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血吸虫(裂体血吸虫)由吸虫科的蠕虫引起。所有这些吸虫(扁虫)都需要淡水螺作为中间宿主,而且不在人类这个终宿主体内复制。血吸虫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图1)。感染的患病率及其临床后果视中间宿主的分布与人类的社会和文化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定。

  • 标签: 血吸虫病 中间宿主 体内复制 相互作用 文化活动 临床后果
  • 简介:目前,血吸虫仍然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据统计,全球有74个国家6亿左右的人受到血吸虫的威胁,有2~3亿人感染血吸虫。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寻找能够控制和消灭血吸虫的有效途径。目前,血吸虫的药物治疗仍是消灭血吸虫的主要手段之一。为此本文就本治疗药物综述如下。

  • 标签: 血吸虫病 药物 综述
  • 简介:<正>间接血凝试验(IHA)是检查血吸虫常用的免疫诊断方法,广泛应用于筛选查。现将在工作中如何提高IHA检测血吸虫的质量谈一点体会。一、防止溶血做间凝试验和其它一些临床、生化试验一样,不能育溶血,溶血能直接影响检查结果。发生溶血的理化因素很多,防止溶血应注意以

  • 标签: 血吸虫病 溶血 直接影响 间接血凝试验 理化因素 塑料管
  • 简介:<正>患者,男,63岁,长期住本县重血吸虫流行区,曾先后接受9次病原治疗。自诉四肢无力,精神不振,尤其是上腹饱胀、嗳气、不规则隐痛及便血,对症治疗无效。嗣后呈进行性消瘦,经X线钡餐检查为胃癌。1994年4月在县医院行胃切除术,标本经病理检验

  • 标签: 病原治疗 大网膜 异位血吸虫病 胃切除术 流行区 病理检验
  • 简介:屯溪区原属山丘型血吸虫流行区,也是黄山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85年达到血吸虫传播阻断标准后,14年来,经历了纵向和常规两个巩固监测阶段.通过对农村和城区监测结果的比较、分析,对旅游区如何按监测要求搞好监测,小结如下.

  • 标签: 屯溪区血吸虫病 监测体会 血吸虫病监测
  • 简介:<正>夏季是血吸虫的发病高峰期,疫区的儿童由于嬉水,易被感染而致急性血吸虫。由于多为初次感染,病情较重,现就儿童急性血吸虫的院内临床护理谈点体会。一、口服给药护理血吸虫治疗药物目前常用的是口服吡喹酮片(PQT),这种药片具有轻度臭味,在临床上常见儿童口服很困难。有的家长靠打骂、

  • 标签: 急性血吸虫病 临床护理 儿童 发病高峰期 护理人员 初次感染
  • 简介:<正>脑型血吸虫血吸虫异位损害的一种。由于其临床表现十分复杂多样,临床上往往容易误诊和漏诊。我院从1989年至1994年共收治12例脑型血吸虫,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2例均为男性,年龄最小21岁,最大56岁,其中

  • 标签: 脑型血吸虫病 临床分析 临床表现 异位损害 血吸虫卵 偏瘫
  • 简介:<正>吡喹酮的问世,有效地解决了急性血吸虫的病原治疗问题。但对急性血吸虫的护理,却仍然受到广大临床工作者的重视。1994年我院协助芜湖市血吸虫防治站收治了急性血吸虫218例。现将我们对本组病例护理的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急性血吸虫病 心理护理 血吸虫病防治 治疗过程 护理措施 芜湖市
  • 简介:<正>患者李××,男,12岁,家住血吸虫流行区,发热、咳嗽数天去乡医院就诊按“感冒”处理,七、八天后仍然发热,患儿母亲疑是血吸虫来血防站门诊检查,查血吸虫COPT的环沉率为5%,拟诊急性血吸虫收住入院,给总量120mg每公斤,吡喹酮六日疗法,服吡喹酮三天,剂量为1500mg,病情未见好转,重病容,高热不退,出现稽留热

  • 标签: 急性血吸虫病 流行区 伤寒 发热 吡喹酮 咳嗽
  • 简介:<正>急性血吸虫是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兼有呼吸道症状、胃肠道症状、肝脾肿大等,因与某些疾病有一定相似之处而易误诊。许多非本专科临床医师对比病重视不够,认识不足,所以近年来对本的误诊率有增高的趋势。现将我所近几年收治的入院前曾经误诊的病例资料作如下报导与分析,并就该病的监别诊断进行讨论。

  • 标签: 急性血吸虫病 鉴别诊断 嗜酸性粒细胞 入院前 误诊率 呼吸道症状
  • 简介:<正>患儿,男,6岁,安徽肥东县人,住血吸虫非流行区。1996年8月2日,因腹部膨隆1年余,加重1月,伴腹胀,在当地医院就诊时,B超示巨脾,拟诊血吸虫而转我站诊治。入院检查:患儿腹部膨隆,无腹痛、腹泻,无恶心、呕吐、食纳佳,略腻油荤。T37.6℃,P96次,R21次,BP14/6kPa,体重18.75kg。神志清,慢性病容,皮肤略黄,无出血点、蜘蛛痣及肝掌。腹围54cm,腹壁

  • 标签: 晚期血吸虫病 非流行区 儿童 患儿 肥东县 慢性病
  • 简介:<正>枞阳县是湖沼型血吸虫重流行区,人们因生产、生活活动频繁接触疫水。1993年我县共发生急性血吸虫(以下简称急血)52例。现报告如下。52例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30例。年龄最小9岁,最大48岁,9~14岁13例,占25.00%,15~20岁24例,占46.15%,21~35岁10例,占19.23%,36岁以上5例,占6.62%,本组病人中,学生31例,占63.21%,农民5例,占9.62%.渔、船民16例,占30.77%。

  • 标签: 急性血吸虫病 接触疫水 生活活动 流行区 枞阳县 病人
  • 简介:<正>晚期血吸虫腹水与祖国医学所记载的蛊相似,属中医的“臌胀”范围,历来是难治病证。笔者承吾师周宥三老中医治晚血腹水以疏肝理脾为主,兼活血化瘀,自己结合临床,进行辨证论活,获验病例二则,获得较好的疗效,分别介绍如下。

  • 标签: 晚期血吸虫病 腹水征 辨证论 中医药治疗 疏肝理脾 老中医
  • 简介:<正>患者刘××,49岁的女性农民。粪检发现血吸虫卵。患者乏力,食欲不振。无血吸虫治疗史,无头痛,头晕等病史,体格检查无异常发现。1996年4月11日晚,患者以“送药上门”的方式接受病原治疗,一次服吡喹酮

  • 标签: 血吸虫病 血吸虫卵 病原治疗 体格检查 患者家属 食欲不振
  • 简介:<正>我所附属血防专科医院自1998年4月~11月共收治血吸虫140例,胸透检查中发现其中18例有肺部改变。现将患者临床资料和肺部X线表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18例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4例,年龄10~50岁。10例为急感病人,约占同期总急感病人的25%;8例为慢性病人,约占同期慢血病人的8.2%。18例患者发病前半个月至两个月内有疫水接触史。

  • 标签: 血吸虫病 肺部 慢性病人 专科医院 接触史 患者
  • 简介:CD4+T细胞两个亚群在血吸虫肉芽肿的免疫调节中扮演了不同角色。IL-4,IL-5等Th2细胞因子参与促进虫卵肉芽肿形成,而IFN-r为主的Th1细胞因子则起抑制作用。两个细胞.亚群通过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相互抑制,又相互调节,共同参与宿主的保护性免疫。

  • 标签: 免疫调节 TH1细胞因子 亚群 血吸虫病 TH2细胞因子 IFN-R
  • 简介:1992-1995年在东至县七里湖稠林长江外滩根据滩地高程、植被和感染螺分布特征,对滩地划分单元。采取因地制宜、结合生产整治滩地,同时进行人畜化疗的综合治理措施控制血吸虫流行。结果表明,4年中居民感染率由治理前10.5%降至1.4%,下降86.4%。急性感染得到控制;耕牛感染率由64.8%下降到9.5%,下降了85.3%;钉螺感染率和感染螺密度显著下降。经过治理,江外滩滩貌明显改观,结合生产整治滩涂等综合治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 标签: 综合治理 长江外滩 血吸虫病 流行病学 卫生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