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5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风险护理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院内感染控制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01月-2020年12月到福建省漳浦县医院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200例,对2019年患者实施常规管理,对2020年患者实施风险护理管理。分析两年感染率、工作质量和安全意识。结果:2020年出现感染率4(4.00%)低于2019年20(20.00%),P<0.05;2020年医护人员工作质量、安全意识高于2019年,P<0.05。结论:运用风险护理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干预,加强院内感染控制质量,可降低院内感染率,提升工作质量。

  • 标签: 风险护理管理 血液透析 院内感染 控制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模式在控制神经内科重症患者护理质量过程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68例重症患者,其中需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168例,随机分为A组与A1组,各84例;重症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预防患者86例,随机分为B组与B1组,各43例;重症脑梗死患者114例,随机分为C组与C1组,各57例。A组、B组、C组均纳入对照组(常规护理质量控制),A1组、B1组、C1组均纳入实验组(集束化护理质量控制)。比较各组营养支持中断发生情况及低血清白蛋白、预防SAP相关情况、压疮及护理满意率情况。结果A组低血清白蛋白率、营养支持中断发生率均高于A1组(P<0.05)。B组SAP发生率高于B1组,住院时间短于B1组(P<0.05)。C组压疮发生率高于C1组,压疮出现时间短于C1组,压疮平均面积大于C1组(P<0.05)。实验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应用集束化护理方法控制神经内科重症护理质量的效果显著。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外科重症护理质量控制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模式在控制神经内科重症患者护理质量过程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68例重症患者,其中需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168例,随机分为A组与A1组,各84例;重症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预防患者86例,随机分为B组与B1组,各43例;重症脑梗死患者114例,随机分为C组与C1组,各57例。A组、B组、C组均纳入对照组(常规护理质量控制),A1组、B1组、C1组均纳入实验组(集束化护理质量控制)。比较各组营养支持中断发生情况及低血清白蛋白、预防SAP相关情况、压疮及护理满意率情况。结果A组低血清白蛋白率、营养支持中断发生率均高于A1组(P<0.05)。B组SAP发生率高于B1组,住院时间短于B1组(P<0.05)。C组压疮发生率高于C1组,压疮出现时间短于C1组,压疮平均面积大于C1组(P<0.05)。实验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应用集束化护理方法控制神经内科重症护理质量的效果显著。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外科重症护理质量控制 应用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风险护理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院内感染控制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01月-2020年12月到福建省漳浦县医院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200例,对2019年患者实施常规管理,对2020年患者实施风险护理管理。分析两年感染率、工作质量和安全意识。结果:2020年出现感染率4(4.00%)低于2019年20(20.00%),P<0.05;2020年医护人员工作质量、安全意识高于2019年,P<0.05。结论:运用风险护理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干预,加强院内感染控制质量,可降低院内感染率,提升工作质量。

  • 标签: 风险护理管理 血液透析 院内感染 控制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目视化管理在儿科病区护理安全质量控制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将实施视觉管理前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的护理安全质量控制情况为对照组。将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实施视觉管理后护理安全质量控制情况为观察组,观察组采用目视化管理方法,实行各项护理操作流程的标准化,抢救车内药物、物品管理的定置化,冰箱、治疗室、库房实现管理的标准化,护士站实施5S管理,病区药品进行基数管理,病区仪器设备放置定位化,将要求让全科护士看得见,推动自主管理。结果:实施目视化管理后,儿科病区抢救物品和药品完整率由90%提高100%,病区环境管理得分百分率由86%提高到96%;仪器设备质量管理得分百分率由88.89%提高到97.7%;护理安全用药管理从83.95%提高到94.65%,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74.6%提高到95%。结论:目视管理使护理安全质量控制人性化、科学化、规范化,培育护士自主治理能力,改进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护理安全质量。

  • 标签: 目视化管理 儿科护理 安全质量 控制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提高医疗设备安全应用与质量控制管理的效果。 方法 将 2018 年 1 月 -12 月期间我院执行治疗设备安全应用与质量控制管理后设置为研究组,将 2017 年 1 月 -2017 年 12 月期间未实施治疗设备安全应用与质量控制管理设置为对比组,分别从不同时期抽取 300 个医疗设备进行比较分析,对两组医疗设备安全应用情况及质量控制情况予以比较分析。 结果 经组间比较显示研究组医疗设备 安全应用情况及质量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比组( P < 0.05 )。 结论 在医院医疗设备中应用安全应用管理及质量控制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可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各类医疗设备的应用率,避免低质量设备参与临床治疗及医疗服务,保障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故应在医院设备管理中广泛运用。

  • 标签: 医疗设备 安全应用管理 质量控制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中药炮制应用于中药质量及药效控制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7年 6月至 2018年 6月接诊的 100例 慢性胃肠炎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没有经过炮制的黄芪(补中益气汤)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经过炮制的黄芪(补中益气汤)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中药炮制能够提高中药的质量,提高药效和治疗效果,且能够改善预后,值得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 ]中药质量 中药炮制 药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损伤控制在严重骨盆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0月间于我院接受登记并接受治疗的54名严重骨盆骨折患者为研究资料,依照患者是否接受骨科损伤控制管理模式为分组标准,其中未接收的27名患者为常规组;接受管理的27名患者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复位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治疗时间以及出血量要少于常规组,但两组住院时间无比较意义;研究组治疗优级人数相对更多,其康复优良率96.30%明显高于常规组77.78%;其患者术后各项并发症的发病率也比较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在严重骨盆骨折治疗中采用骨科损伤控制模式进行管理,可有效提高骨折治疗效率,降低各类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

  • 标签: 骨科损伤控制 严重骨盆骨折治疗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是我院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工作(2018.1-2019.12),依照是否应用PDCA循环管理分常规管理控制模式对照组(2018.1-2018.12)、PDCAA循环管理观察组(2019.1-2019.12),对比感染发生率。结果:在感染发生率上,观察组明显更低,数据对比有着较大区别(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对院内感染率降低具有积极意义,价值显著。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 质量控制 感染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损伤控制在严重骨盆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0月间于我院接受登记并接受治疗的54名严重骨盆骨折患者为研究资料,依照患者是否接受骨科损伤控制管理模式为分组标准,其中未接收的27名患者为常规组;接受管理的27名患者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复位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治疗时间以及出血量要少于常规组,但两组住院时间无比较意义;研究组治疗优级人数相对更多,其康复优良率96.30%明显高于常规组77.78%;其患者术后各项并发症的发病率也比较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在严重骨盆骨折治疗中采用骨科损伤控制模式进行管理,可有效提高骨折治疗效率,降低各类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

  • 标签: 骨科损伤控制 严重骨盆骨折治疗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普通人员采取管理措施与健康教育等预防控制措施,对梅毒与艾滋病等疾病的预防效果分析。方法:研究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开展,研究对象主要是到院开展咨询检测的梅毒与艾滋病的人员,共90例,运用抽签法来对人员进行分组,抽到联合组的人员接受常规管理措施联合健康教育,抽到对比组的人员接受常规管理措施,观察两组梅毒与艾滋病发生率。结果:联合组人员的梅毒与艾滋病发生率均低于对比组,p

  • 标签: 梅毒 艾滋病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院内检验标本正确运送对实验前质量控制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0年12月为对照组,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3月为实验组,从实验组和对照组中选取20000例检验标本,对于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标本检验管理方法,对于实验组采用院内检验标本正确运送管理模式,对两组标本检验合格率和检验不合格率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标本二次运转数量和差错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对照组10000例标本中,检验合格率为9340(93.40%),检验不合格率为660(6.60%),标本二次运转数量为325,差错发生率为430(4.30%)。实验组10000例标本中,检验合格率为9980(99.80%),检验不合格率为20(0.20%),标本二次运转数量为25,差错发生率为14(0.14%)。实验组检验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标本二次运转量和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院内检验标准正确运送,能够实现实验前质量的有效控制,提升检验合格率的同时,减少标本的二次运转和差错发生率,具有较为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院内检验标本 正确运送 实验前质量控制 作用 分析
  • 简介:摘要:血常规检验结果能够辅助医生对疾病变化和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准确判定,但血液样本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检验结果准确性降低,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判断。临床检验人员应加强对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包括自身技术的提高以及对血液样本放置时间、抗凝剂使用等,从而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本文主要分析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 标签: 血液细胞检验 质量控制 临床医学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学科协作模式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实施多学科协作模式来进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前(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作为对照组)和运用后(2020年7月至2021年1月,作为观察组)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每个时间段共选取800例来进行观察,就其多学科协作模式落实前后的医院感染发生状况进行统计。结果:对照组中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8.13%(65/800),观察组中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88%(7/800),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实施多学科协作模式,能有效地改善医院感染的现状,效果理想,可加以推广。

  • 标签: 多学科协作模式 医院感染 预防控制 效果
  • 简介:摘要: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医院中病理科的质量控制,以及解决医院中病理科当前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对医院中病理科进行一个设计,就是说这个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医院中病理科的质量控制,这很重要。其次,分析了医院中病理科的功能有哪些,分别从人才匮乏,场地不足,待遇低等方面进行阐述,最后,本文分析了解决医院中病理科存在问题的对策,以帮助更好的实现医院中病理科的质量控制,更好的提高工作中的安全性以及工作效率。

  • 标签: 医院 病理科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帮助医护人员提高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本院现对临床医学检验治疗控制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深入研究其应对措施。方法本院选择2019年1月~10月入本院入院就诊及治疗的患者200名,将这200名患者分为检验对照组和传统观察组进行对比试验,每组患者各100名,由计算机进行随机分组分析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结果在本次实验之中,传统观察组的不合格标本数是44份,总体质量不符合率为44%,患者自身原因、标本采集原因、标本存储原因以及标本送检过程导致临床医学检验控制质量不符合的分别占12份(27%)、 10份(23%)、15份(34%)、 7份(16%),同传统观察组相比,检验对照组患者的质量不符合率为12%,P<0.05,符合医学及统计学标准。结论患者自身原因、标本采集原因、标本存储原因以及标本送检过程都是导致临床医学检验质量不合格的原因之一,而通过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加强对于医护人员的业务培训都能够帮助医院提高临床医学检验质量。

  • 标签: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 影响因素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毒供应工作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的地位与作用观察。方法:采取回顾性方式实施有效调查,针对医院外科手术过程当中的感染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统计,选取2019年1月份到12月份本院感染情况进行有效统计,同时成立常规组,针对2020年1月份到12月份该院所进行的消毒供应工作感染情况实施统计,并成立相应的观察组,对于两组感染情况实施科学对比。结果:2019年1月份到2019年12月份,观察组共有2361人办理出院,其中32人被感染,感染率为1.4%,2020年1月份到12月份常规组2145人办理出院,其中有124人被感染,感染率为5.8%,观察组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全面济宁消毒供应工作,可以显著减少医院内部的感染事件发生概率,故具备一定的推广价值。

  • 标签: 消毒供应工作 医院 感染预防 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严重腹部创伤急救中的护理效果。方法:以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到我院收治的106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急救术,观察组采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急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 严重 腹部创伤 急救 并发症
  • 简介:摘要:当前,公众的医疗知识水平及健康意识不断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医院在手术室护理中可能会面临各种风险,所以有必要提前采取相应防范措施,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 标签: 骨科手术室 护理风险 易发环节 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