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古歌在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承载着民族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每个生命个体具有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按照社会生活规律创造当下的世界,显示自己本真力量。布依族古歌以韵文的形式呈现出来,充溢着布依人的强烈的生命识,包括创造意识、情爱意识和死亡意识等,呈现出其民族独特的生命观。

  • 标签: 布依族 古歌 生命意识 创生意识 情爱意识 死亡意识
  • 简介:经济的飞速发展,物质水平的极大提高,人的自我意识高前高涨,过分注重自我,加之人文教育的缺乏,让整个社会付出沉痛的代价.语文教学中对生命识缺乏关注,教师孤立地讲解字词,很少顾及学生的情感体验,忽视了学生的发展需求,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其灵气被扼杀、人格被异化、意志被消磨.

  • 标签: 生命意识 语文教学 学生 唤醒 自我意识 人文教育
  • 简介:雪景是中国古代画家钟爱的题材,中国雪景画的发展深蕴着一种生命情结。艺术家通过雪景的描绘呈现出清寒静寂、清明净洁、率意萧散之生命境界。这种"境"的创造也是对生命存在的哲思。

  • 标签: 雪景画 生命境界 生命哲思
  • 简介:白居易是新乐府诗人的代表,他的感伤类长诗《长恨歌》和《琵琶行》代表了他的诗歌的最高艺术成就。从《长恨歌》的主题和《琵琶行》的艺术上来阐述白居易对人的生存境况、人的生命世界的关注以及对人存在的感知。如果说《长恨歌》是作者从主题上感叹人生的悲欢,那么《琵琶行》则从艺术上进入到了更深的人生情感体验之中。但二者皆是作者对历史人生盛衰无常的惶惑,对生命本体存在的矛盾和痛苦。

  • 标签: 白居易 感伤诗 盛衰无常 生命本体 永恒矛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萧红和莫言性别不同,所处的时代不同,但他们的主要作品却呈现出20世纪文学的一些鲜明特征,比如:两人的作品都喜欢采用儿童的叙事视角,造成陌生化的艺术效果,给人物的塑造和读者的审美判断留下多维空间;两人都偏爱北方乡土中国的生活场景,在对民间的生存状态的书写中寄予深刻的国民精神的文化思考;在对鲁迅精神这一孤独的文化旗帜的继承方面,萧红以启蒙主义者的立场,

  • 标签: 《生死场》 生命意识 家族 高粱 20世纪文学 文化思考
  • 简介:摘要:现如今校园安全事故、欺凌的事件频频出现,究其原因是青少年的生命识淡薄,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不尊重。语文教育课堂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可以培养学生们的生命识,让学生们理解生命意义。在课堂中,老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和学生共同探讨具有生命教育意义的内容。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基于此,本文将对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生命识进行研究。

  • 标签: 初中语文 生命意识 培养方法
  • 简介:近年来,青少年残害他人生命自杀现象日益突出,青少年生命识较为淡漠与青少年没有形成良好的生命识,既有其自身的心理、生理等原因,又与教育、制度以及舆论引导等三个方面的缺失有着极大的关联。

  • 标签: 青少年 自杀 原因
  • 简介:摘要:生命教育是教育的永恒主题 , 生命识是个体对自我生命的确认、接纳和喜爱,更是对生命的肯定、欣赏和沉浸。对此 , 全国少工委多次对当代少先队工作提出了开展生命教育的基本要求。本文将从“当前小学生生命识教育的现状与影响的因素以及对加强小学生生命识教育提出相应的对策”进行阐述。

  • 标签: 少先队活动   路径  生命意识   教育
  • 简介:摘要:教育的本质在于唤醒学生生命的自觉。加强生命教育,强化生命识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是一门同时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在对学生进行祖国语言文字运用教学的同时,也应当对学生进行有关生命各方面的教育。关于生命教育,不仅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也是当代教育的趋势。而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更应该让学生得到人性的滋润,应有的温情。因此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要把握生命教育的正确时机,自觉地把生命教育融合到语言文字教学中去,使语文教学更富有生命力。

  • 标签: 小学语文 生命意识 培养
  • 简介:摘 要:椋鸠十是日本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是日本动物小说的开山鼻祖。椋鸠十赞叹生命的强大与美好,并将这一情感融入动物小说创作中。本文以椋鸠十的动物小说为研究对象,从生命识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动物的生存方式、成长经历等要点,探讨椋鸠十动物小说中生命识的内容、描写生命的艺术表达以及生命意义,以期为国内的椋鸠十动物小说研究提供些许参考。

  • 标签: 椋鸠十 动物小说 生命意识
  • 简介:摘 要:椋鸠十是日本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是日本动物小说的开山鼻祖。椋鸠十赞叹生命的强大与美好,并将这一情感融入动物小说创作中。本文以椋鸠十的动物小说为研究对象,从生命识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动物的生存方式、成长经历等要点,探讨椋鸠十动物小说中生命识的内容、描写生命的艺术表达以及椋鸠十生命识的意义,以期为国内的椋鸠十动物小说研究提供些许参考。

  • 标签: 椋鸠十 动物小说 生命意识
  • 简介:<正>一个人,什么都可以被剥夺,除了一样东西,那最后内心的自由——面对不可逆转的境遇,选择自己的态度与方式。——弗兰克1942年,纳粹逼近奥地利,27岁的维克多·弗兰克(VictorFrankl,1905-1997)犹豫着要不要到美国避难。他已申请迁往美国的签证,但不能带走家人。凭借自己作为心理治疗师的那点小

  • 标签: 心理治疗师 兰克 Victor 维克多 小星星 活着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晚期肺癌患者生命现状,分析其生命的影响因素,并采取按需层次护理。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4例,女70例,年龄(65.38±5.34)岁。收集患者基础信息和临床资料,应用生命目的测验量表(PIL)评估晚期肺癌患者生命现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晚期肺癌患者生命的主要因素。结果晚期肺癌患者生命总分为(55.37±4.35)分,均处于低水平的状态。其中生活自由维度评分最低[(6.01±1.24)分],生活目标维度评分最高[(19.79±1.37)分]。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低、无宗教信仰、月收入低、病程长均是影响生命的主要因素(均P<0.05)。结论文化程度低、无宗教信仰、月收入低及病程长均是影响晚期肺癌患者生命的主要因素,临床根据上述主要因素,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采取按需层次护理的同时,提高患者治疗期间的生命,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晚期肺癌 生命意义现状 影响因素 按需层次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探讨特质正念与生命感的关系,并检验互依型自我构念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本校480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互依型自我构念量表与生命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特质正念与生命感和互依型自我构念呈显著正相关; 生命感与互依型自我构念呈显著正相关;特质正念与互依型自我构念呈正相关;(2)互依型自我构念在特质正念与生命感间起调节作用,随着个体互依型自我构念的增强,特质正念对生命感的作用也相应增强。结论:自我构念在特质正念与生命感间起显著调节作用,而个体的特质正念可通过影响互依型自我构念从而间接影响其对生命感的作用。

  • 标签: 特质正念 生命意义感 互依型自我构念 调节作用
  • 简介:【摘要】:树叶是随处可见的,但对于生命的思考却是在内心悄悄发芽的。当代多注重对孩子逻辑推理的应试教育,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成长,将孩子的想象力扼杀在了数不清的试卷当中。如何让幼儿在幼儿院的课堂中学到对生命的理解和认知,是生命教育所面临的最大挑战。通过“落叶知多少”为故事原型,开展收集落叶,观察落叶并对叶子的形状进行联想以及将落叶做成手工,可以让幼儿在快乐的活动中感知到生命意义与规律。

  • 标签: 生命教育 落叶 感知
  • 简介: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生命识缺乏的现象越来越突出,还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沉迷游戏、虚度光阴。大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呈现的问题不仅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还会对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造成影响。就当前学生漠视生命现象而言,很大一部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如果大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那么就会影响其行为、意志、认知、思想等,进而导致生命识缺乏,造成各类漠视生命的现象发生。

  • 标签: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生命意识 人际交往 心理学 意义 漠视生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晚期肺癌患者生命现状调查和影响因素及按需层次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本院肺癌晚期患者共110例,评估晚期肺癌患者生命现状,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晚期肺癌患者生命的主要因素。结果:影响患者生命感的因素主要包括性别、年龄、病程、工作状况、文化程度、收入及宗教信仰等有所关联。晚期癌症患者生命平均分值在(73.50±12.99)分。结论:晚期癌症患者生命感处于较低水平,需极强按需层次护理干预,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晚期肺癌 生命意义现状调查 影响因素 按需层次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