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心肌梗塞是指因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导致心肌坏死。临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泡计数增高、血清心肌酶增高、心电图进行改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于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本病男性多于女性。40岁以上占绝大多数。北方较南方为多。急性心肌梗塞起病突然,发展迅速,死亡率高,常与过度劳累、情绪激动、饮酒、吸烟等因素有关,表现为心前区剧烈的疼痛、伴有大汗、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恐惧及濒死感,持续时间长达数小时或数天,服硝酸甘油无效,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此病患者表现为心理压力大、心理变化复杂,根据患者所表现出的心理特点,我们结合整体护理,为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护理。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心理问题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急性心肌炎猝死的法医学检验鉴定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心肌炎猝死的法医学检验鉴定的男女患者各1例,总结其病因、病理改变情况。结果女死者系在急性特发性弥漫性心肌炎的基础上,由于被强奸及外伤等使心脏负担加重,致急性心力衰竭死亡;男死者其系在急性风湿性心肌炎的基础上,发生不完全房室传导阻滞,致急性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死亡。结论急性心肌炎猝死的法医学检验鉴定时应详细了解患者情况,综合判断。

  • 标签: 急性心肌炎急死鉴
  • 简介:     摘要;通过比较CT和MRI两种检查技术在诊断急性梗死中的优势与不足,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T)以及磁共振技术(MRI)扫描在诊断急性梗死方面的价值,进而确定那种检查技术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得出MRI在急性梗死检测中有着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率,能够更准确地显示病灶的部位和类型的结论,能够为当前严重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CT MRI 急性脑梗死 缺血性脑卒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星蒌承气汤治疗急性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急性梗死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星蒌承气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生活能力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能力评分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蒌承气汤治疗急性梗死,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星蒌承气汤 急性脑梗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梗死疗效。方法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予疏血通注射液6ml和对照组予血塞通400mg各加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天,共14天。两组其它治疗措施相同。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95%(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减少(P<0.05),无明显副作用。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梗死疗效好,安全。

  • 标签: 疏血通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梗死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为提高治疗急性梗死偏瘫的临床效果,于神经内科中选取74例被确诊为急性梗死偏瘫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法将74例患者分配为对照组、观察组,将常规疗法应用于对照组,观察组则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增加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对比治疗有效率和患者的NIHSS评分、ADL评分。结果:观察组中,治疗显效、有效、无效患者例数分别为15例、20例、2例,反观对照组分别为13例、17例、7例,对比来看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其次,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ADL评分明显更优于对照组,数据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梗死偏瘫患者早期针灸康复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障碍情况。

  • 标签: 急性脑梗死偏瘫 早期康复治疗 针灸 神经功能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7年12月至2019年2月,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先入院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后入院的45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43/45)、护理总满意度为93.33%(42/4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1.11%(32/45)、护理总满意度为75.56%(34/4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梗死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可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疾病治愈水平。

  • 标签: 全程优质护理 急性脑梗死 患者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急性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从我院2016年1月-2017年8月中,接收的急性梗死患者中挑选出来86例,并按照随机性原则将8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同时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同时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此之外,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远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梗死患者在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同时加以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更好的康复,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治疗 临床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4例急性梗死患者随机分成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108静滴血栓通注射液20ml/d,对照组106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30ml/d,用药14d,评价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5%,对照组有效率73.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急性梗死可提高有效率,且患者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

  • 标签: 血栓通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复方丹参注射液
  • 简介:摘要: 对比磁共振DWI序列扫描急性梗死时各个参数值的变化对梗死灶成像的影响。选取2020年合肥第一人民医院磁共振30例急性梗死病例,观察序列参数的b值的改变对比分析图像质量(信噪比、磁敏感度)和扫描时间。发现b值增大时,图像信噪比降低、序列磁敏感度增高。在常规磁共振DWI序列扫描急性梗死时,DWI序列参数中的b值优化十分重要,对于实际急性梗死的成像扫描有参考意义。

  • 标签: 核磁共振成像 急性脑梗死 参数值 DWI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寻萸姜药效组分对小鼠急性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以腹腔注射ISO制备小鼠常压缺氧模型和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对照丹参片组观察不同浓度萸姜药效组分对小鼠耐常压缺氧与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以腹腔注射Pit制备小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对照硝苯地平片组观察不同浓度萸姜药效组分对小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结果:小鼠耐常压缺氧和ISO致小鼠急性心肌缺血实验结果显示,复方丹参片组能明显延长小鼠存活时间(P〈0.05)及有效抑制小鼠心电图S-T段抬高(P〈0.05),萸姜药效组分的高、中、低剂量对小鼠存活时间无显著影响(P〉0.05),对小鼠心电图S-T段无显著影响(P〉0.05)。Pit致小鼠急性心肌缺血实验结果显示,硝苯地平组与萸姜组分高剂量组均能有效抑制小鼠心电图S-T段抬高(P〈0.05),萸姜组分低剂量组对小鼠心电图S-T段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萸姜药效组分对Pit致小鼠急性心肌缺血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 标签: 干姜挥发油 吴茱萸挥发油 组分 急性心肌缺血 PIT
  • 简介:摘要:探讨MRI与CT对诊断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价值。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8月济南北城医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接受CT和MRI检查。比较CT和MRI,根据两者检出的病灶大小、检查病灶的数量、检查时间,不同时间脑梗死急性期的检出率,及CT与MRI检查对脑梗死急性期的诊断价值,做出数据分析。以随访取证结果为依据,计算单用CT、MRI、以及联合使用CT、MRI对脑梗死急性期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度。结果:MRI的检出率比CT的高,检出的病灶大小小于CT,但是检出的时间要比CT的短。经过对两种检查方式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的观察,发现MRI的特异度和准确度都比CT高。结论:CT与MRI检查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中都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MRI与CT检查相比,MRI检查可以发现微小病灶部位与数量,缩短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检查时间,且对于早期患者的检出率较高,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 

  • 标签: MRI CT 脑梗死急性期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急性梗死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约占脑血管病的75%,致死率和致残率高,是临床最常见致死原因之一,长春西汀调节血脂、改善血循环、细胞保护的多重作用,治疗急性梗死有效且安全,可以在基层医院广泛应用。

  • 标签: 长春西汀 脑梗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梗死偏瘫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方法:将80例确诊为急性梗死偏瘫患者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加康复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分值和运动功能障碍分值。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分值较对照组高,运动功能障碍分值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可改善急性梗死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有助于改善其治疗效果及肢体功能,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急性脑梗死偏瘫 日常生活
  • 简介:我们先后对30名急性心肌梗塞患者24小时内盯段变化进行了分析观察,以其诊断心肌受损程度.资料与方法:心电图记录为例中10例发病在m分钟内,其余发生在数小时至1天内有心电图记录,均立即收入院.人院后马上给心电监护并记录标准12导联心电图(根据病情加作V,、\或Y。...

  • 标签: 心电图 急性心肌梗塞 ST段 室壁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