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觀察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对医院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 2015年 8月 -2018年 10月因各类疾病入院进行手术治疗的 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序列发生法进行分组研究,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消毒管理,观察组采用加强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对比两组管理过程中围手术期感染发生率及具体手术感染情况,统计分析感染患者致病菌分布及占比情况。结果:观察组围手术期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两组感染发生率在行头颈部手术、耳鼻喉科手术、骨科手术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所有致病菌中,革兰阳性菌共 8株,占 53.33%;革兰阴性菌共 5株,占 33.33%;真菌共 2株,占 13.33%。结论:加强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可降低医院感染情况发生,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手术室 ; 消毒隔离管理 ; 医院感染 ; 围手术期 ; 感染类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净化中心潜在安全隐患与消毒隔离管理措施方法成立专门的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小组,针对日常护理中潜在的安全隐患风险进行讨论,并制定消毒隔离管理措施,提高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的安全性。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9年4月血液净化中心的患者82例,按照事先规划好的护理计划,对血液净化中心进行消毒管理,并采取一定的安全防范措施,尽可能的消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隐患问题,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的次数。结果在消毒隔离管理措施实施后,护理人员的工作水平得到提升,实施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7.07%,实施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3.65%,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患者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分析,实施前患者的满意度为76.25%,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为98.24%,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人员开展培训,提高护理人员自身工作水平,不断完善护理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频率,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

  • 标签: 血液净化中心 安全隐患 消毒隔离 不良事件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消化道传染病消毒隔离措施和护理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收治的 40例消化道传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消毒隔离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 经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 90.0%,显著高于对照组 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95.0%,明显高于对照组 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消化道传染病临床护理要注意观察,及时消毒,控制饮食,保持良好心情,卧床休息和适量补水。

  • 标签: 消化道传染病 传染病护理 隔离措施 消毒
  • 简介:摘要目的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中易忽视的护理风险与防范对策。方法本文选取60例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改革实施后的护理管理方式,对比两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结果护理组中非常满意10例,满意19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人数为29例,总满意度为96.67%,风险事件发生率为3.33(1/30),对照组的总满意度和风险事件发生率大小分别是96.67%(29/30)和16.67%(5/30),两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治疗患者采用改革实施后的护理管理方式,可以有效做好感染预防工作,加强风险防范,进一步降低感染发生率,提升手术室管理效果。

  • 标签: 手术室 消毒隔离管理 护理风险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托幼机构保健医对消毒隔离知识掌握情况。方法 选取通州区托幼机构的 110例保健医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 110例保健医进行调查,观察其消毒隔离知识的掌握情况。 结果 托幼机构的保健医对消毒隔离知识的掌握情况参差不齐,消毒隔离知识、消毒液配置方法、污染物处置方法等相关知识掌握一般,需加强保健医的岗前培训,使其充分掌握消毒隔离知识。结论 充分对托幼机构的保健医进行工作培训,采用合理地对策使其全面掌握消毒隔离知识。

  • 标签: 托幼机构 消毒隔离 情况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净化中心潜在护理安全隐患与消毒隔离管理措施。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7年12月实施消毒隔离管理前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收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实施管理消毒隔离管理后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分析实施前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应加强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人员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合理对区域进行划分,加强消毒隔离管理,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血液净化中心 护理安全隐患 消毒隔离管理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新冠疫情期间加强门诊消毒隔离管理对交叉感染的影响。方法 2020年1月至3月实施常规门诊消毒隔离管理为甲组,2020年4月至6月实施加强门诊消毒隔离管理为乙组,每组各收取医护人员、患者42例,对比、分析两组交叉感染率和管理满意度。结果 乙组交叉感染率低于甲组,管理满意度高于甲组(P

  • 标签: []新冠疫情期间 门诊消毒隔离管理 交叉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消毒隔离管理在防控医院感染工作当中产生的效果进行综合性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进入我院需要进行手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A组患者提供常规消毒处理工作,B组患者则是使用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工作,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B组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明显低于A组,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手术室 消毒隔离管理 医院感染 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护理程序在新生儿科护生消毒隔离意识培养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以我院在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时间段的 120例实习的护理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60例实验组和60例对照组进入我院新生儿科的两个病房,对照组按照一对一的方式进行护理教学,实验组通过护理程序培养消毒隔离意识,并且通过自评量表对实习人员进行消毒隔离的实操技能和理论知识进行考核。结果:在教育培训事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护理人员的自得评分无太大差异,在教育培训后,其得分差异较大(P<0.05)。结论:护理程序在新生儿科护士消毒意识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效果,可以增强护理人员的消毒意识。

  • 标签: 护理程序 新生儿科 消毒隔离意识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医院感染通过手术室消毒隔离强化的改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2020年2月-2021年8月我院对364例手术患者进行分析,将其分成了探讨组和参考组,探讨组使用手术室消毒隔离强化措施,参考组使用普通消毒管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院内感染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探讨组中有5例出现了围手术期的感染情况,其发生率是2.8%(5/179),参考组中有13例出现了感染情况,其发生率是7.0%(13/185),两组的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的不同手术方式的感染发生率情况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 手术室消毒隔离强化措施能够减少围手术期的手术感染概率,对手术室消毒进行强化,能够对预防手术室感染提供可靠的帮助,加强防护效果,让患者获得更加理想的保障,临床中减少了医疗纠纷,让患者的临床手术风险性下降,临床中可以进行积极的推广使用。

  • 标签: 手术室 强化消毒隔离 院内感染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肝炎患者护理中消毒隔离以及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研究者医院院感科提供的样本进行研究,共计60例肝炎住院患者,入院时间2023年1月~2023年12月。随机分组,抽签法,均分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院内管理,观察组予以消毒隔离以及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护理依从性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SDS得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肝炎住院患者护理中,消毒隔离以及优质护理应用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其护理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肝炎 消毒隔离 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隔离技术在门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我院门诊的50例患者,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开展消毒隔离技术)和对照组(未实施消毒隔离技术),分析患者的门诊感染率。结果:观察组门诊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门诊护理实践之中开展消毒隔离技术,患者的感染率明显降低,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消毒隔离技术 门诊 护理实践
  • 简介:  【摘 要】 目的 : 探讨强化细节管理提高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 以本院消毒供应室为研究对象,共计工作人员12名。根据不同管理模式将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分为两个阶段,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为对照阶段,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2018年5月至2018年10月为研究阶段,设为观察组,进行强化细节管理。对比两组的消毒供應室护理管理质量,评价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 : 观察组消毒供应室收回及时度、供给及时度、包装质量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细节管理 消毒供应室 护理管理 包装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于急诊科肠道传染病的消毒隔离与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8日至2020年3月28日,在我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患有肠道感染病的患者,共132例。进行消毒隔离措施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对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感染的人数和满意度进行统计。结果:132位患者在接受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没有医护人员受到感染,且仅有两位患者发生感染状况。结论:对于急诊科肠道传染病,消毒隔离与护理过程十分有效。

  • 标签: 消毒隔离 护理 肠道感染病
  • 简介:摘要: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环境下,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必须要落实好全面的消毒隔离整治,并且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落实资料统计和分析,严格的针对检查、就诊以及待诊区域进行消毒隔离,这样才可以有效阻止交叉感染,进一步为患者家属以及其他病人提供良好的就医保障同时也能够维护医护人员的实际安全。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发热门诊 消毒隔离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分析医院重症肝炎患者传染消毒隔离及护理措施。方法将本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重症肝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抽签的方式进行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传染消毒隔离,实验组患者强化传染消毒隔离措施,并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心理状态、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医院重症肝炎患者实施科学的传染消毒隔离措施以及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 标签: 重症肝炎 传染消毒隔离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在重症肝炎护理中,采用不同护理方案,总结与探究消毒隔离、护理干预方案实施效果。方法 自2020年度1月至2021年度1月因重症肝炎而在我科室进行治疗的病人进行调研,本次调研共纳入84例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均纳入42例病人。常规护理组对42例病人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对42例病人实施消毒隔离、护理干预。总结与探究2种护理方案实施效果、优异性。结果 常规护理组与研究组护理满意评分结果对照,前者数值较低、后者数值较高,组间差异明显,(P值

  • 标签: 消毒隔离 护理措施 重症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