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由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承担的“叶型沙棘育种研究”通过了水利部组织的成果鉴定,从蒙古沙棘亚种优良品种与中国沙棘亚种优良类型远缘杂交的杂种子一代雄株群体中,选育出12株叶型沙棘优良品系。其优良性状表现为:

  • 标签: 中国沙棘 优良品系 叶用型 简介 成果鉴定 育种研究
  • 简介:牡丹籽油是国家卫生部公告许可的"新资源食品",其含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2.26%,有"植物脑黄金"之称。2014年以来,衢江区立足发展高端放心农产品,抢抓油牡丹产业发展先机,认真开展政策对接、项目对接,全力做好组织协调、指导服务,积极引导8家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建设油牡丹种植基地2300余亩,苗木繁育基地5亩。

  • 标签: 衢江区 家庭农场 脑黄金 国家卫生部 新资源食品 不饱和脂肪酸
  • 简介:本文报道了红笛鲷在室内大量自然产卵及在渔排网箱催产产卵的试验结果。2000至2003年每年使用50-60尾体重2.0-4.5kg的红笛鲷作为亲鱼,通过强化培育实现自然产卵,以及使用激素催产产卵,平均每年获得红笛鲷上浮卵6915×10^4粒,其中自然产卵6123×10^4粒,平均上浮卵率79.1%;催产获得上浮卵792×10^4粒,平均上浮卵率44.2%。

  • 标签: 自然产卵 强化培育 人工催产 亲鱼 网箱 试验结果
  • 简介:山东省文登市有赤松天然林地32万亩,1980年开始实行封山育林工程建设。经过调查,20多年封山育林对赤松自然更新作用影响巨大。赤松林地平均植被盖度、郁闭度、林木蓄积量分别由封育前的60%、0.2和5.8万立方米,提高到现在的98%、0.9、23.4万立方米。

  • 标签: 封山育林 赤松天然林 自然更新
  • 简介:对梅林山公园植被类型、特色植物资源、地质地貌和水体等进行实地考察,结果表明植被可分为沟谷季雨林、低地常绿季雨林、山地常绿阔叶林、灌草丛和人工林等类型,植物群落多样;

  • 标签: 自然景观资源 公园 梅林 常绿阔叶林 评价 深圳市
  • 简介:文章通过对沈阳周边地区自然林的详尽调查,总结出沈阳地区地带性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结构、比例等,并提出适宜城市近自然林建设的基础群落配植模式8种,以及近自然林建设和后期养护要点。该研究沈阳市构建生态稳定的城市绿地系统,营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植物景观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指导。

  • 标签: 配置模式 群落 近自然林 沈阳
  • 简介:1.基本原理利用水在固液相变时释放或吸收大量潜热的特点,以水基质,在冬季以冰的形态体现出来,同时利用其冻结时释放的大量潜热,维持库内果蔬不受冻害;夏季再以这些冰冷源,维持果蔬贮藏所必须的低温、高湿条件.

  • 标签: 水果 蔬菜 基本原理 自然冷源 保鲜 贮藏
  • 简介:据人民网报道,经过20余年研究,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园艺系教授利用新疆野生蔷薇与现代月季进行杂交,成功选育出两种大型抗寒丰花月季——“天山祥云”和“天山霞光”。这两个品种株高可达3m多,盛花期在每年5—6月,

  • 标签: 丰花月季 新疆 自然越冬 保护 职业技术学院 园林园艺
  • 简介:<正>2013年三门峡市认真执行《渔业法》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强化渔业资源保护,加大渔政执法力度,切实保护黄河中游鱼类水产种质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保护渔业种质资源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由陕西省潼关县东入河南进入三门峡市境内,流经灵宝、陕县、湖滨、渑池四个县(市)区,在三门峡市境内全长225公里。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6月三门峡水库蓄水时,黄河便在三门峡谷形成了一个面积约200平方公里的

  • 标签: 渔业资源保护 水产种质资源 人与自然 种质资源保护区 陕西省潼关县 保护区管理
  • 简介:“人化自然”是马克思自然观的核心思想,强调人与自然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人化自然”理论主要阐述了人化的自然界是人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环境条件以及自然关系与社会关系相互制约这两个观点.以此为基础,马克思揭示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自然相抗衡及其社会根源,并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人类劳动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异化劳动”普遍化的这三个角度来解释人与自然相依相抗的社会根源.在当代,人与自然抗衡的过程也使得生态环境每况愈下,在此背景下,科学发展观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角度上,对马克思“人化自然”的理论作出了创造性的阐述与解释,生态文明将转变单一的经济增长评价指标,强调人对自然的理性利用而不是片面支配,突出了在人和自然协调进步下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从“人化自然”到“科学发展”,生态文明的价值在这一转变中被寄予了更多的期待,也体现了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所作的热情展望,这就是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实现全面和谐、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生态文明时代.从“人化自然”到“科学发展”,这种方式也当代人类社会发展指明了应有的生态觉悟和实践道路:警惕和抵制“生态霸权”、坚持和促进“科学发展”、确立和弘扬“生态”理念.

  • 标签: 马克思 人化自然 生态文明 实践道路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到2002年底,我国已初步形成了类型比较齐全、布局比较合理、功能比较健全的自然保护区网络。该文总结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改革开放后,我国自然保护区从发展速度、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固定资产的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与自然保护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标签: 自然保护区 改革 发展
  • 简介:广西自然保护事业发展很快,全区已建有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58个,基本上构成一个统一的自然保护区网络。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利用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自然保护区的经济建设更要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纵观全区自然保护区的经济建设,基础较好、条件比较成熟的自然保护区(如大明山、龙虎山、猫儿山等)在自身的经济建设方面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但

  • 标签: 大明山 猫儿山 生态经济系统 森林功能 生态区域 自然生产潜力
  • 简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可持续发展最核心的问题,是科学发展观在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对我国人际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意识领域有着影响的深远。因此,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度指标评价体系是很有必要的。

  • 标签: 人与自然 指标评价体系 和谐社会
  • 简介:由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香港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西双版纳州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的“自然之声”环境与艺术展在中科院版纳热带植物园荫生植物专类园隆重展出(图1)。此次“自然之声”环境与艺术图片展,共计展出环境与艺术图片56幅,举办者意在通过这些图片,让公众在静心欣赏之余,能唤起他们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关注,使我们美好的家园得到保护。

  • 标签: 生态环境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艺术 创意 设计 中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