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吸虫吸虫纲)是不分节的、有2个吸口的片状蠕虫。感染是人畜共患病(传入动物);人类由于进食被污染的食物而意外感染。在一些地区有大量人被感染。淡水螺是这些感染的中间宿主。吸虫是雌雄同体,因此即使轻度感染也产卵。成虫不复制;重度感染由大量或重复食入传染性后囊蚴引起。因此,典型的患者并非旅行者而是当地人(如难民)。注意酱油、浸酸、发酵和酒精腌泡都不能杀死鱼或甲壳类动物上的后囊蚴,而这些是亚洲和其他地区传统饮食的一部分。

  • 标签: 肝吸虫 肺吸虫 意外感染 人畜共患病 中间宿主 重度感染
  • 简介:<正>从血吸虫的感染途径来说,该病可认为是水源性传染病。因此,疫区每年的降雨量及与此相关的气温和地面水情,无疑是血吸虫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由于血吸虫急性感染(下简称急感)是目前血吸虫流行学的一项重要

  • 标签: 血吸虫感染 不同类型 湖沼地区 丘陵地区 初步分析 安徽省
  • 简介:<正>1997年10月,我们在门诊用吡喹酮治疗肺吸虫病患者,出现过敏反应1例,现报告如下。吴某,男,13岁,学生,休宁流口人,一年来食欲不振,乏力,头昏,胸闷,发热,消瘦及盗汗,曾多次就诊治疗,未见好

  • 标签: 肺吸虫病 过敏反应 吡喹酮治疗 食欲不振 流口 患者
  • 简介:和县陈桥洲藐小棘隙吸虫中间宿主调查首次报告了铜锈环棱螺为藐小棘隙吸虫第一中间宿主。其自然感染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7月下旬至12月上旬可检到阳性螺,以9~11月份感染率最高。检查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19种(1855尾),其中17种检出囊蚴,平均感染率为83.68%。淡水鱼各月感染率变化差异无显著性,但感染度从11月至翌年4月最高。文中就该地藐小棘隙吸虫流行因素以及中间宿主感染的季节消长与气温、降雨等因素的关系作了讨论,并提出了中间宿主调查的适宜季节。

  • 标签: 藐小棘隙吸虫 中间宿主 铜锈环棱螺 流行病学调查
  • 简介:用不同剂量吡喹酮治疗华枝睾吸虫患者150例。甲组总量150mg/kg,2d分服,日服3次;乙组总量225mg/kg,3d分服,日服3次;丙组总量100mg/kg,1d分服,日服3次。甲组治后1.3和6个月的虫卵阴转率分别为93.88%、97.50%和100%。乙组治后1、3和6个月虫卵阴转率分别为95.92%、97.95%和100%。丙组治后1、3和6个月的虫卵阴转率分别为92%、94%和96%。三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甲组的药物副反应率低于其它两组(P<0.01)。认为150mg/kg,2d分服疗法是治疗华枝睾吸虫的较适宜剂量。

  • 标签: 华枝睾吸虫病 吡喹酮 疗效 副反应
  • 简介:1991~1993年,对安徽省和县陈桥洲进行的藐小棘隙吸虫流行学调查结果表明,人群的感染率为13.71%(899/6557)。男、女间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14.29%和13.11%)。各年龄组的感染率分别为3~10岁26.01%,11~20岁21.69%,21~30岁14.26%,31~40岁9.50%;41~50岁8.74%;51岁以上2.97%。3~30岁感染者占78.31%。感染者的家庭分布和空间分布均具极明显的聚集性。当地保虫宿主猫犬的感染率分别为39.76%和62.16%。文中就感染者的分布特征与饮水来源等因素的关系作了讨论,认为饮水来源与藐小棘隙吸虫感染有关。

  • 标签: 藐小棘隙吸虫 流行病学调查 分布
  • 简介:  2.1 肝门静脉系统和肠系膜静脉解剖法 分别解剖人工感染毛毕吸虫尾蚴的雏鸭和在当地流行区自然感染的家鸭各20只,方法 对家鸭行离体或在体肝静脉逆行灌注收集肝内和门静脉内成虫,  2.4 肝门静脉及肠系膜静脉灌注法 分离人工感染的雏鸭10只和在流行区购买的阳性家鸭10只

  • 标签: 分离方法 成虫分离 方法研究
  • 简介:本研究采用1:1的个体匹配方法,选择87对病例一对照,调查藐小棘吸虫可疑感染因素28个变量,经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提示影响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饮生水、吃螺蛳、饮用水来源和用沟塘水漱口刷牙。

  • 标签: 藐小棘隙吸虫 病例对照研究 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
  • 简介:寿宁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鹫峰山脉东麓,境内山峦起伏,海拔多在700~1000m,是我省高山地区县之一.坑底乡杨梅州村位于闽浙交界,生态环境保护完好,为我县边远偏僻的生态旅游长廊.野猫、野猪、麂等野生动物时常出没于村边野外,为肺吸虫的传播和流行创造了有力条件.该村曾有多个病例发生(李友松等,1987),为此我们对该村肺吸虫第1、2中间宿主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中间宿主 寿宁县 梅州 生态环境保护 肺吸虫病 生态旅游
  • 简介:五年研究发现,人群藐小棘隙吸虫感染率与蛔虫感染率明显相关,推测年龄趋向性行为系共同的易感因素;同时化疗后,与钩虫感染率明显负相关性及与鞭虫感染率明显相关性基本消失,与血吸虫感染率几无相关,可能因不同的感染方式、途径,及较低的感染率所致。吡喹酮治疗对人群藐小棘隙吸虫感染率下降效果显著。

  • 标签: 藐小棘隙吸虫 感染率 相关性
  • 简介:糖尿与结核关系密切,糖尿病患者是结核的易感人群,而结核及抗结核药物又可以诱发、加重糖尿,在临床上两并发比较常见。1694年,Moron就观察到结核与糖尿并发的现象;1859年Gfiesinger在对250例糖尿病死者的解剖中,发现42%的患者合并有肺结核,并且39%的患者最终的死因为肺结核,说明结核是糖尿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有临床流行学资料显示,不同年代糖尿病患者中肺结核的患病率比普通人群的肺结核患病率高4~8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增加。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的人数也逐年增加。

  • 标签: 糖尿病患者 结核病 流行病学资料 患病率比 抗结核药物 人口老龄化
  • 简介:糖尿性胃肠是糖尿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在1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即有合并胃肠道功能紊乱的趋势.而2型糖尿病患者则随着病程的延长.胃肠道症状的发生亦会增高。糖尿性胃肠发病率为30%~76%.但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症状者仅占糖尿病患者的20%~40%。由于以往人们认识不足或受检测方法的限制.大多数患者未得到及时诊治。

  • 标签: 糖尿病性胃肠病 2型糖尿病患者 胃肠道功能紊乱 慢性并发症 胃肠道症状 消化道症状
  • 简介:糖尿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是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率不断上升受到普遍关注,国内1994年2.5%,1996调查显示达3.2%。研究发现,精神病患者中糖尿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服用抗精神药物治疗的这类患者多数肥胖且血糖控制差。本文就精神、抗精神药物与糖尿相关性的研究近展作一综述。

  • 标签: 抗精神病 精神病抗 精神病药物
  • 简介:颈、腰椎为正虚邪实、虚实夹杂、形神互伤的一类疾病。颈、腰椎的病因除外伤和劳损外,多为神伤心志、内伤七情、正虚邪入。就“形”而言,是筋肉导致骨病,其病理机制为筋、肉、脉的挛缩,导致气滞血瘀,局部形成病灶,继而影响人体神的各种功能;就“神”而言心神伤导致五脏神伤,脏腑功能失和,气机紊乱,经络气机阻滞,如此筋、肉、骨失养,进而发生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产生退行病变,最后形成神一形一神一形神合的恶性病理循环,使脊柱整体失稳及人的形神整体失和。所以,颈、腰椎多由患者自身因素所造成,根据本伤形、形伤神形神互伤的病理变化过程,其位在皮、在筋、在肉、在脏、在经、在骨、在神,因此,治疗这类宜医患合作,充分发挥患者的自我表现调控能力,综合运用中医的多种疗法,对患者形神辩证施治于本整体和局部的部位,则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复发率,达到治病又治人,治病必求本的目的。

  • 标签: 颈椎病 腰椎病 形神整体 病因 病机 病位
  • 简介:Paget是一种骨转换增高的疾病。年龄超过55岁的人群中,2.5%的男性和1.6%的女性在X线片上有该病表现,但仅有1/12的人出现临床症状。也就是说,医师在X线检查时每发现10~20例Paget病人,其中可能仅有1例或2例有临床症状。

  • 标签: PAGET病 临床症状 X线片 骨转换 检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