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链抗体具有分子量小,免疫原性低,组织穿透力强,特异性强等优点,通过重组DNA技术将链抗体(singlechainantibodyfragment,scFv)基因与其他效应蛋白基因融合在一起,经表达后可以得到具有scFv特性和所融合的效应蛋白活性的scFv融合蛋白。这种融合蛋白已应用于许多领域的研究中,并已显示出较高的价值。本文就scFv融合蛋白的研究和应用做一综述。

  • 标签: 单链抗体 融合蛋白 表达载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从反馈的信息中获得病种控制依据,并确立起常规分析体系,为实行预期目标管理和过程控制做好基础工作。方法对病种样本在数据方面反映出来的质量特性,依托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统计方法,从水平和动态两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平均住院日、平均费用、治疗效果是反映医疗质量的的几个不同方面,三者均直接或间接地与医院工作水平相联系,只有从各方面对病种质量进行控制,才能达到一个费用低,疗效佳,疗程短的高目标。结论既能保持费用合理的增长速度(与GDP10%相当),又能降低药品比率,是一种最优的态势,而盲目地降低费用,不仅会导致经济总量的萎缩,而且摆脱不了“以药养医”的局面,这不利于医院自身的科学发展。

  • 标签: 单病种 质控 外科病 内科病
  • 简介:摘要科学合理的病种限额付费标准,是解决广大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必要途径,是深化医保改革的有效方法。对病种限额付费标准的研究,应从实际出发,用发展的眼光进行认证和探讨,做到科学管理、合理定价。

  • 标签: 单病种限额付费 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检验报告的污染情况,并进行菌种类型分析。方法在检验报告上直接取样增菌后,对细菌分离培养、鉴定。结果300张检验报告共检出细菌11种,173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2.0%)、表皮葡萄球菌(16.7%)和枯草杆菌(15.3%)为主。MRSA检出率为21.2%;MRCNS检出率为20.0%;产ESBLs菌株检出率为17.6%。结论检验报告污染是医院感染潜在的危险因素,应警惕因报告为传播链而造成各种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检验报告单 污染情况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本院5年来对治疗甲状腺发结节的临床经验及探讨患甲状腺加峡部全切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5-2010年间283例甲状腺发结节行患甲状腺加峡部全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良性结节为248例,恶性结节为35例,恶变率12.3%。5例患者术后出现喉上神经损伤,喉返神经损伤3例,术后出现低钙2例,1例甲状腺癌术后3年复发,无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病例。结论患甲状腺加峡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发结节是安全、有效的术式。

  • 标签: 甲状腺单发结节 患侧甲状腺加峡部切除 手术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荨麻疹采用味甘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40例,均为我院皮肤科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荨麻疹患者,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盐酸西替利嗪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味甘草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20例中,治愈18例,占90%;好转1例,占5%;未愈1例,占5%,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20例中,治愈15例,占75%;好转1例,占5%;未愈4例,占20%,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荨麻疹采用单位甘草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单味甘草 荨麻疹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发细小结节的CT表现,对早期甲状腺癌、甲状腺瘤和小囊肿的CT诊断价值作出分析。方法对61例CT平扫和增强发现直径在2cm内的发结节并有病理结果证实的病变进行CT诊断回顾性分析。其中小甲状腺癌(thyroidcarcinoma,TCA)19例,小甲状腺瘤(thyrophyma,TPH)29例,小甲状腺囊肿(thyroidcyst,TCY)13例。结果(1)边界光滑、包膜完整TCA4例,TPH29例,TCH13例。(2)密度TPH平扫CT值38~55HU之间,平均48.7HU,增强CT值85~140HU之间,平均108.4HU;TCA平扫CT值35~50HU之间,平均46.2HU,增强CT值80~128HU之间,平均100.3HU;TCY13例平扫CT值11~35HU之间,平均14.7HU,增强CT值无变化。(3)钙化19例TCA病灶发生钙化12例,其中砂粒状钙化8例,4例为点状和小片状钙化。TPH发生钙化3例,均为小条片状钙化,且均位于结节边缘。TCY未见钙化。(4)颈部淋巴结肿大仅TCA出现,共11例,其中单个淋巴结肿大5例,多个淋巴结肿大6例。结论甲状腺发小结节CT具重要诊断价值。认真分析CT表现对早期TCA、TPH和小TCY能作出鉴别诊断。

  • 标签: 甲状腺 单发 小结节 CT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彩超检查诊断为胎儿脐动脉患者围产结局,为终止妊娠时机和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对于早期干预及减少出生缺陷有重要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就诊的产前超声筛查为脐动脉胎儿19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现脐动脉孕周及围产结局。结果19例常规彩超检查诊断为脐动脉患者,终止妊娠后病理检查诊断为脐动脉,其中,12例为单纯性脐动脉,9例终止妊娠方式选择剖宫产,3例为经阴道分娩,新生儿产后Apger评分1分钟均在8分以上;6例合并为胎儿结构异常,围产结局均为经阴道引产;1例死胎。结论常规围产保健胎儿彩超行胎儿系统筛查时应常规行胎儿附属物检查,包括脐带血管的检查,发现脐动脉者应结合羊水穿刺等其他检查手段,排除胎儿合并其他畸形或染色体异常。

  • 标签: 产前检查 出生缺陷 单脐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应用中的价值及稳定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口腔科接受正畸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研究组(50例)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对照组(50例)采用非微型种植体支抗,对比两组患者正畸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差及磨牙位移情况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拔牙间隙完成关闭平均时间为(8.02±1.25)月,对照组患者拔牙间隙平均时间为(12.05±1.3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可提高正畸效果,具有稳定的支抗作用,值得应用。

  • 标签: 微型种植体支抗 口腔正畸 应用价值 稳定性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推拿方法治疗特发性脊柱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38例特发性脊柱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手术组、支具组和推拿组,各16例,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治疗,比较三种方法治疗脊柱凸的平均矫正率。结果通过三种治疗方法的临床观察,手术组的矫正率明显高于支具组和推拿组(P<0.05),但手术组与推拿组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并无显著(P>0.01)。结论采用推拿治疗有助于减轻脊椎凸的程度,延缓病情加重的速度,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推拿治疗 脊柱侧凸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健康中国战略为我国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和目标,成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推进医卫改革的工作遵循和指引。以宜昌市医疗卫生改革为例,分析目前医疗卫生供给改革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 标签: 健康中国 医疗卫生 供给侧改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减轻切口疼痛与促进切口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经阴道分娩初产妇已行会阴切术300例随机均分为2组(n=150),一组采用75%酒精加50%硫酸镁交替湿敷会阴切口,对照组仅采用75%酒精湿敷会阴切口。观察两组的切口疼痛程度、72h活动、切口愈合情况。结果75%酒精加50%硫酸镁交替湿敷会阴切口组疼痛分级情况、产后72h活动度、切口甲级愈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75%酒精加50%硫酸镁交替组优于仅75%酒精湿敷组。

  • 标签: 会阴侧切术 交替 湿敷 75%酒精 50%硫酸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愈合不良出现的相应症状采取相应的措施。结果12例会阴切口愈合不良5d后如期愈合7例,7d愈合3例,7~11d愈合2例。愈合率达到100%。结论预防感染,熟练的缝合技术,有效处理切口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对提高愈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会阴侧切口 愈合不良 原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推拿治疗特发性脊柱弯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160例特发性脊柱弯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予以推拿方法治疗,对照组使用Bostol’s矫形支架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弯有效率达到100%,双弧弯有效率为40.0%;对照组弯有效率达到84.6%,双弧弯有效率为33.3%,两组弯间疗效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推拿治疗弯相对比矫形支架疗效更为明显。

  • 标签: 推拿 特发性脊柱侧弯 疗效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