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8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前牙全瓷美容修复规范化操作的护理配合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4月~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前牙全瓷美容修复规范化操作的患者,将72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36例/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配合(对照组),另一组采用针对性护理配合(观察组)。对比两组接受前牙全瓷美容修复规范化操作患者的满意度情况、1年后的牙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对修复体的满意度分别为97.22%、97.22%,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修复1年后的牙龈情况比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加强在前牙全瓷美容修复规范化操作时的护理配合能够使患者的满意度提高,前牙修复效果好。

  • 标签: 前牙 全瓷 美容修复 规范化操作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正畸辅助治疗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取样66例,收治时间2022年02月至2023年12月,抽签分组,33例/组,给予试验组口腔正畸辅助治疗,给予常规组牙周疾病基础治疗,对比牙齿功能评分、牙周指数。结果:治疗后,试验组试验组各功能评分皆比常规组高,牙周袋深度(2.40±0.41)mm,出血指数(21.24±4.28)%,前牙覆盖(2.28±0.40)mm,比常规组(3.19±0.48)、(30.78±4.60)%、(3.19±0.47)mm低,P<0.05。结论:牙周病致前牙移位中应用口腔正畸辅助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牙周指数指标,提升患者牙齿咀嚼功能。

  • 标签: 前牙移位 牙周病 口腔正畸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前牙即刻种植修复对外伤脱落牙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82例外伤脱落牙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20年02月-2021年02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分别给予延期种植修复治疗和前牙即刻种植修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1天、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WES评分和PE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外伤脱落牙患者前牙即刻种植修复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美学修复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即刻种植修复 前牙外伤脱落牙 美学修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前牙间隙修复患者进行树脂修复、瓷贴面修复,做好效果比较。方法:通过选取90例前牙间隙及缺损患者,均于2020.3-2022.8月间收治,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A组、研究B组),对照组采用树脂修复,研究A组不备牙瓷贴面,研究B组备牙瓷贴面,做好满意度以及复查标准分析。结果:修复体美学效果分析,研究A组、研究B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A组、研究B组、对照组中修复体美学效果评分分别为9.31±0.47、9.52±0.36、8.69±0.81,经比较,研究B组效果最优,三组患者具有一定差异(p<0.05)。结论:对于瓷贴面材料来说,硬度、完整度具有明显优势,整体基础稳定,经研究表明,使用瓷贴面整体满意度较高。

  • 标签: 树脂修复 瓷贴面 前牙间隙修复 临床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应用牙种植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19年9月至2022年3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4名慢性牙周炎患者,分为对照组(26名)和研究组(28名)。对照组行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行牙龈诱导方法。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研究组龈乳头指数整体较对照组有显著优势。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牙龈诱导 上颌前牙 种植美学修复 临床应用
  • 简介:孕妇22岁,孕1产0,孕26周,平常身体健康,孕前3个月内曾染发1次,无放射线接触史,无家族性遗传病史。孕4个月在外院行黑白超声检查,未发现异常,未行母血清唐氏综合征筛查。本次在我院行常规超声显示:胎儿头位,双顶径5.9cm,头围22.1cm,腹围20.3cm,双侧股骨长均约4.4cm;胎儿右上肢远端仅可见一根长骨回声(尺骨),长约2.4cm,手掌向桡侧弯曲(图1),右手仅见四指,拇指缺如。

  • 标签: 胎儿头位 多发畸形 超声诊断 骨缺失 唐氏综合征 身体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脑血管疾病神经功能缺失的患者应用康复治疗的方式,并对其临床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248例诊断为脑血管神经功能缺失的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的神经内科治疗方式,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三级康复治疗的方式,对两组患者临床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组卒中量表的评分方面,两组患者均出现了十分明显的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巴氏指数评分以及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方面,两组患者呈现出了显著的提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三级康复治疗的方式对脑血管病神经功能缺失的患者进行治疗能够使得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十分显著的改善,对患者日常的生活质量与能力进行提高,并且,还能够对患者的运动功能起到较为理想的恢复效果,因此,值得对其进行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脑血管 神经功能缺失 康复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并研究骨内种植牙及其修复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378例患者的 562个牙(骨内)种植牙,按卫生部口腔种植中心( CDIC)生产的螺旋状种植体和德国贝格公司( BEGO)生产的柱状种植体进行种植。结果 临床随访 10个月 -9年,修复后 1年成功 273颗、失败 16颗, 3年以上者成功 260颗、失败 13颗。共成功 533颗,占 94.8%,失败 29颗,占 5.2%。结论 骨内牙种植体是临床上修复各种类型缺牙的理想手段,取得长期成功的关键与适应证的选择、种植体材料的生物相容性、金属机械性能、手术操作等有关。  

  • 标签:    骨内种植牙 修复 牙缺损  
  • 简介:摘要:当前,乳腺癌已经成为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如果不对其进行有效治疗,会对妇女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式,由于大部分患者在手术后会缺失乳房,这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带来影响,出现一些消极的心理情绪。基于此,需要对乳腺癌术后乳房缺失患者的护理内容进行分析,完善护理方案,进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乳腺癌术后 乳房缺失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静脉导管缺失的产前超声诊断及妊娠结局。方法:选择2023.2.-2024.2.收治的25例异常胎儿进行研究,分析超声图像以及妊娠结局,依据Achiron的分类方式,确定超声分型,包括I型脐静永-体静脉分流、Ⅱ型静脉导管-体静脉分流、Ⅲ型门静脉-体静脉分流,结合病史确定妊娠结局。结果:25例胎儿当中包括12例I型;Ⅱ型7例;Ⅲ型6例,分析妊娠结局,25例胎儿当中有6例失访,11例引产,均合并严重的胎儿畸形,剩余活产。结论:产前超声诊断静脉导管缺失的胎儿存在严重畸形,妊娠结局差。

  • 标签: 静脉导管缺失 产前超声诊断 妊娠结局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外科暴露埋伏牙术式导萌对上颌埋伏前牙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将40颗埋伏牙术前实施CBCT定位和正畸方案设计,将采用开放式导萌术治疗的10颗牙作为对照组,行闭合式导萌术的30颗牙为观察组。检测2组导萌入牙弓位置后牙齿松动度、冠长度、牙龈外形及牙髓活力,并进行牙周状况评估。结果对照组术后2颗牙龈外形欠美观,1颗冠伸长,1颗松动度Ⅰ度。观察组4颗牙龈外形欠美观,1颗冠伸长,2颗松动度I度。2组牙髓活力检测均无异常,对上颌埋伏前牙牙周组织影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放式和闭合式导萌术对埋伏牙进行导萌矫治,对上颌前牙牙周组织和上颌前牙牙周组织影响差异不大,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合理选择。

  • 标签: 埋伏阻生 上颌前牙 开放式 闭合式
  • 简介:阻生牙是临床常见的牙齿发育障碍之一,也是正畸临床常见病,包括第三磨牙的阻生在正常人群中的发生率5.6%~18.8%。埋伏阻生牙的矫治对于现今的正畸医师来说仍然是一个挑战。同一位患者有3枚低位埋伏阻生前牙,5枚多生齿及1枚滞留乳牙,非常罕见,本科收治1例,采用正畸一外科联合治疗效果满意。现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 标签: 埋伏阻生前牙 正畸医师 文献复习 联合治疗 外科 埋伏阻生牙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成人前牙列散在间隙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到2017年9月期间于医院接受治疗的前牙列散在间隙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正畸治疗方式,给予试验组患者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比较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比较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患者疗效比较试验组更优,数据对比P<0.05。患者治疗后面部形态改善率、咀嚼能力提升率和固位稳定率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成人前牙列散在间隙的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正畸修复 成人前牙列散间隙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锥形束CT(CBCT)在上颌前牙区埋伏多生牙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6年3月-2016年6月期间诊断32例进行外科上颌前牙区埋伏多生牙拔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CBCT检查,了解上颌前牙区埋伏多生牙的位置,确定手术方案及手术路径,指导外科手术拔除。结论CBCT是判断上颌前牙区埋伏多生牙准确位置的有效方法,在诊断及治疗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锥形束CT 埋伏多生牙 上颌前牙区 定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