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利用比色测量经光或热老化后,丝纤维中[NH3]和[-NH2]的含量,由此推断出导致丝织品老化的主要因素是氧化作用还是水解作用。为研究古代丝织品的保护、改善丝织品的保存环境提供依据。分析结果表明年代久的样品中[NH3]和[-NH2]的含量较高。

  • 标签: 丝织品的保护 热老化 光老化 比色法
  • 简介:<正>美国王安汉学研究奖助金是为促进人文及社会科学的研究发展,增进对中国历史及文化的了解而设立的国际性奖助金。经国内著名专家推荐、美国王安汉学研究奖助金学术顾问委员会的慎重审查、推选王光同志荣获了1978——1988年度王安研究奖助金。

  • 标签: 汉学研究 中国历史 奖助金 湖北省 文化研究 楚文化源流
  • 简介:在我国考古出土的丝织品数量多,种类丰富,但由于墓葬环境的特殊性,如棺液的浸泡等原因,丝织文物的表面形成很多结块,影响了文物的品质。因此,对此类丝织文物的清洗成为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一环。为此,本研究以唐代出土丝织文物残片表面的结块为研究对象,利用拉曼光谱和X射线衍射仪检测技术对其表面结块的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结晶的主要成分为CaSO4.2H2O。本研究针对其结晶的成分,再利用显微观察、抗拉强度检测等手段分析了红茶菌发酵液对老化的现代蚕丝影响。在得出没有损伤的基础上,利用红茶菌发酵液中的生物有机酸和生物酶作为生物清洗剂清洗唐代丝织文物残片表面的结晶,取得了良好的清洗效果,对丝织文物本身无损伤。

  • 标签: 唐代丝织品 红茶菌 CASO4 生物清洗剂 抗拉强度检测
  • 简介:住博物馆建筑的保护下,尽管避除了由于风蚀、雨淋、日晒等有害因素所导致的土遗址裂隙、崩塌等病害现象,但是可溶迁移及霉菌滋生导致的表层风化等一系列危害会造成土遗址本体破坏和信息损失,所以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尤其晕要且迫切:本文主要综述了可溶、霉菌的破坏作用、产生原因、影响因素、防治措施等,并探讨了遗址博物馆内土遗址防治可溶及霉菌危害的可行性保护研究方法。

  • 标签: 遗址博物馆 土遗址 可溶盐 霉菌
  • 简介:摘要:清水砖墙为中国近现代历史建筑最重要的装饰面层,但是几乎所有的清水墙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水溶危害,其修复过程中,重要的手段之一是在尽最大可能地保留历史材料的前提下排除掉这些盐分。采用离子色谱分析方法,通过对香港牛棚艺术村PB570标段的排前后粘土砖中的水溶含量分析、不同批次排演灰浆中水溶含量跟踪说明,敷贴灰浆法可以有效地排除大部分盐分。其中溶解性能比较高的Cl0、NO3-可以只经过一次处理,其含量就可以由“严重”降低到中等至轻微,而溶解性能比较低的SO42-则需要2—3次的处理。

  • 标签: 清水墙 排盐灰浆 水溶盐 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