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cognitiveimpairment,VCI)最早由Hachinski和Bowler提出以弥补血管性痴呆(VaD)的局限性,强调应将血管性因素相关的认知障碍进行统一归类。此后众多学者进一步对此术语的范畴进行研究和探讨。由于典型的VaD与神经变性痴呆相比具有较好的记忆功能存留.

  • 标签: 血管性认知障碍 血管性痴呆 病理生理学
  • 简介:摘要: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该病与遗传、不良生活方式以及环境具有密切联系,集中表现为头晕、颈部僵直、胸闷以及头皮发麻等,若不及时接受治疗极容易对机体其他器官造成极大损害,从而引发多种疾病,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生活以及生命安全。脑蛋白高信号属于脑小血管疾病影像学表现,一般发生于老年群体,并且与其认知损伤、运动功能减退有关。但由于脑白质高信号存在一定的病理学异质性,导致医学上对其发展及发育机制认知有限,因此相关医学专家高度重视探究高血压预防和治疗的措施。研究报告显示,高血压对脑白质高信号具有极大影响,基于此本次研究重点探究高血压对脑白质高信号的影响以及病理生理学机制,旨在为寻找脑白质高信号的预防、诊断以及治疗的新策略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高血压 脑白质高信号 病理生理学 研究
  • 简介:摘要: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应用能力是当前医学教育中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根本要求,在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则不仅要关注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发展,还应当注重其知识应用、能力创新方面的素质提升,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加速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进程。

  • 标签: 能力培养 病理生理学 实验教学 改革
  • 简介:[摘要]: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Posner Schlossman syndrome ,PSS),也称为青光眼睫状体炎危象,是一种急性眼部疾病,表现为眼内压 (Intraocular pressure,IOP) 显著升高的非肉芽肿性前葡萄膜炎。其病因和病理机制不明,这篇综述讨论了我们目前对PSS病理生理学机制的有限的理解。

  • 标签: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 巨细胞病毒
  • 简介:<正>一氧化氮(MitricOxideNO)是由NO合成酶(NitvicOxideSynthase,NOS)以L─精氨酸(L-arginine,L-arg)为底物催化生成的一种小分子化合物。NO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内外,兼具有神经递质和效应分子的双重作用。L-arg的多种类似物(如N─单甲基L-arg)均

  • 标签: 一氧化氮 消化道 胃粘膜损伤 生理和病理 巨噬细胞 保护剂
  • 简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术后再狭窄(restenosis,RS)是动脉壁对机械损伤的愈合反应。RS与内皮细胞损伤、血栓形成、炎症反应、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等机制有关,其中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是RS形成的主要原因。

  • 标签: PCI术后 再狭窄 病理生理
  • 简介:兽医病理生理学是动物医学基础理论学科之一,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兽医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又是兽医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教学实验大多为验证性实验,缺乏创新性和综合性实验,且教学模式单一,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融会贯通。笔者尝试通过综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微博、微信新媒体技术,合作学习和"任务驱动"等方式改变传统的兽医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 标签: 兽医病理生理学 多媒体 实验教学 合作学习 任务驱动
  • 简介:摘要癌症可直接或通过癌症相关性高凝状态介导缺血性卒中发病。癌症相关性缺血性卒中(cancer-associated ischemic stroke, CAIS)的临床表现根据潜在病因而具有很大的异质性。一般而言,CAIS在影像学上表现为多血管供血区缺血病灶,血D-二聚体等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显著升高。CAIS的治疗颇为棘手。鉴于出血风险并不高于一般人群,癌症并非静脉溶栓和机械取栓的禁忌证。CAIS的抗凝治疗应个体化考虑获益及风险,低分子肝素仍为首选,新型口服抗凝药前景良好。文章对CAIS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 着重探讨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在病理生理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筛选出我校专科 2018级护理专业 6个班级(总计 468人)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 234人。两组均给予常规模式教学,同时实验组结合网络教学综合平台进行教学,对比两组的考试成绩,并统计分析实验组对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的应用效果评价。结果 实验组对网络教学综合平台进行教学的效果评价是:培养学习兴趣 178人( 76.07%),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145人( 61.97%),增强网络信息利用能力 165人( 70.51%)、拓展知识面 158人( 67.52%),增强学习潜能 136人( 58.12%),促进师生互动 128人( 54.7%);而实验组的考试成绩明显地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 P< 0.05),存在统计学价值。结论 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在病理生理学理论教学中的能够明显地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提高网络信息利用技能、丰富知识面等,对此该平台值得在实际教学中广泛应用。

  • 标签: 网络教学综合平台 病理生理学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的传统定义是指短暂的、可逆的、局部的脑血液循环障碍,症状和体征在24h内完全消失。这个定义是以TIA的持续时间为基础的,其中所指定的24h是在应用神经影像学方法前随意达成的共识。

  • 标签: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卒中 神经影像学 半暗带 血流下降
  • 简介:目的: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应用了“W2H2”思维网络法模式进行教学,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 标签: W2H2思维网络 病理生理学 教学
  • 简介: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的共同规律和机制的科学,是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病理生理学是医学教学中的主干课程之一,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微课作为新兴的教学模式开始被广泛使用。本文以缺氧教学为例,探讨微课在本科护理专业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结果发现,使用微课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以及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

  • 标签: 微课 本科护理专业 病理生理学 缺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关于生理病理特点的中医儿科护理方法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统计学方法将6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儿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实验组采用儿科护理的整体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40.00%,根据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表明全面的儿科护理对预防和减少并发症,促进儿童康复、缩短住院时间等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科护理 统计学意义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偏头痛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慢性疾病,随着新的检测技术的应用及临床证据、实验数据的积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缺氧在偏头痛的发生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缺氧可导致机体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从而诱发偏头痛发作,同时缺氧本身也是一种应激状态,可促进皮层扩散性抑制的发生,导致线粒体功能下降等。

  • 标签: 偏头痛 缺氧 氧化性应激
  • 简介:摘要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细胞,生理状态下小胶质细胞在神经系统的监控、诱导凋亡及突触的成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创伤性脑损伤(TBI)作为一种病理损害可以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损伤,而激活的小胶质细胞能够改变其病理进程,在损伤的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笔者就小胶质细胞的生理功能及其在TBI后的病理作用作一综述,为TBI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 标签: 脑损伤 细胞生理过程 预后
  • 简介:血管性认知障碍是继发于脑血管病变的一类认知障碍,并有发展成为血管性痴呆的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目前中西医学对血管性认知障碍缺乏有效的干预方法,因而血管性认知障碍成为当下研究热点之一.以五脏为纲,探讨五脏生理病理特点在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病中的作用,以期对于后续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思路.

  • 标签: 血管性认知障碍 五脏 生理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分课堂在高校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经验分析 。方法:本次研究选取医院2020年3月-2021年1月收入医学生90例,按照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法、实验组学生接受对分课堂教学法,对比教学效果。结果:对比合格率:实验组合格率44例(97.78%),对照组合格率39例(86.67%),(p<0.05)。经过教学后,实验组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对照组好,指标对比(p<0.05),表示对分课堂的教学效果对照组好。结论:将对分课堂运用到高校病理生理学的临床教学中可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考核合格率高,建议推广。

  • 标签: 对分课堂 高校病理生理学 教学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病理因素,探究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1年5月纳入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患者发生疾病的生理机制,分析患者在治疗后的结果。结果:30例患者中,脑血管功能障碍引发的迟发性脑缺血患者12例,发生率为40%;早期脑损伤引发的迟发性脑缺血10例,发生率为33.33%;微栓子形成后发生迟发性脑缺血患者8例,发生率为26.67%。30例患者经抢救后,2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6.67%,生存率为93.33%。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病理生理机制较为复杂,包括脑血管功能障碍、早期脑损伤、脑栓子等因素,患者常见他汀类药物治疗及血管内治疗、循环动力治疗等,整体效果较好。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迟发性脑缺血 病理生理机制 治疗情况
  • 简介:摘要:病理生理学是一门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随着医学的发展,其内容也在不断扩展。针对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病理生理学即要求教学内容的经典性,又要求不断地更新补充教学内容。我们通过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更新教学观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从临床问题入手,不断提高研究生的临床与科研能力。

  • 标签: 病理生理学 教学改革 临床 科研能力 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