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梅林癌症发病及流行状况,寻找癌症发病危险因素,以期为当地癌症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和社区对照研究探讨癌症发生与 HBV、 HCV感染及饮用水污染的相互关系。结果:梅林癌症标准化发病率为 167.48/10万,癌症发病主要集中在 50岁以上人群;社区对照分析显示,梅林肝癌和消化道癌症发病数( P=0.01)以及其饮用水中硝酸盐氮含量显著高于七甲( P<0.01);病例对照研究显示,肝癌患者 HBV( P=0.00)和 HCV( P=0.04)感染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 结论: 饮用水硝酸盐氮污染和人群 HBV、 HCV感染是梅林癌症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 标签: ,癌症,调查,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分析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中应用普瑞巴林联合B超引导下胸椎神经阻滞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景德镇市第六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5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应用普瑞巴林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普瑞巴林联合B超引导下胸椎神经阻滞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不同治疗周数的疼痛评分(VAS)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不同治疗周数的VAS评分发现,治疗前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后均降低,研究组不同的治疗周数的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发现,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分析,普瑞巴林联合B超引导下胸椎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提高临床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普瑞巴林 B超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抗抑郁药治疗卒中后抑郁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应用线栓法致大脑中动脉闭塞制备脑卒中模型结合束缚应激和孤养法复制了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depression,PSD)大鼠模型。观察PSD大鼠模型行为学改变和下丘脑室核c-fos表达,及盐酸帕罗西汀对PSD的干预作用。结果:PSD模型大鼠蔗糖水消耗量降低、Open-Field测定直立评分和水平评分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物组糖水消耗量增加、Open-Field测定水平得分和直立得分增加,与PS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SD组下丘脑室核c-fos蛋白的表达较卒中组或抑郁组有所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SD组比较药物组下丘脑室核c-fos蛋白的表达减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帕罗西汀可以改善PSD大鼠抑郁行为,其抗抑郁作用可能与下调下丘脑室核c-fos基因表达有关。

  • 标签: 卒中后抑郁 室旁核 早期即刻基因 盐酸帕罗西汀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床连续性血液滤过联合无缝隙护理对严重脓毒症患者恢复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急诊科收治的64例严重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采用床连续性血液滤过联合无缝隙护理。比较两组恢复情况、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干预前后感染情况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ICU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床旁连续性血液滤过 无缝隙护理 严重脓毒症患者 恢复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帕立骨化醇治疗继发性甲亢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1年12月诊治的90例继发性甲亢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例)、观察组(n=45例),对照组采用骨化三醇,观察者另外给予帕立骨化醇治疗,比较两组血清钙、磷、营养指标、不良反应。结果:①治疗前,两组血清钙、磷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钙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磷低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前,两组营养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肌酐低于对照组(P<0.05),白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继发性甲亢治疗中,帕立骨化醇能降低不良反应风险,改善血清钙、磷代谢,降低对营养指标的影响,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帕立骨化醇 继发性甲旁亢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床超声心动图(Point-of-CareEchocardiography,POCE)在急重症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和时效性。通过对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100例急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对比法研究,分析POCE对于早期识别和预测疾病进展的能力。方法:选择100例急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临床急救过程中,即刻进行POCE检查,以快速获取心脏结构和功能的信息;对照组仅依靠传统临床评估手段。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性、时间效率和治疗结果等数据。结果:在急重症心血管疾病诊断中,观察组采用POCE技术的准确性高于对照组,能够提供更全面和准确的心脏结构和功能信息。观察组使用POCE后,患者的诊断时间明显缩短,平均为10分钟,而对照组为30分钟以上。观察组中,根据POCE结果,及时做出了调整治疗方案的决策,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床超声心动图(POCE)在急重症心血管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时效性。它可以快速提供可靠的心脏结构和功能信息,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和评估疾病的临床表现,指导治疗决策的制定,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因此,推广和应用POCE技术在急重症心血管疾病抢救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抢救质量和患者生命质量。

  • 标签: 床旁超声心动图 急重症心血管疾病 诊断 价值及时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与罗哌卡因联用单侧胸椎阻滞在胸科手术会痛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4月~2019年9月收治的食管癌手术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例,两组患者全麻前进行开胸肋间单侧胸椎阻滞,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进行术中全麻诱导,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与罗哌卡因联用进行术中全麻诱导,术后进行椎自控镇痛。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4h内追加吗啡与咪达唑仑镇静次数、呕心呕吐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24h内追加吗啡和咪达唑仑次数、呕心呕吐发生率明显减少,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与罗哌卡因联用单侧胸椎阻滞可安全用于胸科手术和术后镇痛,比单用罗哌卡因单侧胸椎阻滞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单侧胸椎旁阻滞 右美托咪定 罗哌卡因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用于宫颈神经阻滞对宫颈锥切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23.11月-2024.05,半年内收治的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配,分为对照组(30例,接受罗哌卡因宫颈神经阻滞)和观察组(30例,接受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宫颈神经阻滞)。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清醒后VAS评分、术后1小时VAS评分和术后6小时VA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宫颈神经阻滞作为一种有效的术后镇痛管理策略,可以在宫颈锥切术后的临床实践中得到推广应用,从而改善患者的术后舒适度,促进其早日康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椎神经阻滞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锁骨骨折手术患者,分别予以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椎神经阻滞+颈浅丛神经阻滞,对比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在锁骨骨折手术中应用椎神经阻滞+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后,患者各时间段心率、无创血压呈良好趋势,麻醉优良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相比之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的患者情况则较差,呈现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锁骨骨折手术而言,椎神经阻滞+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方案应用价值明显,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椎旁神经阻滞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颈浅丛神经阻滞 锁骨骨折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超声引导下椎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100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全麻方案,观察组则加入超声引导下椎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应激指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变化,并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差异。结果: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变化幅度相比,观察组更高,差异有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相比,观察组更低,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椎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的应用效果好,能够减轻手术应激反应、降低术后疼痛感,可推广使用。

  • 标签: 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多发肋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心理疏导配合床端坐呼吸训练对COPD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80例COPD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理疏导配合床端坐呼吸训练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的差异。结果 干预前,两组CAT评分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CAT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EF、FVC、FEV1%pre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疏导配合床端坐呼吸训练可有效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疏导 床旁端坐呼吸训练 COPD急性加重期 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