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动静脉瘘是为终末期肾病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建立的永久性血管通道,是尿毒者患者的生命线。它通常将患者的一根动脉(多选桡动脉)和一根静脉(多选头静脉)进行吻合,达到静脉动脉化,以耐受血液透析时的反复穿刺。常规使用的瘘比新建的瘘和普通静脉穿刺更省力,成熟的瘘一次穿刺成功率很高。

  • 标签: 血液透析患者 动静脉内瘘 反复穿刺 永久性血管通道 一次穿刺成功率 静脉动脉化
  • 简介:每年,中风都威胁着上百万人的生活.有什么办法能够挽救中风病人的生命,并且使他们在病后的生活中,尽量减轻因神经功能损伤带来的痛苦呢?长期以来,医学界一直在寻找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

  • 标签: 中风病 溶栓 及时治疗 血液流通 缺血 急性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消化镜护理完善策略。方法:选择我院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急诊收诊的 120例消化镜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 60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具有显著差异( P< 0.05)。观察组护理人员操作评分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 P< 0.05)。结论:综合性护理方法可以降低消化镜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极大可能避免患者出现坠床、摔倒、压疮的问题,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利于患者预后。

  • 标签: 消化道出血 内镜 综合性护理
  • 简介:背景一九六九年莱斯·莱克斯尔在治疗一例前庭神经鞘瘤的病例时首开颅底损伤趋实体放射外科疗法(SRS)之先河。八十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SRS在颅良性瘤治疗方面的价值日趋显现。高清晰度核磁共振的开发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使不规则颅底肿瘤的治疗取得了显着的进步。SRS的长期疗效证实了这项技术的优势。

  • 标签: 颅内良性肿瘤 手术治疗 放射 前庭神经鞘瘤 颅底肿瘤 计算机技术
  • 简介:听神经瘤占颅肿瘤的8%~10%,是桥脑小脑角区(CPA)最常见的肿瘤之一。随着现代神经影像学的发展,小型听神经瘤的发现率越来越高,对于这些小型听神经瘤的治疗方法日新月异。尤其是以微创外科为特点的镜手术。而锁孔技术是针对患者的解剖特点和病变的具体情况实现个体化的设计和选择,

  • 标签: 听神经瘤 治疗方法 锁孔技术 神经内镜 桥脑小脑角区 颅内肿瘤
  • 简介:镜因其直观、方便,确诊率高,不但利于检查.且更利于镜下进行的各种治疗,故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虽然镜导致的医源性感染已得到大家足够重视.但其对医务人员职业危害却被忽略。镜室存在许多危害医护人员(特别是护士)身体健康的不利因素。根据作者长期的临床实践和工作经验,从以下5个方面来探讨镜室职业危害因素和相应的防护措施,以提高镜护士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增强职业安全意识,保证身心健康。

  • 标签: 职业危害因素 内镜护士 内镜室 防护 临床实践 医源性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微型钢板螺钉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8例30掌指骨骨折,采用微型钢板进行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3—3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按TAM评价,功能优10例,良6例,差2例。优良率为88.88%。结论:微型钢板固定操作简单,固定可靠,辅以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得到满意的治疗结果,是治疗掌指骨骨折较理想的固定方法。

  • 标签: 掌指骨骨折 微型钢板 骨折 内固定术
  • 简介:临床营养(ClicicalNutrition)包括肠外营养(ParenteralNutrition,PN)和肠营养(EnteralNutrition,EN),它是适应现代治疗学的需要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很久以来,人们在临床治疗中认识到,因疾病引起进食不足的异常消耗,常使外科患者在手术之前就已经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加之手术的实施导致分解代谢加速、负氮平衡,更加重了机体的营养不良,使机体创伤愈合能力和抗感染能力显著下降,手术合并症和死

  • 标签: 肠内营养 并发症 肠粘膜 免疫功能 谷氨酰胺
  • 简介: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从2005年10月~2007年2月收治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26例.PFNA组:6例,DHS组:20例.从手术时间、平均失血量、内置物理想位置、术后引流量、行走能力作对比研究.结果PFNA组在上述各方面均优于DHS组,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FNA具有创伤小、设计合理、允许病人早期活动,是理想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固定物之一.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 骨折内固定术DHSPFNA
  • 简介:目的:观察锁骨解剖钢板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09年3月我院使用钢板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患者26例,术后随访8~14个月。结果:根据Herseocici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18例,良5例,中2例,差1例。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个月。结论:锁骨解剖钢板固定治疗锁骨骨折临床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损伤小,是治疗锁骨骨折的一种好方法。

  • 标签: 锁骨骨折 锁骨解剖钢板 内固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动脉瘤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方法:对2021年2月到2022年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0例颅动脉瘤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与全面的护理后均康复出院,术后再出血及其它并发症发生率为0%,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率为100%(P<0.05)。结论:对颅动脉瘤术后患者实施细致全面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减少术后再出血及其它并发症,促进疾病的快速康复,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同时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动脉瘤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方法:对2021年2月到2022年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0例颅动脉瘤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与全面的护理后均康复出院,术后再出血及其它并发症发生率为0%,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率为100%(P<0.05)。结论:对颅动脉瘤术后患者实施细致全面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减少术后再出血及其它并发症,促进疾病的快速康复,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同时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针对畸胎类肿瘤患者进行治疗时,分别将CT与MRI诊断方案应用于患者病情分析中的效果,探讨患者的诊断准确度。方法:本次研究在针对患者进行病情分析时研究人员录入2017年9月至2020年4月间,我院中收入的存在畸胎类肿瘤的患者共计62名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被确诊为畸胎类肿瘤。医务人员针对患者进行诊断时,选择CT与MRI诊断方案。在诊断完成后,研究人员针对所有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评价,并分析不同影像学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度。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相较于CT诊断来说,MRI的诊断准确度明显更优,两种诊断方式诊断准确度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畸胎类肿瘤的发生与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而在对患者进行病情分析时,将CT与MRI诊断方案应用于患者的病情诊断中能够明确患者的病情状况,但相较于CT诊断来说,MRI能够更加清晰的显示患者的病灶状况,对于后续拟定正确的手术方案来说,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影像学诊断 颅内畸胎类肿瘤 CT诊断 MRI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有限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和切开复位固定术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东台市人民医院骨科2012—2014年收治的胫骨Pilon骨折患者82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固定术,研究组患者采用有限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术。随访6~1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限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和切开复位固定术治疗胫骨pilon骨折患者临床疗效相当,需根据患者病情选取合适的手术方式,并严格遵循手术治疗原则,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胫骨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术 治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