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6 个结果
  • 简介:“新常态”这一概念最初是由埃利安(MohamedEl-Erian)提出,用以归纳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经济可能遭受的缓慢而痛苦的恢复过程,得到学者的普遍认可。然而,国内关于“新常态”的认知和讨论既与国际有共同之处,也具有独特性。“新常态”是中国领导人创新宏观经济管理的新理念、新举措。“新常态”所蕴涵的发展观有着超出经济范围的更全面的深刻意涵.是一种全面的社会发展观,更能体现出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基于此,大连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和大连哲学研究基地联合举办了“新常态的哲学意蕴”研讨会,从哲学反思的视角对“新常态”的概念及其所蕴涵的发展观进行了解读。从中挑选出4项研究成果,即“新常态”概念的历史溯源、“新常态”的辩证意蕴、“新常态”呼唤马克思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以及“新常态”的全面发展观和人类发展指数,以期推动“新常态”研习的不断深入。

  • 标签: 哲学意蕴 自由发展 宏观经济管理 社会发展观 社会科学联合会 改革
  • 简介:主持人语:教学是学校教育产生以来校园内发生频率最高,同时也最为重要的日常教育活动。在教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在这里集中研讨教学活动问题,无论是对整个教育学术的发展还是对他们自身的学术成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教学活动 社会学 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教育 发生频率 教育活动
  • 简介:本期推出《新诗的"变"与"常"》笔谈(之四),共四篇文章。我们很高兴的是,这个笔谈正在引起学术界同仁的兴趣和关注。李怡教授和张传敏、段从学、熊辉诸博士都对笔谈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给予了充分肯定。的确,如段从学所讲,新诗的"变"与"常",实际上是审视新诗的"变"的问题。永远的对美的新向往,也就是"变",是诗的美学本质。"变"就是活力,"变"就是生命。

  • 标签: 新诗 “变” 概念 意义给予 学术价值 美学本质
  • 简介:实地调查是社会科学家获取经验知识的重要来源,这种方法经常为学者们所采用。本期杂志组织了几位学者,他们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实地调查研究方法涉及到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李国武博士认为,实地调查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性的活动,还是一种社会性的实践;在进入实地的调查实践中,调查人员要调用自己的资本,和被调查者建立一种社会交换关系。刘能博士以对农村消费实践的研究为例,提出了在实地研究中“定性先行,定量跟进”的方法论主张。孙龙博士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探讨了焦点小组方法在组织研究中的应用。樊欢欢博士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了实地访谈中研究者和被访者之间的关系。当然,这些是作者个人的观点。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参与到这个主题的讨论中来,以增进对实地研究方法的认识和应用。

  • 标签: 调查研究方法 社会学 反思 笔谈 社会交换关系 实地调查
  • 简介:本期编发的一组文章,主要围绕财政宪法学的各个层面展开讨论。公共财政问题在当代中国的理论和实践中已经引起广泛关注。然而,从宪法学角度探讨这一问题却不多见。同时,在宪法学领域分工日益细致过程中,财政宪法学主题的提出也应时而生。本组笔谈中的前两篇论文侧重于对财政宪法学理论框架的描述,澄清了目前对该学科的误解,但作者的思考路径各有差异。第三篇则通过对预算法律说的辨析,提出预算在我国宪法中并不认为具有法律性质,但不影响其法律效力。后两篇则对税收原则进行了宪政解读,当然观点和论证有很大不同。由此,从学科到具体问题,财政宪法学的轮廓渐渐清晰。

  • 标签: 财政问题 宪法学 学科 法律性质 当代中国 法学理论
  • 简介: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伦敦溘然长逝。三天后,在伦敦海格特公墓安葬马克思的仪式上,恩格斯用英语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讲。这个演讲非常精短,在沉痛宣告马克思的逝世是不可估量的损失,简要概述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指证马克思作为“科学家”和“革命家”的

  • 标签: 马克思 海格特公墓 学术思想 社会主义 现代性理论
  • 简介: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及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笔谈现代企业制度的四个特征张彦夫王金玉1、现代企业制度是政企职能、职责分开的企业制度。首先,要将政府的两种职能.即政资职能分开。所谓政是指政府的行政职能,资是指资产的职能。政府行政职能是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关的一...

  • 标签: 现代企业制度 企业股份制 职责分开 产权界定 王金玉 资产存量
  • 简介:商洛,这块镶嵌在大秦岭中的神奇土地,堪称艺术沃土、文学富矿、作家摇篮。上世纪八十年代以降,这里涌现了贾平凹、方英文等一批熠熠生辉的文坛新星;近几年,更多的作家从这里奋飞。学者型散文家、才子刘炜评正是其中之一。他的《半通斋散文选》(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9月第1版,计32万字)出版以来,业内外人士皆赞誉有加,争相一睹为快,大有洛阳纸贵之势。本期选发部分著名学者、评论家(包括作者本人)关于《半通斋散文选》的一组研究文章,共6篇,篇篇有分量、有见地,供大家学习和研究之用。

  • 标签: 散文 文化艺术 出版社 作家 学者
  • 简介: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四大,已经14年了。这十四年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大放光彩的十四年。在14年里,我国的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抚今追昔,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大地在屈指可数的短暂岁月中之所以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党在14年的伟大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和发展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就是我们坚持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而邓小平同志对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对制定和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均做出了

  • 标签: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两个基本点 思想政治课 现代化建设 中国特色 政治教师
  • 简介:处于生态困境中的文学迎来了“读屏”的时代,开始了与计算机网络的亲密接触。网络文学是一种用电脑制作、在互联网上传播、供网络用户浏览或参与的文学。对于网络文学本质的探讨,必须关注依赖技术发展而在传播中崭露头角的网络这一媒介。关于网络文学的是是非非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期专栏的三篇文章,其一认为网络的出现使受众从传统大众传播媒介的桎梏中解放了出来,文学的自由性得到了充分的彰显,但网络文学仍须遵循文学自身的创作和发展规律;其二认为网络文学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新样式,具有强烈的民间性诉求,并且注入了新的时代特色和民间情调;其三认为形形色色的创作软件作为技巧的变革者,已在观念层面对艺术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但网络时代新生艺术未必注定与“灵光”无缘。

  • 标签: 网络文学 网上传播 文学研究 大众传播媒介 艺术创作 学思
  • 简介:通过技术进步不一定能够找到替代资源,而且即使能够找到,也要将经济活动限制在生态承载力之内,如此,就应该大力发展稳态经济;通过技术进步肯定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资源利用,但是,如果不改变消费主义文化和市场经济资本逻辑,技术进步只可能增加资源消耗,加剧资源危机,鉴此,应该大力发展非物质经济;资源危机并不必然带来技术进步,只有进行制度变革,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有利于技术创新和资源危机的解决;在解决资源危机这一问题上,技术进步在很多时候并不一定比制度变革更有利。总之,对于资源危机的解决,制度设置及其贯彻比技术进步及其应用更重要,应该更加重视通过制度变革而不是单纯通过技术创新来解决资源危机。

  • 标签: 资源危机 解决 技术 制度 可持续发展
  • 简介:2015年12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以下简称《框架意见》)及《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等相关配套文件,这对于我国审计事业创新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为深入学习理解《框架意见》及《实施意见》等相关配套文件,进一步推动审计理论研究的新发展,南京审计大学组织从事审计科研的学者,专题学习和研讨了上述两个重要文件,从“党政同责、同责同审”、国家审计“革命”、党政同步审计、审计制度创新、审计全覆盖、审计独立性、审计职业化、审计能力建设等角度进行了全面解读和阐释,为深刻理解并实施有关文件提供了理论支撑.

  • 标签: 国家审计 政府审计 国家治理 完善审计制度 审计全覆盖 审计职业化
  • 简介:摘要:全面改革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背景下,规划编制工作模式也发生改变,《中共中党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在2019年5月正式颁布,五级三类的规划编制体系得以确立。我国范围内,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在各地区落实,规划编制工作也如火如荼的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意见》中明确指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落实具有重要意义,新时期背景下,我们对规划编制工作质量要求也有所提高,要想科学管理国土,首先应根据实际情况构建空间规划体系框架,保障空间规划的顺利实施和有效监管,下面我们将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背景下,从学术角度上探讨规划编制工作。

  • 标签: 国土 空间规划 体系改革 规划编制 学术笔谈
  • 简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目前,“以审判为中心”的改革已经拉开帷幕。此项改革旨在促使刑事诉讼以审判为中心,保证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以审判为中心”的内涵外延、改革路径,“以审判为中心”与“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庭审实质化、庭前会议制度、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等的关系,还未形成定论,理论界和实务界仍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在此背景下,本刊邀请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审判中心研究”创新团队组织本次笔谈,就“以审判为中心”的概念解读与蓝图勾勒、庭前会议制度的合理定位与程序改造、庭审实质化的证据规则完善、庭审实质化的检察进路、“以审判为中心”的理论阐释与路径选择、认罪认罚从宽程序的体系完善与结构优化等问题,从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现实与未来等角度展开讨论,以期为此项改革提供智识支撑。本期先刊出三篇文章,另三篇文章下期继续刊出。

  • 标签: 法治国家 制度改革 被追诉人 实质化 审判阶段 非法证据排除
  • 简介:摘要:全面改革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背景下,规划编制工作模式也发生改变,《中共中党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在2019年5月正式颁布,五级三类的规划编制体系得以确立。我国范围内,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在各地区落实,规划编制工作也如火如荼的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意见》中明确指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落实具有重要意义,新时期背景下,我们对规划编制工作质量要求也有所提高,要想科学管理国土,首先应根据实际情况构建空间规划体系框架,保障空间规划的顺利实施和有效监管,下面我们将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背景下,从学术角度上探讨规划编制工作。

  • 标签: 国土 空间规划 体系改革 规划编制 学术笔谈
  • 简介:我们这些一生都与沙漠和沙漠化问题打交道的人,不但在沙漠地区人群集聚的地方生活、工作过,也深入到大沙漠腹地的塔克拉玛干“死亡之海”的中心,穿越过卡拉库姆大沙漠,亲身感受过不可驾御的自然荒野的无穷神奇;不仅领略过连绵如洋的翰海沙漠中那辽阔的美、曲线的美、静寂的美,也遭受过伸手不见五指的黑风暴的无情袭击;不仅与沙区人民共享收获的喜悦和瓜果的香甜,也调查过70年代以来,非洲萨赫勒地区几经重演的本世纪最严酷的、使千百万人流离失所、数十万人付出了生命的生态灾难。

  • 标签: 沙漠治理 沙特阿拉伯 沙漠地区 专家学者 开发沙漠 沙漠化
  • 简介:现代复苏始于1936年,前苏联外科专家建立动物模型,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和电除颤,50~60年代形成复苏三要素,即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和电除颤。1985年全美复苏会议形成心肺脑复苏新指南,认识到复苏成功的最终标准是脑复苏。1999年3月、9月和2000年2月先后在美国达拉斯举行会议,将指南定稿并发表。

  • 标签: 心肺脑复苏 胸外心脏按压 电除颤 临床合理用药 心血管病 新指南
  • 简介:此组由北京大学师生参与的笔谈文章,围绕全球化语境下的比较文化和比较文学领域的一些前沿问题展开,其中包括消费社会中的网络与比较文化问题、网络写作中的交往可能与局限问题、网络传播与文学翻译问题、互联网对人类交往方式的新挑战以及文化比较中的双语精英身份等问题,所有论述都不同程度地涉及互联网络作为人际交往和信息传播新方式的功能及其意义。

  • 标签: 比较文学 全球化语境 文学翻译 网络写作 比较文化 身份
  • 简介:关涉中国报刊史的学术研究由来已久。自改革开放学术兴盛以来,与中国报刊史研究相关的著述越来越多。随着近年来学术界对中国报刊史研究的重视,目前在历史学界和新闻传播学界,报刊史的研究日益凸显出学科交叉的特点,引起了更多学者的关注。不仅这一学术领域逐步形成了研究热潮,还引发了高层次学者的特别关注和理性思考。借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举办“第二届中国报刊与社会历史研究”学术研讨会之机,我刊约请到国内历史学与新闻传播学的几位专家学者,

  • 标签: 中国报刊 历史研究 思想史研究 社会 新闻传播学 民国
  • 简介:主持人评论:达尔文是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其贡献和影响跨越了生物学领域,也跨越了他的国家和他的时代,至今仍对世界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对人类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对世界观、自然观和价值观等产生着深远影响,甚至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 标签: 《物种起源》 达尔文 出版 人文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