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及研究音乐疗法联合精神科常规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情绪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起始时间为2022年3月份,结束时间为2023年3月份,研究时间为1年。参与研究患者的数量为80例,分组采取随机平衡法,甲组和乙组,每组设定40例患者,甲组常规护理,乙组音乐疗法联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情况以及社会功能情况。结果:乙组患者情绪得到改善,社会功能得以提高,P

  • 标签: 音乐疗法 精神科常规护理 慢性精神分裂症 焦虑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观察音乐疗法联合精神科常规护理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影响价值,具体探究对患者焦虑情绪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于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开展实验,取80例符合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遵循“平行序贯法”进行小组划分,1组:40例患者实行常规干预策略,2组:4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融入音乐疗法,随之进行效果比对。结果:统计学分析后得出:2组采纳方案更具可实施性,具体可见于,患者在焦虑量表因子评分、社会能力、社会兴趣评分、激惹评分方面。结论: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谈,在其临床护理方案的横向选择中,采用音乐疗法联合精神科常规护理策略,可令患者焦虑症状与社会功能均得到显著改善,应用价值突出,值得引用。

  • 标签: 音乐疗法 联合 常规护理 慢性精神分裂症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婴幼儿智力及精神运动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婴幼儿智力、心理行为问题发展风险早期系统综合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SID)分别对婴幼儿3月龄及12月龄时进行调查评估,并用自拟问卷调查婴儿家庭类型、母亲孕期情况、婴儿出生时Apgar评分和新生儿期是否进行抚触等。结果105名婴儿智力及精神运动发展总体状态良好;母亲生育年龄、家庭经济收入、胎次、出生时Apgar评分、及出生时身长与2次测量智力发展指数和精神运动发展指数显著相关(P〈0.01);家庭类型、母亲孕期状态、新生儿期是否进行抚触等不同者的婴幼儿智力发展指数有显著性差异。家庭类型、孕期看电视时间、孕期户外散步及新生儿期是否进行抚触等不同者的婴儿其精神运动发展指数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加强孕产期保健,提高父母育儿意识,积极发展社会经济对促进和保障婴儿的智力及精神运动发展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婴幼儿 发展 影响因素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
  • 简介:由于精神病病人的特殊病情,精神科护士在工作中受伤比例之高、受伤程度之深令人触目惊心:有的在给病人输液时眼睛被刺瞎;有的在护理病人时被病人咬伤;有的在接诊病人时被病人砍伤等。处于高风险环境中的精神科护士应当如何正确规避这些职业风险,既保障自身安全,又保障病人的安全,成为广大护理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本人针对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或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提高护士的应对能力,有效规避高风险的发生。

  • 标签: 精神病 风险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女性精神病患者心理护理效果。方法:资料获取160例,整理时间2021年03月~2022年12月,对象均为住院女性精神病患者,实施对照研究,分组依据:就诊先后顺序等量对照法,对照组(80例均搭配常规指导),观察组(80例均搭配常规指导上心理护理)。分析不同护理措施的效果,对照其对精神状态、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结果:比较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获取的患者情绪明显稳定,护理满意度统计结果更优P

  • 标签: 住院女性精神病患者 心理护理 精神状态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评估社区护理对精神健康患者的支持与康复效果,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社区护理在提供情感上的安慰和实质性支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社交支持、促进自主性和自我决定力以及康复训练和技能培养等手段有效促进了患者的康复过程。然而,康复效果受到社区护理质量与可及性、患者自主性和合作意愿、社交支持网络完整性和质量,以及康复训练内容和持续性等影响因素的影响。

  • 标签: 社区护理,精神健康患者,支持与康复,效果评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和精神护理的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院内收治100例抑郁症患者,期限为2021年2月-2023年10月,随机数字表法下,对照组50例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50例采取心理护理、精神护理,对两组护理结局对比与分析。结果:两组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抑郁症患者采取心理护理、精神护理,可改善患者心理抑郁、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护理满意程度,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抑郁症 心理护理 精神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中毒的原因,做好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1971年1月~2002年12月,因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中毒住院和住院期间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中毒的53例病人资料进行了调查.结果①精神分裂症33例,抑郁症13例,共占86.8%,其余有7例,占13.2%;②精神病人院外吞服药物自杀中毒42例,占79.2%,医源性过量中毒11例,占20.8%;③死亡9例,占17.0%,其中院外顿服大量抗精神药自杀6例,3例为住院期间用药量过大引起.结论控制病情,提高病人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做好精神病人药物监管和血药浓度的监测,细致观察病情,是预防和减少抗精神病药物中毒的主要措施.

  • 标签: 抗精神病药物中毒 原因 预防 调查 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 分析精神病急诊患者住院安全流程及护理干预价值。方法 选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期间586例急诊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A、B组,分别实施常规住院安全流程护理、分析住院安全流程并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安全性及护理依从性影响。结果 B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较A组低,护理依从性较A组高(P<0.05)。结论 分析精神病急诊患者住院安全流程,并实施护理干预,可提升患者住院安全性及护理依从性,效果理想。

  • 标签: 精神病 急诊 安全流程
  • 简介:精神科护理工作最重要的是保障病人安全。由于精神症状的支配和自知力的缺乏,病人可出现自杀、自伤、伤人、毁物、外走等意外行为,尤其在夜间、凌晨、中午等工作人员较少时更易发生。因此,值班护士确保巡视制度落实到位,及时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对于预防护理差错及意外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为加强科学管理,对护士值班时履行岗位职责情况进行有效过程控制,增强护理人员的自律行为,较好地执行巡视制度,保障病人的医疗安全,我院自2007年7月1日起引入了精神科智能巡检系统进行巡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精神科 安全护理 系统 自律行为 病人安全 护理工作
  • 简介:目的:探讨孕期精神科护士对工作压力的体验,了解其价值观念、情感感受及工作状况,为护士职业防护及缓解工作压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法,了解12名孕期精神科护士对工作压力的体验。采用阅读、分析、反思、分类、提炼5个步骤分析访谈资料,并提炼主题。结果:孕期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包括5个主题:工作负荷、工作环境、人际关系、职业安全及职业发展。结论:孕期精神科护士存在较大压力,护理管理者应探索积极有效的方式,指导其缓解压力。

  • 标签: 孕期护士 精神科 工作压力 定性研究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骨科老年患者术后精神障碍的预防护理措施。 方法: 选择 2019 年 6 月份至 2019 年 12 月份在我院骨科接收手术治疗的 40 例老年患者,按照其手术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 20 例,观察组 20 例,分别应用普通护理与护理干预,并将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P < 0.05 ) 。 结论: 护理干预有利于防止骨科老年患者术后发生精神障碍,这对促进其术后康复具有显著意义。

  • 标签: 骨科 老年患者 手术治疗 精神障碍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精神科患者在理智控制方面和思维能力方面均比其他患者差。对精神疾病患者采用安全护理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本文对精神科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及其应对措施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精神科患者 护理安全 隐患措施
  • 简介:摘要: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主要有精神科传统常规护理及优质护理两种模式,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及观念的更新以及实际工作中的需求,优质护理服务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外许多精神卫生服务机构及人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临床研究发现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提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满意度,有利于患者病情改善及康复,现对精神分裂症的优质护理研究现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与指导。

  • 标签:
  • 简介:我院精神病科设有3个封闭病区和2个开放病区。为了规范健康教育内容,更好地落实护患沟通,2009年护理部自行设计了护患沟通记录单,并应用于患者健康教育,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 标签: 护患沟通 记录单 应用 精神科 健康教育内容 2009年
  • 简介:通过分析精神病房实施开放式管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影响因素,介绍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杜绝安全隐患和医疗纠纷,确保精神病房开放式管理的安全实施,使治疗护理工作顺利进行。

  • 标签: 精神病房 开放式管理 护理对策