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在1970年的总统选举中,智利共产党、智利社会党等六个左翼政党结成联盟,取名人民联盟,提出了一个要在智利建设社会主义的竞选纲领,并推举萨尔瓦多·阿连德为总统候选人。经过两轮角逐,人民联盟赢得了选举的胜利。阿连德当选为总统,组织政府,推行了一系列社会经济改革。但仅不过三年,智利军人趁社会动乱发动了一场军事政变,推翻了人民联盟政府,阿连德本人也在政变中丧生。这段历史时间不长,而且发生在智利这样一个小国,但它有一定的国际意义。一个标榜社会主义政治联盟为什么能够在选举中获胜?它的理论和实践是什么?它为什么失败和失败的教训是什么?这些问题对于正在争取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人民来说,无疑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 标签: 社会主义革命 智利 政治联盟 总统选举 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党
  • 简介:要从思想理论上抛弃所谓“国际共运”的旧观念,不再简单机械地沿用“国际主义”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之类传统观念和口号去思考问题。当今社会主义运动的突出特点是“独立自主”和“民族特色”。平等交流借鉴是必要和有益的,但追求“联合”、“统一”、“一致”既无必要,也不可能。中国支持世界社会主义“多样性”发展,决不扛旗、决不当头,也决不谋求向世界推广自己的发展模式。

  • 标签: 世界社会主义 国际共运 国际主义 列宁
  • 简介:<正>小此木雪问(以下简称问):(1991年)9月6日,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在接受ABC(美国广播公司)记者彼得·詹宁斯的电视采访时宣布他们的社会主义模式已经失败。你怎样看待他们的回答?P·斯威齐答(以下简称答):这只能说那种试图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努力在实践中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只依据那个特殊的历史经验来判断社会主义的可能性,我认为这

  • 标签: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模式 戈尔巴乔夫 苏联 斯威齐 资本主义
  • 简介:在2016年美国大选的初选中,民主党候选人伯尼·桑德斯自称为“社会主义者”,并在选举中异军突起,使一些人开始憧憬美国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美好前景。分析表明,桑德斯的“社会主义”实质上仍属马克思批判的“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他在美国大选中异军突起显示资本主义的制度危机进一步加剧,也表明社会主义思潮在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复兴阶段。桑德斯的“社会主义”在美国不可能成功,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趋势不会改变。

  • 标签: 美国 制度危机 资产阶级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
  • 简介:《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创刊35年来,为推进世界社会主义问题研究、配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和高等院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甚至可以说是无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杂志立足于当今世界的风云变幻,着眼于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以史为据,以事明理,中外兼顾,史论结合,主题稳重,特色鲜明。改革开放以来,整整一代研究世界社会主义的专家学者,是伴随这份杂志一路走来、共同成长的。我本人就是这份杂志的忠实读者,也是一个热心的作者,不时抽空为杂志写点文章,尽点责任和义务。作为这份杂志的顾问,今后我要继续尽己所能,支持杂志的发展和成长。

  • 标签: 社会主义研究 当代世界 杂志创刊 社会主义问题 教学科研工作 世界社会主义
  • 简介:<正>一曾经有人把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鸟笼与鸟儿的关系。市场象鸟儿,既要让它活跃起来,又必须控制在计划经济的笼子里,才不致远走高飞无处觅。这个妙喻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后来又有人把“鸟笼经济”扩大到“鸟笼政治”,说民主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也象鸟儿和鸟笼的关系。

  • 标签: 政治体制改革 计划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比喻 市场 经济体制改革
  • 简介:本文选取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这一视角,较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文章首先系统梳理和准确解读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和进程的理论,阐述了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三形态”的观点,然后重点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笔者不赞同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机械相加作为理论体系,而是试图将其主要内容概括为“一个研究对象”、“十一论”及其“十一条规律”。本文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理论体系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就是要完成马克思所论“三形态”中“第二形态”的使命。

  • 标签: 社会发展 历史进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 邓小平
  • 简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公平正义提升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执政党的执政理念和价值诉求。因为,公平正义作为一种价值原则和价值理想,一是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二是回应当下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面临的重大实践问题,三是反映世界政党执政变化的规律,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

  • 标签: 公平正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执政经验
  • 简介:20世纪40年代初,受苏联理论界关于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社会发展动力问题讨论的影响,身处延安的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工作者也展开了相关的探讨并阐述了自己的见解。从其代表人物的观点来看,延安理论工作者在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社会发展动力问题上坚持矛盾动力论,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要求。尽管延安理论工作者的见解带有历史的局限性,但是他们立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非对抗性来探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其理论和实践价值不可低估。

  • 标签: 延安理论工作者 社会主义 发展动力 探讨
  • 简介:关于苏共第十九次全盟代表会议,有一个问题应当引起重视,即在改革之年,社会主义理论积极地启用了许多马克思和列宁以前被遗忘在暗角的思想。Ⅲ遗憾的是,其中没有收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的关于在新社会重建劳动者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的论题,在我看来,它对于完整地分析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具有方法论的和理论的关键性意义。

  • 标签: 重建个人所有制 社会主义条件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理论 《资本论》 所有制关系
  • 简介: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创理论,是马克思运用唯物辩证法对人类一般历史过程和资本主义具体发展状况考察的结果;它们分别体现为以"两大发现"为基本内容的逻辑理论和以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为基本内容的策略理论两个层次.历史上,社会主义运动一直恪守着马克思的逻辑理论,而根据实践条件的变化不断修正其策略理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对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从突破马克思的策略理论人手,逐渐超越了其逻辑理论的解释范围.中国社会主义者只有依据唯物辩证法重新考量时代条件,才有可能推动社会主义逻辑理论的相应发展.

  • 标签: 唯物辩证法 社会主义 逻辑理论 策略理论 唯物辩证法 中国
  • 简介:二战后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在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和一党制的政治建设过程中忽视了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这不仅导致了西方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缺失民主"的攻击,而且使得群众对"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主义民主"之间的关系产生了质疑。事实上,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无产阶级专政"、"一党制"与"社会主义民主"之间并无矛盾,而且是相互统一的关系。冷战结束后,国外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民主"问题进行了积极的反思,并结合新的历史条件提出了许多新主张和新思路。如何正确地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当前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 标签: 国外共产党 社会主义民主 无产阶级专政
  • 简介: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伴随着大批大学生志愿者的热心参与,志愿服务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志愿服务,是当下动员和组织大学生广泛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培育的有效载体,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示范平台,是加速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能促进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完善人力资源配置,有助于大学生公民意识和公共精神的培养。

  • 标签: 志愿服务 大学生 核心价值观 培育
  • 简介:生态社会主义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的共同理论旨趣,然而对于何为生态社会主义或生态社会主义的实质,不同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家有不同的回答。在奥康纳看来,生态社会主义之正义就在于生产正义,这是生态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只有生产正义和分配正义的相互融合才能真正实现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目标。

  • 标签: 奥康纳 生态社会主义 生产正义 分配正义
  • 简介: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其迅速崛起的姿态以及对世界历史进程发挥的重大影响成为国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国外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知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姓"资"也不姓"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直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多于"社会主义"。国外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已形成了多元化格局,但对中国问题本身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多注重文本的梳理,与现实"对话"不足;个案研究突出,整体性观照不足。我们要用中国学者的主体性态度对此进行审视,进一步拓宽理论视野,以一种积极的、平等的态度与全球学者进行"对话",以期更好地掌握全球范围内中国特9色社会主义研究的"话语权"。

  • 标签: 国外学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