.7%。结论MRCP是一种安全、非创伤性的检查方法,可以显示胰胆管的解剖和病理变化,结合原始图像和常规MRI扫描,提高胰胆管疾病诊断水平。

  • 标签: 胰胆管疾病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影像分析
  • 简介:目的:对我国2015年核磁共振成像设备(MRI)配置数量进行预测。方法:分别采用指数平滑法、滞后模型预测法和需求法进行预测。结果:3种方法得到我国2015年MRI预测值分别为4347台、4209台、5423台,中位数为4347台。结论:尽管各种预测技术方法不同、结果不尽相同,但这些预测有助于为我国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规划提供循证信息。

  • 标签: MRI 指数平滑法 滞后模型预测法 需求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磁共振影像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应用。方法把我院2011年9月到2012年3月所接收的25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治疗前所进行的磁共振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其中包括常规冠状T1WI与STIR,病变侧斜冠位STIR、C4-T3连续横轴位T1WI与抑脂以及扰相位梯度回波脉冲序列(3D-72*GRE)成像。结果经过分析,磁共振影响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应用效果如下轴位T1WI与T2WI可以对臂丛神经椎管内段和椎间孔段进行较好的显示;冠状STIR以及C4-T3连续横轴位T1WI与抑脂可以对臂丛神经干病变进行很好的显示;3D-72*GRE可以臂丛神经干的总体结构进行显示,包括神经干的大小、形态以及走向,都具有很好的显示效果。结论磁共振影像在臂丛神经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不但可以对臂丛神经损伤进行显示,还可以对相关病理进行改变,如果进行多方位多序列检查,更有利于提高显示效果。

  • 标签: 磁共振影像 臂丛神经损伤 神经干 检查成像
  • 简介:臂丛神经组成较为复杂,分为根、干、股、束、支;解剖结构复杂,准确判定损伤及部位,一般影像学榆查比较困难;磁共振成像(MRI)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具有多参数、多发位、高分辨等成像特点,通过三维成像后处理,可从不同角度观察臂丛神经损伤情况,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患者预后情况。

  • 标签: 臂丛神经损伤 磁共振成像诊断 应用 成人 解剖结构 成像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对小儿症状性癫痫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临床发作及脑电图扫描确诊为癫痫的58例患者磁共振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8例中磁共振异常43例,脑白质病变居首位,其次是先天性脑发育畸形。结论磁共振优于其它检查方法,对症状性癫痫病因诊断有非常实用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症状性癫痫 病因 磁共振 成像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