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用于胃癌早期诊断的血清蛋白谱模型。方法:采用PBSⅡ/C型蛋白指纹图谱仪及CM10芯片筛选胃癌差异表达蛋白,通过人工神经网络(ANN)建立并验证胃癌的血清蛋白谱模型。结果:发现4个质荷比峰(M/Z为2502.3±3.2、3085.5±2.8、4130.6±2.1、8691.4±1.7)在胃癌组与对照组比较中具有显著差异,组成的胃癌人工神经网络诊断模型,对胃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阴阳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95%,98.33%,98.33%,95%,97.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血清蛋白谱模型对胃癌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 标签: 血清 蛋白质谱模型 胃癌 人工神经网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硒粉-硫酸钾、硫酸铜-硫酸钾混合催化剂在血液制品蛋白含量测定中的消化时间及测定结果差异情况。方法:采用凯氏定氮法对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人免疫球蛋白测定蛋白含量,各品种分别使用硒粉-硫酸钾、硫酸铜-硫酸钾两种混合催化剂进行消化。结果:硒粉-硫酸钾催化剂消化时间约50分钟;硫酸铜-硫酸钾催化剂消化时间约90分钟;两种催化剂测定血液制品的蛋白含量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凯氏定氮法测定血液制品蛋白含量时,硒粉-硫酸钾催化剂的消化时间相对于硫酸铜-硫酸钾催化剂大大缩短,且对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影响。

  • 标签: 血液制品 硒粉 硫酸铜 硫酸钾 蛋白质含量测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和计算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粉中蛋白含量的不确定度。方法依据JJF1059.1—2011《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不确定度的来源,计算不确定度。结果对蛋白粉中蛋白进行测定,得出了其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0.58%,扩展不确定度为0.2g/100g。结论通过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可以掌握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粉中蛋白含量结果的准确性,保证检测结果的质量。

  • 标签: 凯氏定氮法 蛋白粉 蛋白质 不确定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宫颈癌患者与健康人群的血清蛋白谱差异,寻找能够帮助鉴别诊断宫颈癌的候选血清蛋白标志物。方法收集73例宫颈癌患者和56例健康人的血清标本,随机分为训练组(56例宫颈癌和36例健康人)与测试组(17例宫颈癌和2O例健康对照)。结果宫颈癌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清蛋白谱存在14个差异显著的蛋白峰,以质荷比分别为3957、4289、4964、5912、8519、8929、9272和21360的8个差异蛋白构建决策树分类模型,鉴别宫颈癌与健康对照组的敏感性为8243(61/4),特异性为83.33(30/36),准确性为82.73(91/110),结论宫颈癌与健康人群的血清蛋白谱存在差异,SELDI-TOF-MS技术筛选出的血清差异蛋白有助于宫颈癌的鉴别诊断。

  • 标签: 宫颈癌 蛋白质组学 血清蛋白质 诊断
  • 简介:本文介绍了表面加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urface-enhancedlaserdesorption/inionation-timeofflightmassspectra,SELDI-TOF-MS)蛋白芯片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对SELDI-TOF-MS技术与其他蛋白检测系统进行比较,对其所具有的优势和不足及该技术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前景等作一评价。

  • 标签: TOF MS 肿瘤研究 蛋白质芯片技术 SELDI 蛋白质检测
  • 简介:摘要泛素化是泛素通过多级酶联反应与底物蛋白共价结合的过程。当易于聚集的泛素化蛋白堆积而不被及时清理掉时,会威胁细胞的健康和生存能力。然而,一些关键蛋白的泛素化降解却能导致相关疾病的发生。本文总结了有关泛素化蛋白的降解机制在眼科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新策略。(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 366-372)

  • 标签: 泛素化 降解 眼科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蛋白摄入量对头颈肿瘤患者根治性放化疗期间黏膜损伤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72例头颈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根据剔除标准,最终干预组纳入患者32例[男性27例、女性5例,年龄(51.67±12.92)岁]、对照组29例[男性23例、女性6例,年龄(56.03±8.26)岁]。干预组在常规膳食基础上接受在院蛋白补充方案[补充乳清蛋白粉50 g/d,使总蛋白摄入量达1.5~2.0 g/(kg·d)];对照组采用在院常规膳食方案[蛋白摄入量为1.0~1.2 g/(kg·d)]。所有患者均采用根治性同步放化疗方案。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黏膜损伤程度、营养指标变化、治疗疗效和相关并发症。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四格表χ2检验;两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结果2组患者在年龄、身高、血压、心率(t=-1.59~1.26)、性别、学历和病种(鼻咽癌与其他疾病)(χ2=0.01~0.45)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口腔黏膜损伤方面,干预组患者的损伤程度低于对照组[16%(5/32)对38%(11/2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3,P=0.04);在营养指标方面,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除了骨骼肌、体脂肪和血红蛋白外,干预组在体重[(-2.80±2.66) kg对(-4.85±2.35) kg,t=3.18,P<0.01]、体重指数[(-1.00±0.95) kg/m2对(-1.81±0.89) kg/m2,t=3.38,P<0.01]、握力[(5.59±4.20) kg对(2.59±5.32) kg,t=2.46,P=0.02]和血清白蛋白[(-1.40±3.37)g/L对(-3.07± 2.92) g/L,t=2.06,P=0.04]指标的维持上均优于对照组。2组在疗效评价、腹泻、便秘和发热指标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24~1.30,均P>0.05)。结论在头颈肿瘤根治性放化疗中,补充蛋白有缓解患者放射性黏膜损伤程度的作用,在保持患者营养指标上也具有优势。

  • 标签: 头颈肿瘤 放射疗法 黏膜损伤 蛋白质 营养不良
  • 简介:目的:研究冠心宁注射液蛋白检查出现假阳性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检查法对药液中间体、各辅料及丹参中代表性成分分别进行检查,并考察聚山梨酯80及30%磺基水杨酸对冠心宁中间体粒径的影响。结果:冠心宁假阳性反应是丹参中的成分与聚山梨酯80共同作用的结果,药液的含量水平、聚山梨酯80及30%磺基水杨酸的用量均可导致阳性反应。结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蛋白检查方法专属性不强,对于辅料中含有增溶剂的中药注射剂产品应加强基础研究,对未加入增溶剂前的中药中间体应增设蛋白检查项目,防止假阴性或假阳性问题的发生。

  • 标签: 冠心宁注射液 蛋白质检查 假阳性 磺基水杨酸
  • 简介:蛋白组学是对基因编码的蛋白进行大规模分析的一门新兴学科,对于寻找骨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志物、筛选药物作用靶点,以及对探讨成骨细胞分化的相关机制等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方法。本文对蛋白组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以及其在骨疾病和成骨细胞分化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蛋白质组学 骨疾病 骨髓基质细胞 成骨细胞分化
  • 简介:目的比较放疗敏感性不同胶质瘤间蛋白组差异,寻找可成为胶质瘤放射敏感性标记物的蛋白。方法收集放疗前的胶质瘤组织标本,以放疗后预后为判断标准,选择不同放疗敏感标本各3例,分为敏感组和耐受组。用二维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方法对肿瘤蛋白组进行分析,筛选两组之间表达差异蛋白。应用Western印迹技术验证差异蛋白的表达。结果丝切蛋白-1存放疗耐受组中表达明显增高,胶质瘤细胞大体形态无变化。结论丝切蛋白-1可能与胶质瘤放疗敏感性相关。

  • 标签: 胶质瘤 放射治疗 蛋白质组学 差异表达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朊病毒感染细胞模型,探索朊病毒清除过程中外泌体内蛋白的差异表达。方法利用同位素标记相对与绝对定量(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 iTRAQ)技术,分别从朊病毒感染细胞系SMB-S15、对照细胞系SMB-PS以及暴露于白藜芦醇4 d(RES4)和8 d(RES8)的SMB-S15细胞中提取外泌体,并对这些提取的外泌体中蛋白进行蛋白组学分析。结果从4种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中总计检出4 809种蛋白,随着朊病毒的清除,外泌体中蛋白变化多样,其中下调蛋白略多于上调蛋白。可能涉及的重要通路包括帕金森综合症、阿尔兹海默症和亨廷顿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通路。结论在用白藜芦醇和硫酸戊糖清除朊病毒过程中,随着朊病毒的清除,细胞间外泌体中蛋白随之发生变化,提示外泌体可能参与朊病毒在细胞间的传递。

  • 标签: 朊病毒病 外泌体 蛋白质组学 差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